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村镇雨污水管网系统及截流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0429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29
本申请针对村镇污染源分散,老城区管网以雨污合流为主,道路狭窄处管道建设施工难度大,投资高等问题导致无法实施雨污分流的部分管网,提供一种村镇雨污水管网系统优化方法。本申请通过在现状合流管网与河道之间设置截流井及水生蔬菜型人工湿地,实现不同水量状态的分流处理:针对无法实施雨污分流的部分管网,通过截流井将旱天污水直接重力流进入污水管网;当污水量较大时,通过液位计自动触发通过潜污泵打入污水管网内;在雨天初雨阶段水质较差时,通过潜污泵将污水送到人工湿地进行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河流;在雨天中后期将水质较好的雨水直接排入河流。本申请能够使村镇污水收集处理由粗放式经营管理向规范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转变。精细化管理转变。精细化管理转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村镇雨污水管网系统及截流井


[0001]本申请涉及给排水和环保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村镇雨污水管网系统及截流井。

技术介绍

[0002]受地理位置、建设成本等因素制约,在村镇普遍存在污水收集处理盲区、管理盲区等问题。
[0003]村镇生活污水分布较分散,主要为粗放型排放,村镇污水的收集与处理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考虑到未直接处理的村镇污水会对生活饮用水造成威胁,同时也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因此,处理村镇污水达标排放变得十分重要。
[0004]村镇污水收集管网施工难度大。随着村镇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镇的道路及房屋密集区域非农用地的土地基本已经硬化,并且,村镇的房屋基本都是村民自建,建筑物的地基建设不规范,缺乏专业的规划,房屋间距随意性较大,多数房屋间距十分狭窄,给管网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对城镇现有污水管网的大规模改造施工容易引起村镇房屋的地基问题。此外,大部分管网施工还涉及道路破路问题,严重影响农户出行。这些施工所造成的不便也直接影响了农户在村镇污水管网建设过程中的配合度,给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带来不利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村镇雨污水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截流井(1),其连接在已有的现状合流管网中,设置在靠近于河道的位置,所述截流井连接有分别连通至污水厂、河道以及人工湿地的3个出水口;人工湿地,其设置在截流井与河道之间,所述人工湿地的布水管连接截流井(1)的第一分支的出水口(B),在初雨阶段接收雨水和合流制污水,经人工湿地处理后直接排入河道;所述截流井(1)在旱天或合流管网污水量达到预设阈值时,直接将污水输出至连通污水厂的污水管网中;所述截流井(1)在降雨中后期直接将井内上层进水通过第三出水口(D)直接排入河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村镇雨污水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井(1),其进水端连接现状合流管(2),接收合流制污水;其出水端包括:设置在截流井底部的污水管(5),其与污水管网连通,供污水自流进入污水管(5)排至污水厂;连通至截流井底部的分支出水管(9),其两个分支分别连接污水管网和人工湿地的布水管,在旱天合流管网污水量大而无法重力流排出时,将截流井底部污水泵入污水管网;在初雨阶段将截流井底部污水泵入人工湿地;而雨水出水管(10),其连接截流井侧壁中部,在降雨中后期直接将井内上层入水排入河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村镇雨污水管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出水管(9)的底部还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昌艮孔宇孙巍陈曼刘京聂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