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机式感应加热装置,包括一循环传送带,用作连续运送需加热的物件通过一加热线圈组,通过电磁感应作用来加热所述物件。用一种抗氧化液对所述传送带金属部分的表面进行处理,从而保护该金属部分不发生氧化和锈蚀,显著延长传送带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诸如感应炉之类的传送机式感应加热装置,在这个感应炉中需加热的材料或物件由传送机连续地运送使它们通过一感应线圈,从而在电磁感应作用下被加热。图3是一示出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报1983年第38586(JP-A-57-38586)所公开的普通传送机式感应加热装置的侧视图。参阅图3,装置包括一循环传送带2,用于连续运送一些要在电磁感应作用下被加热的诸如钢坯的物件1;一加热线圈组3例如一感应炉,用于在物件1通过线圈组3时,在电磁感应作用下对其进行加热;一配置在线圈组3出口侧的转轮4和一配置在入口侧用于支承传送带2的转轮5;一直接与转轮4相连接的链轮6;一驱动传送带2的电动机7;一直接与驱动马达7的输出轴相连接的链轮8和一与链轮6和8相啮合的滚子链9,将它们可工作地连接起来。在上述传送机式感应加热装置的运行中,驱动马达7的输出扭矩通过链轮8和滚子链9传送到链轮6上,从而使转轮4转动。其结果是,使由转轮4和5支承的循环传送带2依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于是,将置放于传送带2上的物件1运送通过加热线圈组3,从而在电磁感应作用下加热至一预定温度。然后,将物件1送出至下一工序。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传送带2有一由奥氏体系列的非磁性不锈钢组成,且不易受电磁感应的金属部分。但是,在将物件1运送通过加热线圈组3并从室温加热至大约1250℃时,传送带2的金属部分在第一次从那通过后,主要是由于来自物件1的热传导和热辐射而在线圈组3出口处被加热至大约650℃。通过周围空气的自然冷却,循环传送带2的被加热的金属部分在到达线圈组3的进口处时,其湿度降至大约500℃。然而,在第二次经过加热线圈组3时,由于受到来自被线圈组3加热的物件的热传递影响,传送带2的金属部分被再次加热至大约850℃。就这样,经过上述重复地加热和自然冷却,循环传送带2的金属部分会达到一饱和状态,即,在加热线圈组3的入口处,温度约为800℃,而在加热线圈组3的出口处,温度约为1100℃,这显然超过了不锈钢会发生氧化的温度。因此,传送带2的金属部分逐渐氧化,导致金属部分最终因氧化而锈蚀。图4图示了在线图组3的入口和出口处测得的传送带金属部分的温度变化。因此,在此之前已知的传送机式感应加热装置存在一严重的问题,即循环传送带2的金属部分不仅在电磁感应作用下和承放的物件1一起加热,而且在将物件1运送过加热线圈组3时还受到来自物件1的热传导,从而达到一高的温度,在该温度下,通过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产生氧化,导致因氧作用带来的锈蚀而大大缩知传送带2的使用寿命。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送机式感应加热装置,可以通过防止或抑制循环传送带的金属部分因氧化而引起的锈蚀来缓解上述问题并延长传送带的使用寿命。鉴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其它的随着下文的描述会变得明显的目的,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案提供了一种传送机式感应加热装置,它包括一循环传送带,用来连续运送要加热的物件;一加热线圈装置,用来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将传送带上运送的物件加热到一预定温度;和一氧化抑制装置,用来通过用一种抗氧化溶液处理传送带金属部分的表面来抑制表面氧化。由于在感应加热装置中安装抑制氧化装置对传送带表面实施抗氧化表面处理,可保护传送带金属部分的表面不发生氧化,从而延长了传送带的使用寿命。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方案,提供了一种传送机式感应加热装置,它包括一连续运送需加热物件的循环传送带;一加热线圈装置,用来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将传送带上运送的物件加热至一预定温度;和一冷却装置,将传送带的金属部分冷却至低于金属部分会发生氧化的温度。上述冷却装置将传送带的被加热了的金属部分冷却至低于金属部分氧化的温度,从而保护传送带不产生因氧化引起的锈蚀,并因此显著延长了传送带的使用寿命。