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232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包括设置于汽车车体的前后保险杠底部的以及设置在车体侧面底部的防沉气囊机构,所述防沉气囊机构包括长条状的收纳盒体,所述收纳盒体内放置有呈压缩状态的充气囊,所述充气囊上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收纳盒体的侧壁相固定,且所述收纳盒体上设有供充气后膨胀的充气囊弹出的弹出口,且所述弹出口的两侧轴铰接有对开设置的盖门,且所述盖门与收纳盒体之间设有对盖门自动闭合的扭簧;汽车车体上设有对充气囊进行供气的供气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向防沉气囊机构内的充气囊充气,则充气囊发生膨胀从而收纳盒内自动弹出,在充气囊的浮力作用下,有效避免了汽车下沉。有效避免了汽车下沉。有效避免了汽车下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防沉
,具体为一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生活中,车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但车辆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问题。现有车辆中没有安装用于防沉的气囊,当车辆不慎落水或者遇到洪水、海啸等灾难时,车辆不能上浮,造成救援逃生困难,而使得的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一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包括设置于汽车车体的前后保险杠底部的以及设置在车体侧面底部的防沉气囊机构,所述防沉气囊机构包括长条状的收纳盒体,所述收纳盒体内放置有呈压缩状态的充气囊,所述充气囊上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收纳盒体的侧壁相固定,且所述收纳盒体上设有供充气后膨胀的充气囊弹出的弹出口,且所述弹出口的两侧轴铰接有对开设置的盖门,且所述盖门与收纳盒体之间设有对盖门自动闭合的扭簧;汽车车体上设有对充气囊进行供气的供气单元。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气囊上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上设有单向进气阀。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气单元包括设置在汽车车体上的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出气端经导气管与充气管连接,且所述导气管上设有开关阀。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纳盒体内壁上设有阻止盖门向内转动的限位块。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的端部为圆弧端。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汽车车体的于汽车翼子板和汽车内饰壳之间的填充泡沫层。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汽车车体的驾驶室内设有控制开关阀的控制按钮。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气单元为充气电泵,所述充气电泵的充气端与充气囊的充气管连接;汽车车体的驾驶室内设有控制充气电泵的启动按钮。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通过汽车车体的前后保险杠底部的以及设置在车体侧面底部的防沉气囊机构,在汽车落水时,通过向防沉气囊机构内的充气囊充气,则充气囊发生膨胀从而收纳盒内自动弹出,在充气囊的浮力作用下,有效避免了汽车下沉,并且在汽车车体的前后保险杠底部的以及设置在车体侧面底部的防沉气囊机构的作用下,使得汽车车体具有较好的平衡性,避免汽车发生侧翻,其中在正常情况下,充气囊收纳在收纳盒体内,其
中盖门在扭簧进行闭合,从而对充气囊起到了防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的防沉气囊机构的安装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的防沉气囊机构的开启状态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的防沉气囊机构的未开启状态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的充气电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汽车车体;2、防沉气囊机构;3、收纳盒体;4、充气囊;5、弹出口;6、盖门;7、扭簧;8、供气单元;9、储气罐;10、充气管;11、导气管;12、限位块;13、开关阀;14、单向进气阀;15、充气电泵;16、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包括设置于汽车车体1的前后保险杠底部的以及设置在车体侧面底部的防沉气囊机构2,所述防沉气囊机构2包括长条状的收纳盒体3,所述收纳盒体3内放置有呈压缩状态的充气囊4,所述充气囊4上设有定位座5,所述定位座5与收纳盒体3的侧壁相固定,且所述收纳盒体3上设有供充气后膨胀的充气囊4弹出的弹出口,且所述弹出口的两侧轴铰接有对开设置的盖门6,且所述盖门6与收纳盒体3之间设有对盖门6自动闭合的扭簧7;汽车车体1上设有对充气囊4进行供气的供气单元8。通过汽车车体1的前后保险杠底部的以及设置在车体侧面底部的防沉气囊机构2,在汽车落水时,通过向防沉气囊机构2内的充气囊4充气,则充气囊4发生膨胀从而收纳盒内自动弹出,在充气囊的浮力作用下,有效避免了汽车下沉,并且在汽车车体1的前后保险杠底部的以及设置在车体侧面底部的防沉气囊机构2的作用下,使得汽车车体1具有较好的平衡性,避免汽车发生侧翻,其中在正常情况下,充气囊4收纳在收纳盒体3内,其中盖门 6在扭簧7进行闭合,从而对充气囊4起到了防护的作用。
[0024]所述充气囊4上设有充气管10,所述充气管10上设有单向进气阀14。
[0025]所述供气单元8包括设置在汽车车体1上的储气罐9,所述储气罐9 的出气端经导气管11与充气管10连接,且所述导气管11上设有开关阀 13。在遭遇溺水等突发状况时,开启安装在驾驶室的充气开关,充气囊的充气,充气压力空气压力表来显示,有可以根据不同气囊的充气来调整汽车在水中的平和,当气囊达到要求时,可关闭后开启充气状态。
[0026]所述收纳盒体3内壁上设有阻止盖门6向内转动的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的端部为圆弧端,避免划伤充气囊。
[0027]所述汽车车体1的于汽车翼子板和汽车内饰壳之间的填充泡沫层。在汽车翼子板和汽车内饰壳之间填充泡沫。汽车组装完毕后,打开汽车引擎盖和后箱盖,从汽车内部向车内四个翼子板和其他汽车内饰壳之间的间隙注入泡沫填充剂,泡沫填充剂注入后变成泡沫。
[0028]当汽车收到侧面撞击是,泡沫材质松软,可以起到很好的吸收能量的效果,降低车内人员收到的伤害。当汽车落水时,泡沫增加了汽车的排水量,能阻止汽车沉入水底,保护车内人员安全,同时也保护汽车发动机进水。更进一步的,在翼子板的内表面还设有一层隔离层,隔离层位于汽车翼子板与所述泡沫之间。隔离层与翼子板通过胶粘合在一起,注入泡沫后,隔离层与泡沫完全联合在一起,这样不影响后期翼子板的拆装。如维修保养时,翼子板可能要拆下来维修,设置了隔离层,避免了泡沫填充剂将翼子板与汽车内饰壳粘到一起。在上述的一种汽车防撞防沉水结构中,所述隔离层为海绵。海绵的材质更加柔软方便拆装。另一方面,在泡沫填充时,海绵还能保持原有的形状,不会再泡沫注入起泡过程中被压扁。为后期维修时,翼子板的拆装留有安装余量。在上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汽车车体(1)的前后保险杠底部的以及设置在车体侧面底部的防沉气囊机构(2),所述防沉气囊机构(2)包括长条状的收纳盒体(3),所述收纳盒体(3)内放置有呈压缩状态的充气囊(4),所述充气囊(4)上设有定位座(5),所述定位座(5)与收纳盒体(3)的侧壁相固定,且所述收纳盒体(3)上设有供充气后膨胀的充气囊(4)弹出的弹出口,且所述弹出口的两侧轴铰接有对开设置的盖门(6),且所述盖门(6)与收纳盒体(3)之间设有对盖门(6)自动闭合的扭簧(7);汽车车体(1)上设有对充气囊(4)进行供气的供气单元(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4)上设有充气管(10),所述充气管(10)上设有单向进气阀(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溺水防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单元(8)包括设置在汽车车体(1)上的储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刚许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滨海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