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包裹方法回用造纸污泥造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310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7
本申请涉及一种采用包裹方法回用造纸污泥造纸方法,涉及造纸技术领域,其加工方法如下:S1、使用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依次对污泥进行沉淀,沉淀时往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内均加入污泥包裹剂;S2、将二级沉淀池内经过水处理后的污泥抽入水处理污泥储存罐内;S3、对污泥进行二次反应;S31、二次反应前将污泥从储存罐内输送至制浆车间进行跳筛,跳筛后输入污泥反应罐;S4、二次反应后的污泥进入污泥添加罐备用;S5、将污泥罐内的污泥抽至污泥除砂器进行除砂;S6、除砂后的污泥依次进入抄前池、网前筛,最后经过网前筛输送至造纸线进行造纸。本申请具有进一步减少产生污泥的可能性的同时便于处理污泥的效果。时便于处理污泥的效果。时便于处理污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包裹方法回用造纸污泥造纸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造纸
,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包裹方法回用造纸污泥造纸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造纸生产过程中,细小纤维和盐类物质随着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厂,进行水处理时,一沉池和二沉池中会产生大量细小纤维和盐类物质的沉积,形成污泥,随着造纸产量增加,污水处理时会堆积形成大量的污泥,污泥处理一般通过浓缩、挤压干外运处理或锅炉燃烧处理,给污水处理带来负担、增加成本且增加外处理难度。
[0003]相关技术中,为了降低焚烧污泥对环境产生的危害,通常会在初沉池中添加污泥包裹剂,通过污泥包裹剂把细小污泥进行絮聚包裹留在造纸纤维中,减少一沉池和二沉池中沉积污泥的可能性,以降低污水处理时产生大量污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虽然能够减少污泥,但依旧会在一沉池和二沉池中产生污泥,难以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进一步减少产生污泥的可能性的同时便于处理污泥,本申请提供一种采用包裹方法回用造纸污泥造纸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包裹方法回用造纸污泥造纸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采用包裹方法回用造纸污泥造纸方法,加工方法如下:S1、使用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依次对污泥进行沉淀,沉淀时往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内均加入污泥包裹剂;S2、将二级沉淀池内经过水处理后的污泥抽入水处理污泥储存罐内;S3、对污泥进行二次反应;S31、二次反应前将污泥从储存罐内输送至制浆车间进行跳筛,跳筛后输入污泥反应罐;S4、二次反应后的污泥进入污泥添加罐备用;S5、将污泥添加罐内的污泥抽至污泥除砂器进行除砂;S6、除砂后的污泥依次进入抄前池、网前筛,最后经过网前筛输送至造纸线进行造纸。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污泥进行初级沉淀、二级沉淀后污泥进入水处理污泥储存罐内,之后进入制浆车间进行跳筛,跳筛完成后进入污泥反应罐进行二次反应,随后进入污泥添加罐并在污泥除砂器中进行除砂,最后依次进入拆迁池、网前筛,污泥通过网前筛后进入造纸线进行造纸,完成对污泥的添加再利用,进一步减少产生污泥的可能性,并且便于对污泥进行处理。
[0008]可选的,所述S1步骤中,污泥分两批加入一级沉淀池内,第一批分3

4次加入一级
沉淀池,每次间隔时间15h

22h,且加入污泥的重量呈递增化,第一次加入的污泥重量至少为每吨纸10kg

13kg,第一批污泥加入完成后,间隔10h以上对污泥浓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污泥浓度降低后,加入每吨纸13kg

