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缸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414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0
本申请涉及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烘缸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包括增压件、入水管、第一热交换流路、第一排水管、第二热交换流路、第二排水管、第三热交换流路、第三排水管以及废纸碎浆机。设计的烘缸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使冷凝水依次流经第一热交换流路、第二热交换流路以及第三热交换流路,利用冷凝水加热向烘缸气罩内和厂房内输送的空气,并用于车间供暖,且最终排至废纸碎浆机中,为废纸制浆供水,从而实现了冷凝水余热的回收利用,减少了热量浪费。减少了热量浪费。减少了热量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缸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热回收
,尤其是涉及一种烘缸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造纸机用烘缸是用铸铁制成的两端有盖的空心圆筒,由缸体及其两端的缸盖组成,缸体外周侧覆盖有辊壳,是用作纸张干燥的关键部件,在运转过程中,从蒸汽接头通入的饱和蒸汽在烘缸内部冷凝,释放出来的热量使得烘缸温度上升,从而将包覆在辊壳表面运行的纸页加热,以达到干燥纸张的目的。
[0003]在烘缸中的蒸汽释放热量冷凝后产生大量冷凝水,这些冷凝水因为烘缸的旋转受离心力附着在烘缸内表面,在角速度较高的情况下形成水环,阻碍了热量向烘缸表面的传递,因此需要利用虹吸管从烘缸底部吸取冷凝水,并沿虹吸管的管道排至冷凝接头处,最后通过与冷凝接头连通的输水管及时排出至厂房外部。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排出的冷凝水温度较高,蕴含大量热量,直接排放至外部导致热量损失,从而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热量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烘缸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烘缸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烘缸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增压件、入水管、第一热交换流路以及第一排水管;所述增压件用于驱动经由烘缸冷凝接头流出的冷凝水进入所述入水管,所述增压件与烘缸冷凝接头连通;所述入水管一端与所述增压件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一端与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连通;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利用冷凝水加热向烘缸气罩内输送的空气。
[0008]现有的造纸机为了提高烘缸的干燥能力,一般设有烘缸密闭气罩,但当纸张通过缸体进行脱水烘干时,烘缸表面和纸张表面的水分变为水蒸汽,从而导致烘缸气罩内空气湿度很高,为了保持干燥的工作环境,需要不断地将烘缸罩内的湿热空气利用排气扇排出气罩外,且为了平衡气罩内外气体压强,需不断地向气罩内排入外部空气,但外部空气温度较低,在降低气罩内温度的同时,容易在烘缸和纸张表面易形成水珠,因此需对排入的外部空气提前进行加热。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由烘缸冷凝接头排出的冷凝水,通过增压件增压,沿入水管排至第一热交换流路中,第一热交换流路利用冷凝水加热向烘缸气罩内输送的空气,然后沿第一排水管排出;设计的烘缸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通过增压件驱动冷凝水流动,通过第一热交换流路利用冷凝水来加热向气罩内输送的空气,实现了冷凝水余热的回收利用,减少了热量浪费,并且降低了气罩送风的加热成本。
[0010]可选的,还包括第二热交换流路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远离所述第一热
交换流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流路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流路与所述第二排水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流路利用经由所述第一排水管流出的冷凝水加热向厂房底部排入的空气。
[0011]在造纸厂房中机器设备会产生高温水气,从而使厂房内的空气湿度较大,当湿热空气上升并与房顶接触时,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珠,为了避免水珠滴落影响机器工作,在厂房顶部安装了排风扇,用于将湿热空气排出厂房外部,但排风扇的排气效果有限,房顶仍有部分冷凝水珠滴落,因此在厂房底部需设置送风加热机构,向厂房底部通入热空气,以此来使湿热空气经由排风扇加速排出。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热交换流路利用经由第一排水管流入的冷凝水加热向厂房底部排入的空气,从而挤压厂房上部的湿热空气,使湿热空气经由排风扇快速排出,并提升厂房内部温度,从而减少房顶冷凝水珠的生成,设计的第二热交换流路,实现了冷凝水余热的回收利用,减少了热量浪费,并且降低了空气的加热成本。
[0013]可选的,还包括第三热交换流路和第三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远离所述第二热交换流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热交换流路连通;所述第三热交换流路与所述第三排水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三热交换流路用于车间取暖。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热交换流路利用经由第二排水管流入的冷凝水余热实现车间取暖,降低了车间的供暖成本,并实现了冷凝水余热的回收利用,减少了热量浪费。