能过阅读下文对仅仅以举例方式所提出的几个最佳实施例连同附图的描述,会更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随之而来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一侧视图,表示一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诸如一感应炉之类的传送机式感应加热装置;图2用图表表示了在一感应线圈组的进口和出口处测得的该装置的传送带金属部分的温度变化;图3是一侧视图,表示一以前所知的传送机式感应加热装置;图4是一与图2相类似的图,图示了图3所示装置中循环传送带金属部分的温度变化。现参阅附图,结合最佳或示范的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图1是一侧视图,它表示一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诸如一感应炉的传送机式感应加热装置。图中,标号1至9表示与图3中和前述的以相同标号所表示的相同或相当的部件。因此,就不需要对它们进行重复的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储有作为抗氧化液的一种石墨水溶液的储液箱11,通过泵12将溶液供到一散布器12而喷洒或散布到传送带2的表面上。储液箱11、泵12、散布器13和抗氧化液共同构成按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方案的装置中的氧化抑制装置。对于上述这种传送机式感应加热装置的结构,驱动马达7的输出扭矩通过链轮8和滚子链9传送到链轮6使外侧转轮4旋转,从而使支承于转轮4和5之间的循环传送带2依箭头所示方向运动。于是,放置在传送带2上的需加热物件1通过加热线圈组3在电磁感应作用下被加热。这时,循环传送带2的金属部分象上文所述那样同样地被加热。根据本实施例所体现的专利技术创意,通过泵12将上述石墨水溶液抽入散布器13并由散布器13喷洒到循环传送带2金属部分的表面上,从而使石墨沉积在传送带2金属部分的表面上。这样,就防止加热到一高温的传送带的金属部分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而形成氧化皮。从而保护循环传送带2的金属部分不发生因氧化引起的锈蚀。循环带2的金属部分通常由奥氏体系列非磁性不锈钢组成并不易受电磁感应。然而已经确定,当物件1逐渐加热到比如1250℃左右时循环传送带2金属部分的温度在物件1的热传导和热辐射下有可能达到1000℃左右。然而,当石墨水液液根据本实施例中所体现的专利技术,作为抗氧化液散布或喷洒列循环传送带2的金属部分表面上时,尽管一部分暴露于空气中的石墨作为与氧气反应的产物而消散成二氧化碳气体,但一层石墨仍附在循环传送带2的金属部分上,从而保护循环传送带2的金属部分不发生氧化。通过在循环传送带2每转一周喷洒一次石墨溶液,可以确实防止循环传送带2的金属部分氧化和由此引起的锈蚀。实施例2可以采用正磷酸铝或硅酸钠(Na2O·nSiO2·mH2O)的水溶液来代替使用石墨水溶液作为抗氧化液,并通过一滴流装置使之沉积在循环传送带2金属部分的表面上从而形成一正磷酸铝或硅酸钠膜,而达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情况大致相同的效果。由于所形成的抗氧化膜薄,因此,最好是在循环传送带2每转过一周就滴一次水溶液。尽管上文已描述了形成抗氧化膜或层的方法是依靠散布或滴流,但容易理解,通过按情况所需考虑抗氧化液的性能,可采用其它诸如涂覆、浸渍或喷雾的方法。实施例3根据本实施例所体现的专利技术创意,提出用水作冷却剂,冷却剂储于储液箱11中并通过泵12供至散布器13而喷洒或散布在传送带2的金属表面上,以便将传送带2的金属部分冷却至一低于氧化的温度。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案的装置中,储液箱11、泵12、散布器13和冷却水构成冷却装置。如前所述,当物件1从室温加热到大约1250℃时,循环传送带2的金属部分主要地是由于来自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送机式感应加热装置,它包括:一用于连续运送需加热物件的循环传送带;加热线圈装置,用于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将所述传送带上运送的所述物件加热至一预定温度;氧化抑制装置,用于通过用抗氧化液处理所述传送带金属部分的表面来抑制表面的氧化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塚田光政,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