15kg污泥,次日再次进行污泥浓度的检测,待降到1.3%

1.5%,将污泥流量提升到10方,并加入至少每吨纸14kg的污泥,最后分3

4次加入第二批污泥,每次间隔时间15h

22h,且加入污泥的重量呈递减化,第二批第一次加入污泥的重量为每吨纸20kg

23kg。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每天加入的污泥量保持在每吨纸平均污泥添加量14kg左右,根据污泥的保留率进行添加,便于处理污泥的同时提高造纸质量。
[0010]可选的,所述S4步骤中,二次反应后的污泥进入污泥添加罐后,对污泥添加罐内加入污泥包裹剂。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次提高污泥细小纤维及填料的留着率,减少产生污泥的可能性。
[0012]可选的,所述污泥添加罐一侧设有包裹剂添加件,包裹剂添加件包括添加筒、添加管和添加泵,添加管一端与污泥添加罐连通,另一端与添加筒连通,添加泵设于添加管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添加污泥包裹剂时,启动添加泵,将添加筒内的污泥包裹剂加入污泥添加罐内,便于添加污泥包裹剂。
[0014]可选的,所述S6步骤中,抄前池内的污泥在进入网前筛之前,需对污泥进行冲浆。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污泥进入网前筛之前,均匀污泥,便于网前筛对污泥进行过滤。
[0016]可选的,所述抄前池与网前筛之间设有冲浆泵,冲浆泵的进料口与抄前池连通,出料口与网前筛连通。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浆泵在污泥进入网前筛之前对污泥进行冲浆,便于网前筛对污泥进行过滤。
[0018]可选的,所述污泥反应罐与污泥添加罐之间设有检测仪,检测仪用于检测进入污泥添加罐的污泥浓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检测浓度对污泥添加罐内进行污泥包裹剂的添加剂量进行调整,便于处理污泥。
[0019]可选的,所述网前筛上设有流量计,流量计位于网前筛的出料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根据流量计的数值调整网前筛的出料量,便于造纸线使用处理后的污泥进行造纸。
[00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将污泥沉淀后进行处理,经过初级沉淀、二级沉淀后污泥进入水处理污泥储存罐内,之后进入制浆车间进行跳筛,跳筛完成后进入污泥反应罐进行二次反应,随后进入污泥添加罐并在污泥除砂器中进行除砂,最后依次进入拆迁池、网前筛,污泥通过网前筛后进入造纸线进行造纸,完成对污泥的添加再利用,进一步减少产生污泥的可能性的同时便于处理污泥;2.通过将污泥分两批加入,使得每天加入的污泥量保持在每吨纸平均污泥添加量14kg左右,根据污泥的保留率进行添加,便于处理污泥的同时提高造纸质量;3.设置包裹剂添加件,便于将污泥包裹剂加入污泥添加罐内。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造纸方法的加工系统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一级沉淀池;2、二级沉淀池;3、污泥储存罐;4、制浆车间;5、污泥反应罐;51、检测仪;52、污泥添加罐;6、污泥除砂器;7、抄前池;71、冲浆泵;8、网前筛;81、流量计;9、包裹剂添加件;91、添加筒;92、添加管;93、添加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采用包裹方法回用造纸污泥造纸方法。
[0025]参照图1,一种采用包裹方法回用造纸污泥造纸方法,加工方法如下:S1、使用一级沉淀池1、二级沉淀池2依次对污泥进行沉淀,沉淀时往一级沉淀池1、二级沉淀池2内均加入污泥包裹剂;S2、将二级沉淀池2内经过水处理后的污泥抽入水处理污泥储存罐3内;S3、对污泥进行二次反应,主要使用污泥反应罐5对污泥进行二次反应;S31、二次反应前将污泥从储存罐内输送至制浆车间4进行跳筛,跳筛后输入污泥反应罐5;S4、二次反应后的污泥进入污泥添加罐52备用;在S4步骤中,二次反应后的污泥进入污泥添加罐52后,对污泥添加罐52内加入污泥包裹剂;S5、将污泥罐内的污泥抽至污泥除砂器6进行除砂;S6、除砂后的污泥依次进入抄前池7、网前筛8,最后经过网前筛8输送至造纸线进行造纸。S6步骤中,抄前池7内的污泥在进入网前筛8之前,需对污泥进行冲浆。
[0026]进一步地,参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包裹方法回用造纸污泥造纸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方法如下:S1、使用一级沉淀池(1)、二级沉淀池(2)依次对污泥进行沉淀,沉淀时往一级沉淀池(1)、二级沉淀池(2)内均加入污泥包裹剂;S2、将二级沉淀池(2)内经过水处理后的污泥抽入水处理污泥储存罐(3)内;S3、对污泥进行二次反应;S31、二次反应前将污泥从储存罐内输送至制浆车间(4)进行跳筛,跳筛后输入污泥反应罐(5);S4、二次反应后的污泥进入污泥添加罐(52)备用;S5、将污泥罐内的污泥抽至污泥除砂器(6)进行除砂;S6、除砂后的污泥依次进入抄前池(7)、网前筛(8),最后经过网前筛(8)输送至造纸线进行造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包裹方法回用造纸污泥造纸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1步骤中,污泥分两批加入一级沉淀池(1)内,第一批分3

4次加入一级沉淀池(1),每次间隔时间15h

22h,且加入污泥的重量呈递增化,第一次加入的污泥重量至少为每吨纸10kg

13kg,第一批污泥加入完成后,间隔10h以上对污泥浓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污泥浓度降低后,加入每吨纸13kg

15kg污泥,次日再次进行污泥浓度的检测,待降到1.3%

1.5%,将污泥流量提升到10方,并加入至少每吨纸14kg的污泥,最后分3

4次加入第二批污泥,每次间隔时间15h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林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东方环保产业集团东鹏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