一种茶叶槽式动态酶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139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槽式动态酶解机,包括渥堆酶解槽,所述渥堆酶解槽的底部设置有回转输送带,渥堆酶解槽的一端设置有进料斗,另一端设置有可开启的活动端板,渥堆酶解槽的顶部设置有可开启的上盖;所述渥堆酶解槽,设置有加热夹层,还设置有加热水罐,所述加热水罐与加热夹层间设置有加热进水管和加热回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铁观音茶的酶解动态发酵,有利于连续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铁观音茶的生产加工领域。产加工领域。产加工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槽式动态酶解机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茶叶槽式动态酶解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生物酶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例如在铁观音茶的制作过程中,就有采用纤维素酶进行渥堆酶解,使茶芽中纤维素水解转化为葡萄糖,增添醇厚甘鲜滋味,优化品质品风味。然而现行的铁观音茶的酶解工序,大多采用“发酵室”进行渥堆酶解,这种静态的渥堆酶解工艺,发酵室占用空间大,且通常都是通过空调、热风来保证发酵室内的温度,能耗大。同时,现有发酵室结构需要人工搬运并摆放茶叶和翻料,渥堆完成后需要人工帮运出发酵室,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不利于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槽式动态酶解机,解决铁观音茶的酶解工序采用静态发酵室,不利于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槽式动态酶解机,包括渥堆酶解槽,所述渥堆酶解槽的底部设置有回转输送带,渥堆酶解槽的一端设置有进料斗,另一端设置有可开启的活动端板,渥堆酶解槽的顶部设置有可开启的上盖;所述渥堆酶解槽设置有加热夹层,还设置有加热水罐,所述加热水罐与加热夹层间设置有加热进水管和加热回水管。
[0005]为了给渥堆酶解槽内茶叶增氧及直接加热,所述渥堆酶解槽的出料端设置有冷热风机,冷热风机的出风口正对渥堆酶解槽。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冷热风机包括鼓风机,设置有鼓风机前端的加热舱,所述加热舱内设置有一组电加热管,加热舱的前端设置有出风口。
[0007]为方便对渥堆酶解槽内的茶叶进行增湿,所述加热水罐还连接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的出湿口位于渥堆酶解槽内。
[0008]为了方便查看茶叶渥堆的情况,同时,利于渥堆酶解槽透气保温,所述上盖为透明有机玻璃材料,上盖上均匀分布有激光微孔。
[0009]为了在动态渥堆时翻动茶叶,所述渥堆酶解槽内均匀设置有一组翻动回转输送带上茶叶的匀料器。
[0010]为方便控制渥堆的温度,所述渥堆酶解槽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同时,控制加热水罐、冷热风机及回转输送带工作。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采用渥堆酶解槽,并在渥堆酶解槽内设置回转输送带,带动茶叶向前输送,同时设置匀料器进行匀料,方便渥堆时进行翻料,当渥堆完成后,通过回转输送带的出口输出,进入下一道工序,该结构方便实现自动上料和卸料,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方便与前后设备对接,实现自动化生产。在渥堆酶解槽上设
置加热夹层,并与加热水罐连接,将经加热水罐加热后的水通入加热夹层内,使渥堆酶解槽的温度保持在茶叶渥堆所需的温度范围内,该结构与现有发酵室结构相比,能耗低,效果好。所述鼓风机可以根据需要吹冷热风,同时,设置在出茶口一端,以“逆向”向槽内吹热风增温或吹冷风降温及供氧气,这种逆向吹冷热风的方式,有利于中和均衡槽内的温度,使其前后端温度较为一致。所述超声波雾化器能够根据需要对芽叶进行加湿。所述上盖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料,方便查看茶叶的渥堆发酵情况,激光微孔结构,在上盖保温作用的同时可以保证一定的透气性,有利于芽叶的渥堆发酵。
