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机放线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72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织机放线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顶部固定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顶盘,所述支柱和顶盘之间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底板顶部一侧设置有导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导向机构和滑轮,可以根据编织时实际的需求调整放线盘的位置和高度,使得放线更加的顺畅,避免线体受损,设计了卡接机构将顶盘可拆卸连接,既大大方便了线圈的取放,又能在放线时对线圈起到限位作用,使放线过程更加稳定;同时设计了定位螺栓可以对底盘进行锁死,在不需要放线时,有效的防止了因为放线盘继续转动而导致的线体错乱。而导致的线体错乱。而导致的线体错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机放线盘


[0001]本技术涉及编织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编织机放线盘。

技术介绍

[0002]编织就是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目前的编织工作通常都由编织机完成,在编织机进行编织工作时,需要先将线体固定在线盘上,然后通过放线盘来配合编织机的工作。
[000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放线盘大多固定放置,不能根据编织工作的需要来灵活的调整位置和高度,这样容易使得线体在放线拉伸时受到摩擦损坏,而且现有的放线盘大多直接将线圈套在固定轴上,这样在放线时十分不稳定;现有的放线盘在不需要放线时不能锁死,这样线盘转动会导致线体蓬松错乱,需要工作人员花精力去整理,大大增加了劳累程度。
[000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编织机放线盘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放线盘大多固定放置,不能根据编织工作的需要来灵活的调整位置和高度,这样容易使得线体在放线拉伸时受到摩擦损坏,而且现有的放线盘大多直接将线圈套在固定轴上,这样在放线时十分不稳定;现有的放线盘在不需要放线时不能锁死,这样线盘转动会导致线体蓬松错乱,需要工作人员花精力去整理,大大增加了劳累程度。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编织机放线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顶部固定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柱;
[0007]所述支柱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顶盘,所述支柱和顶盘之间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底板顶部一侧设置有导向机构;
[0008]所述底板底部转动连接有与底盘相对应的定位螺栓,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滑轮。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盘顶部开设有多个与定位螺栓相对应的螺纹孔,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编织工作时,拧动定位螺栓使其向下运动,让底盘自由转动;不需要放线时,反向拧动定位螺栓使其向上运动对底盘锁死,有效的防止了因为放线盘继续转动而导致的线体错乱。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两个卡接柱和两个按压帽,两个所述卡接柱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两个所述按压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复位弹簧,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线圈放入放线盘后,按压两个卡接柱,将支柱套入顶盘底部,然后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卡接柱复位,将支柱和顶盘卡接固定;在需要取下
线圈时 ,按压按压帽,将顶盘抽出即可。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柱内部开设的凹槽,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卡接柱在支柱内部开设的凹槽自由移动。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顶盘底部位置的两侧,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通过按压按压帽可以对卡接柱向内挤压,方便抽出顶盘。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环,所述第一导向柱外壁滑动连接有与第二导向柱相对应的定位销,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下滑动第二导向柱可以对放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放线更加的顺畅,避免线体受损。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销相对应的插孔,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第二导向柱的高度能够灵活的调整。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滑轮均为万向自锁轮,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灵活的调整放线盘的位置。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4]1.本技术通过设计导向机构和滑轮,可以根据编织时实际的需求调整放线盘的位置和高度,使得放线更加的顺畅,避免线体受损,设计了卡接机构将顶盘可拆卸连接,既大大方便了线圈的取放,又能在放线时对线圈起到限位作用,使放线过程更加稳定;
[0025]2.本技术通过设计定位螺栓可以对底盘进行锁死,在不需要放线时,有效的防止了因为放线盘继续转动而导致的线体错乱。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卡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底板;2、转轴;3、底盘;4、支柱;5、顶盘;6、卡接机构;601、第一复位弹簧;602、卡接柱;603、第二复位弹簧;604、按压帽;7、导向机构;701、第一导向柱;702、第二导向柱;703、导向环;704、定位销;8、定位螺栓;9、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2]请参阅图1

图2,一种编织机放线盘,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2,所述转轴2顶部固定连接有底盘3,所述底盘3顶部开设有多个与定位螺栓8相对应的螺纹
孔,编织工作时,拧动定位螺栓使其向下运动,让底盘3自由转动;不需要放线时,反向拧动定位螺栓使其向上运动对底盘3锁死,有效的防止了因为放线盘继续转动而导致的线体错乱,所述底盘3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柱4;所述支柱4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顶盘5,所述支柱4和顶盘5之间设置有卡接机构6,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设置有导向机构7;所述底板1底部转动连接有与底盘3相对应的定位螺栓8,所述底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滑轮9,多个所述滑轮9均为万向自锁轮,可以灵活的调整放线盘的位置;
[0033]如图3所示,所述卡接机构6包括两个卡接柱602和两个按压帽604,两个所述卡接柱602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601,两个所述按压帽604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复位弹簧603,在将线圈放入放线盘后,按压两个卡接柱602,将支柱4套入顶盘5底部,然后在第一复位弹簧601的作用下,带动卡接柱602复位,将支柱4和顶盘5卡接固定;在需要取下线圈时 ,按压按压帽604,将顶盘5抽出即可,两个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柱4内部开设的凹槽,保证卡接柱602在支柱4内部开设的凹槽自由移动,多个所述第二复位弹簧6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顶盘5底部位置的两侧,保证通过按压按压帽604可以对卡接柱602向内挤压,方便抽出顶盘5;
[0034]如图4所示,所述导向机构7包括第一导向柱701,所述第一导向柱701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导向柱702,所述第二导向柱702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环703,所述第一导向柱701外壁滑动连接有与第二导向柱702相对应的定位销704,上下滑动第二导向柱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机放线盘,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2),所述转轴(2)顶部固定连接有底盘(3),所述底盘(3)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柱(4);所述支柱(4)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顶盘(5),所述支柱(4)和顶盘(5)之间设置有卡接机构(6),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设置有导向机构(7);所述底板(1)底部转动连接有与底盘(3)相对应的定位螺栓(8),所述底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滑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机放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3)顶部开设有多个与定位螺栓(8)相对应的螺纹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机放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6)包括两个卡接柱(602)和两个按压帽(604),两个所述卡接柱(602)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601),两个所述按压帽(604)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复位弹簧(60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子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云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