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多种电池测试的卡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342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多种电池测试的卡套装置,包括:中壳,穿插在所述中壳两端的两个电极部,套设于两个所述电极部并螺旋连接所述中壳的螺母以及穿插在所述中壳的内部的电极抵触部;所述电极抵触部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电极部;电池能够介于所述电极抵触部另一端和另一个所述电极部之间,该装置可以通过一个螺母的螺旋转动或者两个螺母的同步转动,让两个电极部受压后的距离被调节,使介于一个电极部和电极抵触部之间的电池在实验过程之被夹紧为合适的状态且能保持其状态,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通过一个操作步骤即可实现双点夹紧的效果,让内侧的电极部夹紧的更加紧密,使中壳内部可存储的力更大,适应不同厚度的检测夹紧工作。紧工作。紧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多种电池测试的卡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的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多种电池测试的卡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在制作完成后需要在实验室测试相关实验数据,找到锂离子材料或用料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等,类似于电池寿命,电池容量,内部损耗等。
[0003]电池在检测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卡套对其进行固定,现有的单双卡套皆存在一定的缺陷,单卡套只有一点夹紧,双卡套虽然可以实现多点夹紧,但是结构复杂,两种卡套均不能快捷应用于不同厚度电池的卡紧检测工作,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多种电池测试的卡套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多种电池测试的卡套装置,包括:中壳,穿插在所述中壳两端的两个电极部,套设于两个所述电极部并螺旋连接所述中壳的螺母以及穿插在所述中壳的内部的电极抵触部;
[0006]所述电极抵触部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电极部;
[0007]电池能够介于所述电极抵触部另一端和另一个所述电极部之间,其中
[0008]同步螺旋转动两个所述螺母,两个所述螺母能够推动两个所述电极部对向接近,以使所述电极抵触部侧推电池位移至另一个所述电极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极部包括穿插在所述螺母内的电极棒以及嵌合设置在所述电极棒外部的紧圈;
[0010]所述紧圈为陀螺形;
[0011]所述紧圈能够侧抵所述螺母,其中
[0012]同步螺旋转动两个所述螺母,两个所述螺母能够侧推两个所述紧圈,以使两个所述紧圈带动两个所述电极棒位移。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极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极棒一端的安装圆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圆孔侧壁的等腰梯形槽;
[0014]两处所述等腰梯形槽错位对称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抵触部包括小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小电极和其中一个所述电极棒之间之间的弹性部;
[0016]所述小电极与所述中壳之间构成容纳电池的检测槽;
[0017]电池能够置于所述小电极和另一个所述电极棒之间。
[001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电极棒一端和所述小电极一
端的两个凸台以及套于两个所述凸台之间的弹簧,其中
[0019]两个所述紧圈带动两个所述电极棒位移时,其中一个所述电极棒和另一个所述小电极能够分别带动两个所述凸台接近,以使所述弹簧压缩。
[0020]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为圆台形,且所述凸台后半段侧壁设置为磨砂面。
[0021]进一步地,所述中壳包括圆筒以及嵌合设置在所述圆筒中心外部的六角螺母;
[0022]所述六角螺母外侧上设置有防滑螺纹。
[00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该装置可以通过一个螺母的螺旋转动或者两个螺母的同步转动,让两个电极部受压后的距离被调节,使介于一个电极部和电极抵触部之间的电池在实验过程之被夹紧为合适的状态且能保持其状态,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通过一个操作步骤即可实现双点夹紧的效果,让内侧的电极部夹紧的更加紧密,使中壳内部可存储的力更大,适应不同厚度的检测夹紧工作。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7]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正视剖视图;
[0028]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9]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图;
