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精密计量仪器
,涉及一种顶入式的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的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及方法,尤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使用的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的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有众多针对管状织物织造成形的专利及研究,另有报道关于织造密度均匀管状机织物的工具或措施,这些专利及相关研究为织造管状织物奠定了基础,但均未涉及本专利技术所提的关于一种顶入式的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的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及方法,也未涉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使用的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的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及方法,尤其未涉及管状织物套接于热管壁上时产生的轴向摩擦力及管状织物在回折抽拔过程中的顺滑度与顺滑衰减率的表达。由于管状织物具有优良的几何圆管特性,因而被应用于非开挖翻衬式管道修复、生物医用人造血管、地外天体无人取样等领域。作为一种修复城市深埋地下受损管道的新型技术,非开挖翻衬式管道修复技术已经开始被采用。该技术可以很好地避开直接开挖路面所造成的施工工序多,工期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入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管机构(1)、塞筒机构(2)、塞筒顶入机构(3)和固定机构(4),所述的固定机构(4)包括底板(41)、左固定杆(42)、右固定杆(43)、中梁(44)和上梁(45),左固定杆(42)和右固定杆(43)均固定于底板(41)上,上梁(45)固定于左固定杆(42)和右固定杆(43)上,所述的塞筒顶入机构(3)包括步进电机(31)、传动机构、左丝杆(34)和右丝杆(37),所述的步进电机(31)固定于底板(41)上,所述的左丝杆(34)套接于左固定杆(42)内,所述的右丝杆(37)套接于右固定杆(43)内;所述的中梁(4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入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管机
构(1)、塞筒机构(2)、塞筒顶入机构(3)和固定机构(4),所述的固定机构
(4)包括底板(41)、左固定杆(42)、右固定杆(43)、中梁(44)和上梁(45),
左固定杆(42)和右固定杆(43)均固定于底板(41)上,上梁(45)固定于左
固定杆(42)和右固定杆(43)上,所述的塞筒顶入机构(3)包括步进电机(31)、
传动机构、左丝杆(34)和右丝杆(37),所述的步进电机(31)固定于底板(41)
上,所述的左丝杆(34)套接于左固定杆(42)内,所述的右丝杆(37)套接于
右固定杆(43)内;所述的中梁(44)套接于左丝杆(34)和右丝杆(37)上;
所述的热管机构(1)包括热管(11)、触压传感器(12)、T型连接块(13),管
状织物(5)可套接于所述的热管(11)外壁上,所述的T型连接块(13)的上
端固定连接上梁(45),下端与热管(11)相连;触压传感器(12)固定于所述
的热管(11)侧壁上;所述的塞筒机构(2)包括盖夹(21)、固紧螺丝(22)、
塞筒(23)、绝热块(24)和压力传感器(25),所述的压力传感器(25)上端与
绝热块(24)固接,下端固定于中梁(44)上,塞筒(23)下端连接绝热块(24),
塞筒(23)的上侧设有盖夹(21),所述的盖夹(21)与塞筒(23)通过固紧螺
丝(22)固定连接,管状织物(5)的一端可置于所述的盖夹(21)与塞筒(23)
之间并由固紧螺丝(22)夹紧;所述的步进电机(31)可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所述
的左丝杆(34)和右丝杆(37)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中梁(44)垂直向上移动,使
所述的管状织物(5)从套接于热管(11)外壁被回折抽拔顶入热管(11)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入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左主动齿轮(32)、左被动齿轮(33)、右主动齿轮(35)
与右被动齿轮(36),所述的左主动齿轮(32)与左被动齿轮(33)啮合,右主
动齿轮(35)与右被动齿轮(36)啮合,所述的左丝杆(34)与左被动齿轮(33)
固定,所述的右丝杆(37)与右被动齿轮(36)固定;所述的步进电机(31)驱
动左主动齿轮(32)传动左被动齿轮(33)带动左丝杆(34)转动,所述的步进
电机(31)还驱动右主动齿轮(35)传动右被动齿轮(36)带动右丝杆(37)转
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入式的管状织物抽拔顺滑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
\t于,所述的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伟东,丁作伟,刘洪玲,杜赵群,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