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烧管状电热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43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抗干烧水加热管状电元件,在该管状电热元件的金属管内,安装有一条螺旋状的具有热敏电阻特性的电热合金丝,其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在通电加热过程中,当遇到脱水干烧时,电热合金的温度迅速上升,其电阻也迅速增大,随即自动降低了电热合金丝和金属管的温度,有效地护管状电热元件不致被烧坏,达到了抗干烧的效果。(*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水加热管状电热原件,特别是一种在脱水干烧情况下,也不易烧坏的管状电热原件。现有公知的水加热管状电热原件,当其浸在水中加热时可以正常使用,但一旦离开水干烧时,管温迅速上升,就容易烧坏,因些在电热水器中一般需配有一个控温装置,来限制管状电热元件的温度,这就造成管状电热元件寿命短或电热水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状况。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不需要增加控温装置,在脱水干烧情况下,也不易烧坏的水加热管状电热原件。本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管状电热原件的金属管内,安装有一个螺旋状的具有热敏电阻特性的电热合金丝,其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在金属管和金属合金丝之间,紧密充填着导热性能良好的绝缘粉未结晶氧化镁。在通电加热过程中,遇到脱水干烧时,电热合金丝的温度迅速上升,其电阻也迅速增大,随即自动降低了电热合金和金属管的温度,有效地保护管状电热元件不致被烧坏,达到了抗干烧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结构的纵向剖面图参照图1所示,首先制取具有热敏电阻特性的电热合金丝(2),该合金材料的主要成份为镍、铬、铁和特殊填充料,其电阻率ρ为2.5~3Ωmm2/M,电阻温度系数Ct为3~4×1031/℃,最高使用温度800℃,制成的螺旋环丝径0.2~0.5mm,螺旋内径25mm,将电热合金丝(2)两头拧在两根引出棒(10、11)上,经清洗电热合金丝(2)后,装入金属管(1)内,两端引出棒(10、11)处露10mm,并用氧化镁粉填充料(3)填满金属管(1)内空间,使填粉密度达到2.1~2.3g/cm3,再用橡胶塞(12、13)塞紧两端管口,防止氧化镁粉流出管外,然后将金属管(1)弯成图1形状,表面镀铬,两头套上绝缘环(4、5)、装配上外接电源接线装置(6、7)和电热元件固定装置(8、9),即成为本技术抗干烧管状电热元件。权利要求1.一个由电热合金丝(2)、金属管(1)、氧化镁粉填充料(3)和接线装置(6、7),绝缘环(4、5)组成的抗干烧管状电热元件,其特征是电热合金丝(2)采用热敏电阻合金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烧管状电热元件,其特征是电热合金丝(2)的电阻率ρ为0.25~0.3Ωmm2/M,电阻温度系数Ct为3~4×103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干烧管状电热元件,其特征是电热合金丝(2)的主要成份为镍、铬、铁、和特殊填充料。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抗干烧水加热管状电元件,在该管状电热元件的金属管内,安装有一条螺旋状的具有热敏电阻特性的电热合金丝,其电阻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在通电加热过程中,当遇到脱水干烧时,电热合金的温度迅速上升,其电阻也迅速增大,随即自动降低了电热合金丝和金属管的温度,有效地保护管状电热元件不致被烧坏,达到了抗干烧的效果。文档编号H05B3/12GK2108397SQ91216430公开日1992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李强 申请人:福建省邵武市电子电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电热合金丝(2)、金属管(1)、氧化镁粉填充料(3)和接线装置(6、7),绝缘环(4、5)组成的抗干烧管状电热元件,其特征是电热合金丝(2)采用热敏电阻合金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邵武市电子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