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修复功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修复功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高分子材料是在生活和生产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而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损伤,这将严重影响材料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受损的材料如果失去使用价值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受到自然界中动植物可以自愈合伤口的启发,科学家们期望制备出可以自愈合或在一定刺激下发生自愈合的高分子材料,这样不仅可以延长材料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还可以减少高分子材料的浪费,节约能源。因此制备具有自修复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是有巨大研宄意义的,且在未来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目前已经有许多关于自修复高分子材料的报道,其中大部分为本征型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它主要是将可逆共价键或可逆非共价键引入到高分材料中,在一定条件下促进可逆键的动态交换,从而实现修复。但研究发现基于强可逆键制备的自修复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大于10MPa),但是其修复温度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修复功能薄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热塑性聚氨酯
ꢀꢀꢀꢀꢀꢀꢀꢀꢀꢀꢀꢀ
100份;聚吡咯纳米粒子
ꢀꢀꢀꢀꢀꢀꢀꢀꢀꢀ
0.1
‑
1份;N,N
‑
二甲基甲酰胺
ꢀꢀꢀꢀꢀꢀꢀꢀ8‑
12份;所述热塑性聚氨酯的数均分子量为Mn=20000~25000g/mol;所述热塑性聚氨酯的重均分子量为Mw=65000~75000g/mol;所述热塑性聚氨酯中动态二硫键的含量为5~10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功能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和所述聚吡咯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为100:(0.3~0.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功能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的分子量分布为2.5~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功能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的玻璃态转化温度Tg=50~5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功能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吡咯纳米粒子由以下步骤制得:(1)取4
‑
8g六水合三氯化铁溶于8
‑
12g/L的聚乙烯醇溶液中,静置0.5
‑
2h;(2)将2
‑
4g吡咯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在0℃条件下搅拌3
‑
5h;(3)通过离心装置(8000
‑
12000r/min,0.5
‑
2h)将聚吡咯纳米粒子分离出;(4)用55
‑
65℃热水进行洗涤,烘干即得到聚吡咯纳米粒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功能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由以下步骤制得:(1)称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3
‑
16mmol)放置于干燥的容器中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宏武,陈旭东,姚跃,朱永祥,甄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