[0030]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电极部的正视剖视图。
[0031]图中
[0032]1、中壳;11、圆筒;12、六角螺母;
[0033]2、电极部;21、电极棒;22、紧圈;23、安装圆孔;24、等腰梯形槽;
[0034]3、螺母;
[0035]4、电极抵触部;41、小电极;42、弹性部;421、凸台;42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37]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立体图;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正视剖视图;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爆炸图;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图;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电极部的正视剖视图;如图1

5所示,一种应用于多种电池测试的卡套装置,包括:中壳1,穿插在所述中壳1两端的两个电极部2,两个电极部2可通电通过外置导线与外置检测机构连接,套设于两个所述电极部2并螺旋连接所述中壳1的螺母3以及穿插在所述中壳1的内部的电极抵触部4,螺母3能够侧抵两个所述电极部2,
[0038]所述电极抵触部4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电极部2;
[0039]电池能够介于所述电极抵触部4另一端和另一个所述电极部2之间,其之间形成的空间为电池的定位检测空间,其中
[0040]同步螺旋转动两个所述螺母3,两个所述螺母3能够推动两个所述电极部2 对向接近,以使所述电极抵触部4侧推电池位移至另一个所述电极部2,具体的,该装置可以通过一个螺母3的螺旋转动或者两个螺母3的同步转动,让两个电极部2受压后的距离被调节,使介于一个电极部2和电极抵触部4之间的电池在实验过程之被夹紧为合适的状态且能保持其状态,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通过一个操作步骤即可实现双点夹紧的效果,让内侧的电极部2夹紧的更加紧密,使中壳1内部可存储的力更大,适应不同厚度的检测夹紧工作。
[0041]可选的,所述电极部2包括穿插在所述螺母3内的电极棒21以及嵌合设置在所述电极棒21外部的紧圈22;
[0042]所述紧圈22为陀螺形;
[0043]所述紧圈22能够侧抵所述螺母3,其中
[0044]同步螺旋转动两个所述螺母3,两个所述螺母3能够侧推两个所述紧圈22,以使两个所述紧圈22带动两个所述电极棒21位移,具体的,电极棒21为便于导电的材质,电极棒21与紧圈22一体式连接,紧圈22为中间宽两端窄的形状,在螺母3螺旋转动过程中,紧圈22的坡面能够逐渐受力而移动,其移动过程稳定,使的电极棒21的位移工作平衡进行。
[0045]可选的,所述电极部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极棒21一端的安装圆孔23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圆孔23侧壁的等腰梯形槽24;
[0046]两处所述等腰梯形槽24错位对称设置,具体的,可以让用于通电的导线一端穿插在安装圆孔23后通过二次升降而卡紧在等腰梯形槽24内,利于提高导线定位连接工作的效率,两处等腰梯形槽24的位置设置使操作人员易于直观的区分正负极。
[0047]可选的,所述电极抵触部4包括小电极41以及设置在所述小电极41和其中一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多种电池测试的卡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壳(1),穿插在所述中壳(1)两端的两个电极部(2),套设于两个所述电极部(2)并螺旋连接所述中壳(1)的螺母(3)以及穿插在所述中壳(1)的内部的电极抵触部(4);所述电极抵触部(4)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电极部(2);电池能够介于所述电极抵触部(4)另一端和另一个所述电极部(2)之间,其中同步螺旋转动两个所述螺母(3),两个所述螺母(3)能够推动两个所述电极部(2)对向接近,以使所述电极抵触部(4)侧推电池位移至另一个所述电极部(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多种电池测试的卡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2)包括穿插在所述螺母(3)内的电极棒(21)以及嵌合设置在所述电极棒(21)外部的紧圈(22);所述紧圈(22)为陀螺形;所述紧圈(22)能够侧抵所述螺母(3),其中同步螺旋转动两个所述螺母(3),两个所述螺母(3)能够侧推两个所述紧圈(22),以使两个所述紧圈(22)带动两个所述电极棒(21)位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多种电池测试的卡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极棒(21)一端的安装圆孔(23)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圆孔(23)侧壁的等腰梯形槽(24);两处所述等腰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凡熊攀赵玉飞张林昌汪俪涵张遥文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二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