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56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包括入料座本体,两嵌合转座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四侧面均分别开设有与四种不同规格的二极管产品对应的产品让位槽;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之间设置有间隔块;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轴心处均贯穿连接有转轴;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转轴远离间隔块的一侧与嵌合转座安装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转轴靠向间隔块的一侧延伸进间隔块内与间隔块转动连接。双工位同时作业,提升作业效率,并且具有平整的入料座本体上表面,避免出现设备干涉的问题,降低对配合设备的改动需求,适用度高。适用度高。适用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极管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授权公告号为CN114724999A,公告日为2022年07月08日,专利名称为一种二极管入料座,包括入料座本体,入料座本体靠向震盘输送轨道的一侧开设有嵌合转座安装槽,嵌合转座安装槽内设置有嵌合转座,入料座本体的底部与嵌合转座安装槽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让位槽,安装让位槽内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嵌合转座连接,嵌合转座的四侧面分别开设有与四种不同规格的二极管产品对应的产品让位槽;入料座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滑座,滑座上安装有推拉电机,推拉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Z形抵接杆;入料座本体的上表面位于滑座和嵌合转座安装槽之间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和滑座之间的位置凸设有限位块,Z形抵接杆贯穿限位块并且其自由端延伸进限位槽内。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是:单产品让位槽设置,每次仅能单个二极管作业,工作效率低;并且,入料座本体的上表面还设置T形滑轨槽11、滑座13、推拉电机12、限位块14、Z形抵接杆15、限位槽16等结构,导致入料座本体的上表面结构复杂,取料结构的行程需要因应这些结构的位置而调整结构进行避让,以避免发生干涉,导致设备整体改动较大,适用度低。鉴于这种情况,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双工位同时作业,提升作业效率,并且具有平整的入料座本体上表面,避免出现设备干涉的问题,降低对配合设备的改动需求,适用度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包括入料座本体,所述入料座本体内设置有两相互连通的嵌合转座安装槽,两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所述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四侧面均分别开设有与四种不同规格的二极管产品对应的产品让位槽;所述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之间设置有间隔块;所述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轴心处均贯穿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转轴远离所述间隔块的一侧与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转轴靠向所述间隔块的一侧延伸进所述间隔块内与所述间隔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嵌合转座和所述第二嵌合转座靠向所述间隔块的一侧转轴安装有第一伞齿轮,所述间隔块位于两侧转轴的下方相对两侧均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的第二伞齿轮;所述入料座本体内腔底部与两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两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连通的驱动机构安装槽;所述驱动机构安装槽内设置有导向座、滑块、旋转电机、第三伞齿轮,所述导向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槽内底部,所述导向座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长度小于所述导向座的长度;所述导向座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凸设有限位凸条从而形成导向滑轨;所述滑块
对应活动嵌合设置在所述导向滑轨内;所述旋转电机对应安装在所述滑块上表面,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分别与两所述第二伞齿轮配合的第三伞齿轮;所述入料座本体的底部与所述驱动机构安装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推拉驱动电机,所述入料座本体的底部与所述让位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推拉轴让位孔,所述推拉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推拉轴,所述推拉轴的自由端依次贯穿所述推拉轴让位孔和让位孔与所述导向座底部连接。
[0005]进一步,两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与所述转轴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单向轴承,所述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的转轴远离所述间隔块的一侧与所述单向轴承转动连接。
[0006]进一步,两侧所述限位凸条靠向导向滑轨的一侧均形成有链条状凹凸面A,所述滑块与所述限位凸条对应的两侧面均形成有与所述链条状凹凸面A配合的链条状凹凸面B。
