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及其回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139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44
一种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及其回流组件,所述内循环式滚珠螺杆的回流组件适用于安装在螺帽,所述螺帽具有内管面、外管面,及由所述外管面贯穿至所述内管面且空间连通于外界的至少一个管孔。所述管孔具有多个接合部。所述内循环式滚珠螺杆的回流组件包含至少一个回流盖。所述回流盖设置于所述管孔,所述回流盖具有朝向外界的第一表面、相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外周面。所述回流盖包括多个由所述第一表面朝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且分别接合于所述接合部的卡合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小型化及能提升组装速度的优点。型化及能提升组装速度的优点。型化及能提升组装速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及其回流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杆传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及其回流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参阅图1与图2,日本专利特开第2016

142378号案所公开的滚珠螺杆回流组件,包括一个螺母11及一个安装在所述螺母11的桥接件12,所述螺母11具有一个开孔111,所述开孔111的孔面形成有两个间隔相对的凹部112。所述桥接件12安装于所述开孔111且具有两个分别对应所述凹部112的舌片121,所述舌片121以弹性变形的状态卡止于所述凹部112,使所述桥接件12固定在所述螺母11。
[0003]由于所述舌片121形成在所述桥接件12的左右两侧面,会增加所述桥接件12的宽度,且为了维持滚珠螺杆的有效运转,需同时增加所述螺母11的长度,如此一来便不适合应用在元件要求轻量化的特定领域(例如车用产品)。
[0004]参阅图3,日本专利特许第6237112号案所公开的滚珠螺杆回流组件,在一个桥接件22的左右两侧面形成两弹性爪221,并利用所述弹性爪221扣接于一个螺母21,同样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其特征在于:包含:螺杆,具有螺纹部;螺帽,套设于所述螺杆,所述螺帽具有内管面、在径向方向上相反于所述内管面的外管面、形成在所述内管面的螺纹沟,及由所述外管面贯穿至所述内管面且连通于外界与所述螺纹沟的至少一个管孔,所述螺纹沟与所述螺纹部共同配合出滚动通道,所述管孔具有多个接合部;多个滚动件,能滚动地设置在所述滚动通道;及至少一个回流盖,所述回流盖的数量配合所述管孔的数量且沿所述径向方向安装于所述管孔,所述回流盖具有朝向外界的第一表面、相反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朝向所述螺纹部的第二表面,及围绕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外周面,所述回流盖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且用来对接于所述螺纹沟且供所述滚动件通过的循环沟,及多个由所述第一表面朝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且分别接合于所述接合部的卡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孔还具有多个位于所述外管面与所述内管面间的抵靠部,所述接合部较所述抵靠部更远离所述内管面,所述回流盖还具有多个分别抵靠于所述抵靠部的承靠部,每一个所述卡合部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连接端,及较所述连接端更远离所述第一表面且接合于各自的接合部的卡合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的管孔包括两个所述抵靠部及两个所述接合部,所述回流盖包括两个所述承靠部及两个所述卡合部,所述回流盖的外周面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面部,及两个相对设置且连接于所述端面部的侧面部,所述循环沟由其中一个所述端面部朝另一个所述端面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卡合部的外表面分别延伸至所述侧面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循环式滚珠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盖的侧面部与所述管孔为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宏留伟伦叶旻泓
申请(专利权)人: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