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BNC原位涂层的连续SiBCN陶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0505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含BNC原位涂层的连续SiBCN陶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该制备方法首先将SiBCN陶瓷纤维在BCl3气氛中高温处理,使形成以硼和碳为主要元素的纤维表层;继而将SiBCN陶瓷纤维在高温氮气或者氨气气氛中处理,引入氮元素;最终在纤维表面形成以BNC乱层堆积结构为主要组成的原位涂层。该制备方法处理过程均在静态气氛中处理,不需要考虑活性气氛在不同纤维厚度位置的扩散因素,因此可以将成筒的纤维或者纤维构件进行涂层制备,而不必担心不同厚度区域气氛扩散差异而带来的涂层不均匀性问题,从而有效解决CVD技术路线的局限性,实现在SiBCN纤维表面高效、低成本和高均匀性制备BNC涂层。匀性制备BNC涂层。匀性制备BNC涂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BNC原位涂层的连续SiBCN陶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BNC涂层原位构筑
,尤其是一种含BNC原位涂层的连续SiBCN陶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连续SiBCN陶瓷纤维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其在惰性气氛中的使用温度可达2000℃以上,空气气氛中的使用温度可达1500℃以上,且具有非常优异的抗高温蠕变性能,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耐高温型增强陶瓷纤维之一,受到了以德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Science,1999,285:699;J Eur Ceram Soc,2005,25:251)。
[0003]目前,德国的Fraunhofer ISC公司已经完成了SiBCN纤维的中试生产,形成了牌号为Siboramic的SiBCN纤维产品。在国内,国防科技大学围绕SiBCN纤维开展了大量的探索研究,突破了连续SiBCN纤维的小批量制备关键技术,纤维性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J Am Ceram Soc,2022,DOI:10.1111/jace.18859)。在小批量制备技术获得突破后,如何发挥SiBCN纤维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作用,使纤维表面形成均匀的BN、BNC等涂层是关键途径之一。增强纤维的表面涂层能够有效缓解纤维与基体之间的强结合力,使纤维在传递载荷过程中不至于发生脆断,有利于在弱界面处引导裂纹偏转和转移,形成纤维拨出效果,提升纤维的载荷传递效果,进而提高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0004]目前,常用的纤维涂层制备技术主要为气相化学沉积法(CVD)。该方法制备涂层通常会造成效率和均匀性不可兼得的矛盾:将单束纤维连续通过CVD涂层制备气氛可以获得较均匀的涂层,但该路线获得含涂层纤维的速率通常在数十米每小时,效率非常低下,成本十分高昂。如果将纤维编织成构件后再进行CVD涂层制备,可以显著提高涂层的制备效率,但是构件通常有一定的厚度,而CVD技术路线本质上是活性气氛渗透和化学沉积的综合动态过程,不可避免会导致构件内部涂层较薄而构件外部涂层较厚,从而导致构件不同位置涂层厚度产生明显差异,最终影响构件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BNC原位涂层的连续SiBCN陶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缺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含BNC原位涂层的连续SiBCN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连续SiBCN陶瓷纤维置于高温热解炉中,抽真空,用高纯氮气置换2~3次;
[0008]S2:升温至设定温度,通入BCl3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然后在所述设定温度下保温,得到表层为硼元素和碳元素的SiBCN陶瓷纤维;
[0009]S3:继续保温并停止通入BCl3气体,利用高纯氮气对经过S2的SiBCN陶瓷纤维进行吹扫,然后继续升高炉内温度;
[0010]S4:待炉内温度升高至设定的氮化温度后,在含氮气氛中保温,使SiBCN陶瓷纤维表面发生氮化反应,得到含BNC原位涂层的连续SiBCN陶瓷纤维。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含BNC原位涂层的连续SiBCN陶瓷纤维,由上述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SiBCN陶瓷纤维表面含厚度为150~800nm的BNC原位涂层。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含BNC原位涂层的连续SiBCN陶瓷纤维的应用,将上述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SiBCN陶瓷纤维或者上述所述SiBCN陶瓷纤维用于增强耐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
[0014]基于主要组成元素为硅、硼、碳和氮的SiBCN陶瓷纤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BNC原位涂层的连续SiBCN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首先将SiBCN陶瓷纤维在BCl3气氛中高温处理,脱除纤维表面的硅元素,使形成以硼和碳为主要元素的纤维表层;继而将SiBCN陶瓷纤维在高温氮气或者氨气气氛中处理,使纤维表层发生氮化反应,引入氮元素,最终在纤维表面形成以BNC乱层堆积结构为主要组成的原位涂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属于原位化学反应,不会发生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且处理过程均在静态气氛中处理,不需要考虑活性气氛在不同纤维厚度位置的扩散因素,因此可以将成筒的纤维或者纤维构件进行涂层制备,而不必担心不同厚度区域气氛扩散差异而带来的涂层不均匀性问题,从而有效解决CVD技术路线的局限性,实现在SiBCN纤维表面高效、低成本和高均匀性制备BNC涂层。利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SiBCN纤维具有均匀的BNC原位涂层结构,其用于增强体研制的陶瓷基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弯曲强度可达300MPa以上。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4分别为实施例1~4所得含原位BNC涂层SiBCN陶瓷纤维的SEM图片;
[0017]图5为实施例3所得含原位BNC涂层SiBCN陶瓷纤维表层部位的EDS谱图。
[0018]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1]无特殊说明,所使用的药品/试剂均为市售。
[002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含BNC原位涂层的连续SiBCN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0023]S1:将连续SiBCN陶瓷纤维置于高温热解炉中,抽真空,用高纯氮气置换2~3次;
[0024]S2:升温至设定温度,通入BCl3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然后在所述设定温度下保温,得到表层为硼元素和碳元素的SiBCN陶瓷纤维;
[0025]S3:继续保温并停止通入BCl3气体,利用高纯氮气对经过S2的SiBCN陶瓷纤维进行吹扫,然后继续升高炉内温度;
[0026]S4:待炉内温度升高至设定的氮化温度后,在含氮气氛中保温,使SiBCN陶瓷纤维表面发生氮化反应,得到含BNC原位涂层的连续SiBCN陶瓷纤维。
[0027]优选地,在步骤S1中,所述连续SiBCN纤维的主要组成元素包括硅、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BNC原位涂层的连续SiBCN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连续SiBCN陶瓷纤维置于高温热解炉中,抽真空,用高纯氮气置换2~3次;S2:升温至设定温度,通入BCl3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然后在所述设定温度下保温,得到表层为硼元素和碳元素的SiBCN陶瓷纤维;S3:继续保温并停止通入BCl3气体,利用高纯氮气对经过S2的SiBCN陶瓷纤维进行吹扫,然后继续升高炉内温度;S4:待炉内温度升高至设定的氮化温度后,在含氮气氛中保温,使SiBCN陶瓷纤维表面发生氮化反应,得到含BNC原位涂层的连续SiBCN陶瓷纤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连续SiBCN陶瓷纤维的组成元素包括硅、硼、碳、氮;所述高纯氮气的纯度在99.999%以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设定温度为1000~1300℃,升温速率为100~300℃/h;所述保温时间为0.5~10h。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混合气体的比例为BCl3:N2=1:1~1:10。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鑫邵长伟王小宙王兵苟燕子韩成张晓山王应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