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行驶监控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143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行驶监控装置及系统,其中装置包括壳体、PCB电路板、微处理控制器1、运动感应单元电路2及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所述PCB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运动感应单元电路2及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均设置在所述PCB电路板上;所述运动感应单元电路2及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均通过PCB电路板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相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车辆行驶监控系统,可对车辆自身运动状态进行监控,根据车辆自身的运动状态来判断车辆当前处于安全行驶状态或发生事故的状态,当判断为事故状态时,自动启动救援和理赔程序。赔程序。赔程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行驶监控装置及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智能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行驶状态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安全驾驶领域,对车辆行驶状况进行监控,可在发生异常甚至交通事故后及时准确的了解到异常或事故的状况,查找发生原因,一方面便于交警、保险公司等方面确认事故责任,另一方面有利于车辆制造企业掌握车辆行驶信息,促进车辆技术的改进和更新换代。目前现有技术中多采用行车记录仪对车辆行驶过程进行监控,行车记录仪可记录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影像及声音,形成视频及音频电子数据并进行保存。然后使用行车记录仪,只能采集并存储车辆前端、后端或侧部可利用摄像头拍摄到的影响记录,并不能对车辆自身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控,同时也不能根据车辆自身的运动状态来判断车辆当前处于安全行驶状态或发生事故的状态,无法在发生事故时自动发出预警或求救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行驶监控装置及系统。
[0004]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行驶监控装置,包括壳体、PCB电路板、微处理控制器1、运动感应单元电路2及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所述PCB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运动感应单元电路2及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均设置在所述PCB电路板上;所述运动感应单元电路2及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均通过PCB电路板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相电路连接。
[0005]所述运动感应单元电路2包括一六轴惯性运动传感芯片、第一感应匹配电路和第二感应匹配电路;所述六轴惯性运动传感芯片包括第一感应端口(SDO端口)、第四感应端口(第一中断信号输入端口INT1)、第五感应端口(VDDIO端口)、第六感应端口(GNDIO端口)、第七感应端口(GND端口)、第八感应端口(VDD端口)、第九感应端口(INT2端口)、第十二感应端口(CSB端口)、第十三感应端口(SCX端口)和第十四感应端口(SDX端口);所述第一感应匹配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7和第二电容C8;所述第二感应匹配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5和第二电阻R6;所述第一电容C7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感应端口(VDDIO端口)及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相连接且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感应端口(GNDIO端口)和所述第七感应端口(GND端口)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8的一端与第八感应端口(VDD端口)及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相连接且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第十四感应端口(SDX端口)相连接且另一端与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三感应端口(SCX端口)相连接且另一端与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及所述第十二感应端口(CSB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感应端口(SDO端口)接地;所述第四感应端口(第一中断信号输入端口INT1)、所述第九感应端口(INT2端口)、所述第十三感应端口(SCX端口)和所述第十四感应端口(SDX端口)分别与微处理控制器1的一GPIO端口相连接。所述六轴惯性运动传感芯片内部封装一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一三轴陀螺仪。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行驶监控装置,还包括第一微处理匹配电路,所述第一微处理匹配电路包括第三电容C1和第四电容C2;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包括第一处理引脚
(数字电源VDD端口)和第二处理引脚(接地VSS端口);所述第三电容C1和所述第四电容C2相并联且一端与所述第一处理引脚(数字电源VDD端口)及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相连接且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处理引脚(接地VSS端口)接地。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行驶监控装置,还包括复位匹配电路(4),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还设有第三处理引脚(NRST低电平复位端口),所述复位匹配电路(4)包括第三电阻R2和第五电容C6;所述第三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处理引脚(NRST端口)相连接且另一端与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相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6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处理引脚(NRST端口)相连接且另一端接地。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行驶监控装置,还包括第四电阻R1和第五电阻R4;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包括第四处理引脚和第五处理引脚;所述第四处理引脚和第五处理引脚均为GPIO端口,所述第四电阻R1一端与所述第四处理引脚相连接且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4一端与所述第五处理引脚相连接且另一端接地。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行驶监控装置,还包括第一电磁继电器、第二电磁继电器和第三电磁继电器;所述第一电磁继电器、第二电磁继电器和第三电磁继电器均分别通过GPIO端口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相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行驶监控装置,还包括设有射频天线的移动通信模块电路5,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电路5设置在所述PCB电路板上且通过所述PCB电路板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相连接。
[0006]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行驶监控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辆行驶监控装置和车辆行驶监控服务器;所述车辆行驶监控装置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车辆行驶监控服务器相实现数据传输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行驶监控系统,还包括急救终端设备和理赔终端设备,所述急救终端设备通过通信网络与所述车辆行驶监控服务器实现数据连接;所述理赔终端设备通过通信网络与所述车辆行驶监控服务器实现数据连接。
[0007]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行驶监控装置及系统,可对车辆自身运动状态进行监控,根据车辆自身的运动状态来判断车辆当前处于安全行驶状态或发生事故的状态,当判断为事故状态时,自动启动救援和理赔程序。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行驶监控系统,还可形成车辆运动大数据,以便跟踪和改进汽车性能。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行驶监控装置电路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微处理控制器电路图;
[0010]图3为运动感应单元电路图;
[0011]图4为复位匹配电路电路图;
[0012]图5为第一电磁继电器电路图;
[0013]图6为第二电磁继电器电路图;
[0014]图7为第三电磁继电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一
[0017]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行驶监控装置,包括壳体、PCB电路板、微处理控制器1、运动感应单元电路2及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所述PCB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运动感应单元电路2及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均设置在所述PCB电路板上;所述运动感应单元电路2及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均通过PCB电路板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相电路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运动感应单元电路2用于感应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并生成运动状态感应电信号发送给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对接收到所述运动状态感应电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行驶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PCB电路板、微处理控制器(1)、运动感应单元电路(2)及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所述PCB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运动感应单元电路(2)及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均设置在所述PCB电路板上;所述运动感应单元电路(2)及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均通过PCB电路板与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相电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行驶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感应单元电路(2)包括一六轴惯性运动传感芯片、第一感应匹配电路和第二感应匹配电路;所述六轴惯性运动传感芯片包括第一感应端口、第四感应端口、第五感应端口、第六感应端口、第七感应端口、第八感应端口、第九感应端口、第十二感应端口、第十三感应端口和第十四感应端口;所述第一感应匹配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7)和第二电容(C8);所述第二感应匹配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5)和第二电阻(R6);所述第一电容(C7)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感应端口及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相连接且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感应端口和所述第七感应端口均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8)的一端与第八感应端口及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相连接且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第十四感应端口相连接且另一端与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第十三感应端口相连接且另一端与电源管理单元电路(3)及所述第十二感应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感应端口接地;所述第四感应端口、所述第九感应端口、所述第十三感应端口和所述第十四感应端口分别与微处理控制器(1)的一GPIO端口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行驶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轴惯性运动传感芯片内部封装一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一三轴陀螺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行驶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微处理匹配电路,所述第一微处理匹配电路包括第三电容(C1)和第四电容(C2);所述微处理控制器(1)包括第一处理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风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轩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