[0007]进一步,所述间隔块内靠向两侧所述产品让位槽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吹气腔;所述横向吹气腔与两侧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连通;所述横向吹气腔靠向两侧出气口的一侧均设置有中空弧形压紧凸粒,所述弧形压紧凸粒的外侧面与所述横向吹气腔的内侧壁相贴接触;所述横向吹气腔靠近两侧所述弧形压紧凸粒的位置均设置有凸块,两侧所述凸块均通过拉簧与对应一侧的所述弧形压紧凸粒连接;所述间隔块内与所述横向吹气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横向吹气腔构成垂直关系并且连通的竖向吹气腔,所述竖向吹气腔通过气管连接气源。
[0008]进一步,所述弧形压紧凸粒靠向所述凸块的一侧面开设有若干漏气孔。
[0009]进一步,各所述产品让位槽内均设置有承放板,所述承放板与所述产品让位槽底部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处于最大张开状态时,承放板与产品让位槽的槽口之间的深度设置为M,产品的厚度设置为L,L>M。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可实现双工位同时作业,并且第一嵌合转座和第二嵌合转座上不同尺寸的产品让位槽可实现自动变换,确保入料座本体具有平整的入料座本体上表面,避免出现设备干涉的问题,降低对配合设备的改动需求,适用度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剖视图。
[0012]图2为导向座的俯视图。
[0013]图3为横向吹气腔、竖向吹气腔、弧形压紧凸粒相对结构关系剖面视图。
[0014]图4为产品让位槽内带承放板的相对结构关系剖面视图。
[0015]附图标记为:入料座本体10、连接杆11、推拉驱动电机12、第三伞齿轮13、推拉轴14、滑块15、推拉轴让位孔16、旋转电机17、导向座18、第二伞齿轮19、单向轴承20、转轴21、第二嵌合转座22、第一伞齿轮23、气管24、横向吹气腔25、弧形压紧凸粒26、第一嵌合转座27、限位凸条28、让位孔29、竖向吹气腔30、漏气孔31、间隔块32、嵌合转座安装槽34、驱动机构安装槽33、凸块35、产品让位槽36、承放板37、缓冲弹簧38、链条状凹凸面A39、拉簧40。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请参照图1

4所示,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包括入料座本体10,入料座本体10内设置有两相互连通的嵌合转座安装槽34,两嵌合转座安装槽3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的四侧面均分别开设有与四种不同规格的二极管产品对应的产品让位槽36;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之间设置有间隔块32;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的轴心处均贯穿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二极管入料座结构,包括入料座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座本体(10)内设置有两相互连通的嵌合转座安装槽(34),两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3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所述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的四侧面均分别开设有与四种不同规格的二极管产品对应的产品让位槽(36);所述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之间设置有间隔块(32);所述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的轴心处均贯穿连接有转轴(21);所述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的转轴(21)远离所述间隔块(32)的一侧与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3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嵌合转座(27)和第二嵌合转座(22)的转轴(21)靠向所述间隔块(32)的一侧延伸进所述间隔块(32)内与所述间隔块(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嵌合转座(27)和所述第二嵌合转座(22)靠向所述间隔块(32)的一侧转轴(21)安装有第一伞齿轮(23),所述间隔块(32)位于两侧转轴(21)的下方相对两侧均通过连接杆(11)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伞齿轮(23)啮合的第二伞齿轮(19);所述入料座本体(10)内腔底部与两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34)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两所述嵌合转座安装槽(34)连通的驱动机构安装槽(33);所述驱动机构安装槽(33)内设置有导向座(18)、滑块(15)、旋转电机(17)、第三伞齿轮(13),所述导向座(18)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槽(33)内底部,所述导向座(18)中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让位孔(29),所述让位孔(29)的长度小于所述导向座(18)的长度;所述导向座(18)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凸设有限位凸条(28)从而形成导向滑轨;所述滑块(15)对应活动嵌合设置在所述导向滑轨内;所述旋转电机(17)对应安装在所述滑块(15)上表面,所述旋转电机(17)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分别与两所述第二伞齿轮(19)配合的第三伞齿轮(13);所述入料座本体(10)的底部与所述驱动机构安装槽(3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推拉驱动电机(12),所述入料座本体(10)的底部与所述让位孔(29)对应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庆
申请(专利权)人:先之科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