[0012]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匀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茶叶槽式动态酶解机,用于对茶叶进行动态渥堆,方便连续化生产加工。该酶解机包括渥堆酶解槽1,所述渥堆酶解槽1的底部设置有回转输送带2,茶叶置于回转输送带2上进行渥堆发酵。所述渥堆酶解槽1优选采用导热性好的不锈钢材料制备,所述回转输送带2采用12目不锈钢材料的网状输送带,提高回转输送带的透气性。所述渥堆酶解槽1的一端为封闭结构,在该端的上方设置有进料斗3,另一端设置有可开启的活动端板4,可以根据芽叶渥堆的需要打开和关闭活动端板4,所述活动端板4可以采用气缸或电机等结构控制开闭,该结构为常规结构,在此不详细描述。所述渥堆酶解槽1内均匀设置有一组翻动回转输送带2上茶叶的匀料器9,匀料器9包括转动轴91和设置在转动轴91上的翻料爪92,为了减轻匀料器9翻动对芽叶的损伤,在翻料爪92外部还包裹一层纳米纤维膜,以进行软性翻料。
[0016]所述回转输送带2将茶叶从进料斗3的一端向活动端板4的一端间断输送。以4段式送料为例,第一次上料时上回转输送带2的1/4长度,上料时,根据进料斗3的落料速度控制回转输送带2的转动速度,以使茶叶均匀的铺洒在回转输送带2上。当渥堆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次上料,回转输送带2继续向前移动1/4长度,回转输送带2停止继续进行渥堆,再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三次上料,以此类推。在进料斗3进行上料时,同时,活动端板4打开,另一端的茶叶从回转输送带2上输出。所述匀料器9设置在回转输送带2每段进茶的初始端,使芽叶渥堆一段时间后通过匀料器9翻料再进入下一段渥堆。
[0017]所述渥堆酶解槽1的顶部设置有可开启的上盖5,该上盖5可以采用整体式结构,通过一侧的铰链活动安装在渥堆酶解槽1上,也可以采用与渥堆进程一致的分段式结构,方便独立打开,查看每个阶段芽叶渥堆发酵的情况。所述上盖5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料,方便在不打开上盖5的情况下查看芽叶的渥堆发酵情况,同时,所述上盖5上均匀分布有激光微孔,使渥堆酶解槽1保温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有利于芽叶的渥堆发酵。
[0018]为保持渥堆酶解槽1内的温度恒定,芽叶适宜渥堆温度为40

50℃,所述渥堆酶解槽1设置有加热夹层11,加热夹层11的外侧设置有一层硅酸钙保温材料的保温层12,防止热温散发,以便恒温渥堆酶解。加热夹层11内注入热水,对渥堆酶解槽1进行增温。为保证温度
的恒定,还设置有加热水罐6,所述加热水罐6与加热夹层11间设置有加热进水管61和加热回水管62,加热进水管61上设置有循环水泵64。所述加热水罐6内设置有加热棒65,当水温低时,可通过加热棒65对水进行加热。
[0019]同时,所述加热水罐6还连接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器8,超声波雾化器8的出湿口位于渥堆酶解槽1内,当查看到渥堆的芽叶湿度不够时,可以开启超声波雾化器8对芽叶进行加湿,由于加湿采用了加热水罐6内的温水,因此,不会造成渥堆酶解槽1的温度的变化。为适时补充加热水罐6内损失的水,所述加热水罐6上还设置有补偿水管63。
[0020]为了根据芽叶的渥堆需要对渥堆酶解槽1进行快速增温或供氧,所述渥堆酶解槽1的出料端设置有冷热风机7,冷热风机7的出风口74正对渥堆酶解槽1。所述冷热风机7包括鼓风机71,设置有鼓风机71前端的加热舱72,所述加热舱72内设置有一组电加热管73,加热舱72的前端设置有出风口74。当需要吹热风时,电加热管73工作,当不需要吹热风时,关闭电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槽式动态酶解机,包括渥堆酶解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渥堆酶解槽(1)的底部设置有回转输送带(2),渥堆酶解槽(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斗(3),另一端设置有可开启的活动端板(4),渥堆酶解槽(1)的顶部设置有可开启的上盖(5);所述渥堆酶解槽(1)设置有加热夹层(11),还设置有加热水罐(6),所述加热水罐(6)与加热夹层(11)间设置有加热进水管(61)和加热回水管(6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槽式动态酶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渥堆酶解槽(1)的出料端设置有冷热风机(7),冷热风机(7)的出风口正对渥堆酶解槽(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槽式动态酶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风机(7)包括鼓风机(71),设置有鼓风机(71)前端的加热舱(72),所述加热舱(72)内设置有一组电加热管(73),加热舱(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卫郝连奇吴雪原李伟民黄高峰刘青山谢冉赵和涛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