[0015]可选的,还包括废纸碎浆机;所述废纸碎浆机的碎纸腔与所述第三排水管远离所述第三热交换流路的一端连通。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经由第三排水管流出的冷凝水排至废纸碎浆机中,相较于原有的废纸碎浆用水,冷凝水的温度更高,从而加速废纸的溶解;将冷凝水排至废纸碎浆机中,既实现了水资源的回收利用,也实现了冷凝水余热的回收利用,减少了热量浪费。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包括进气筒和螺旋换热管;所述进气筒设置于烘缸气罩侧壁上,且将烘缸气罩内腔与烘缸气罩外部环境连通;所述螺旋换热管设置于所述进气筒内部,所述螺旋换热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入水管远离所述增压件一端连通,所述螺旋换热管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排水管一端连通,所述螺旋换热管与所述进气筒内壁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冷凝水排至螺旋换热管中,利用冷凝水加热穿过进气筒的空气,从而平衡烘缸气罩内外的气体压强,且不易在纸张与烘缸表面凝结水珠;设计的第一热交换流路,通过进气筒为外部空气进入气罩内提供通道与加热场所,通过螺旋换热管中的冷凝水加热空气,实现了冷凝水余热的回收利用,减少了热量浪费,并且降低了气罩送风的加热成本。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热交换流路包括风箱、风机以及多个散热管;所述风箱设置于厂房底部,所述风箱上开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风箱将厂房内外部环境连通;所述风机靠近所述进风口处设置,且所述风机将厂房外部空气经由所述风箱内壁驱动至厂房内部,所述风机与所述风箱连接;多个所述散热管竖直设置于所述风箱内,且相邻两个散热管之间留有供厂房外部空气穿过的缝隙,多根所述散热管串联后形成第一串联通路,第一串联通路的进水端与第一排水管远离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的一端连通,第一串联通路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排水管一端连通,所述散热管与所述风箱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由第一排水管流入的冷凝水进入散热管中,并将风箱内的空气加热,并经由风机将加热后的空气驱动至厂房底部,从而挤压厂房顶部的湿热空气,使湿热空气经由排风扇加速排出,减少房顶冷凝水珠的生成;设计的第二热交换流路,通过风箱为外部空气进入厂房内提供通道与加热场所,通过散热管中的冷凝水加热空气,从而实现冷凝水余热的回收利用,减少了热量浪费,并且降低了空气的加热成本。
[0021]可选的,所述第三热交换流路包括多个暖气片;所述暖气片设置于车间内,多个所述暖气片串联后形成第二串联通路;第二串联通路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排水管远离所述第二热交换流路的一端连通,第二串联通路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三排水管一端连通。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冷凝水经由第二排水管排至暖气片中,实现车间取暖;设计的第二热交换流路,通过暖气片中的冷凝水加热车间空气,实现冷凝水余热的回收利用,减少了热量浪费,并且降低了车间的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缸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件(1)、入水管(2)、第一热交换流路(3)以及第一排水管(4);所述增压件(1)用于驱动经由烘缸(01)冷凝接头流出的冷凝水进入所述入水管(2),所述增压件(1)与烘缸(01)冷凝接头连通;所述入水管(2)一端与所述增压件(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3)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4)一端与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3)连通;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3)利用冷凝水加热向烘缸气罩(02)内输送的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缸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热交换流路(5)和第二排水管(6);所述第一排水管(4)远离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流路(5)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流路(5)与所述第二排水管(6)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流路(5)利用经由所述第一排水管(4)流出的冷凝水加热向厂房(03)底部排入的空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缸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热交换流路(7)和第三排水管(8);所述第二排水管(6)远离所述第二热交换流路(5)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热交换流路(7)连通;所述第三热交换流路(7)与所述第三排水管(8)一端连通;所述第三热交换流路(7)用于车间(04)取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缸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纸碎浆机(9);所述废纸碎浆机(9)的碎纸腔与所述第三排水管(8)远离所述第三热交换流路(7)的一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缸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流路(3)包括进气筒(31)和螺旋换热管(32);所述进气筒(31)设置于烘缸气罩(02)侧壁上,且将烘缸气罩(02)内腔与烘缸气罩(02)外部环境连通;所述螺旋换热管(32)设置于所述进气筒(31)内部,所述螺旋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军陈青林刘中平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东方环保产业集团东鹏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