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996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处于第二外壳的外侧,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所述第一齿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承接板。当电梯到达指定楼层进行停靠时,通过电梯门的打开使得第一电机运作,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该结构的设置,有效避免了电梯停靠时发生意外移动的现象,可以达到对电梯进行保护的效果,同时,电梯停靠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通过弹簧对电梯进行缓冲,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装置成本,也利于该装置的广泛推广。也利于该装置的广泛推广。也利于该装置的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设备
,具体为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梯使用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发生的电梯事故也越来越多,而电梯主要事故发生在停层区域,由于使用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轿厢意外移动,这样使得电梯的安全性较低,使用非常不便。
[0003]根据专利号为CN208898318U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该方案中解决了电梯缓冲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4]然而该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在防止电梯意外移动时,通过把定位杆固定在井道定位板中,起到限位作用,但由于电梯制动时冲击力很大,通过定位杆进行定位,易对定位杆造成损坏,从而不能够长时间防止电梯进行意外移动,同时,也无法当电梯失控无法对电梯进行紧急制动,增大了电梯的危险性也会加大相应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具备防止电梯发生意外移动和对电梯进行紧急制动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处于第二外壳的外侧,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所述第一齿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承接板,所述第二齿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承接板,所述第二承接板与第三承接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承接板,所述第一承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卡块,多组所述卡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卡槽。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有第四齿板和第三齿板,所述第四齿板和第三齿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制动块,所述制动块与第二外壳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两侧开设有多组滑槽,且多组滑槽与卡块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曳引绳,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与曳引绳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缓冲块,多组所述缓冲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底垫,所述底垫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弹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连接杆,多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表面与第二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当电梯到达指定楼层进行停靠时,通过电梯门的打开使得第一电机运作,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使得第一齿轮外表面啮合的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带动第一承接板和卡块进行移动,将卡块卡接到卡槽处,通过第二外壳上表面固定连接的和挤压板,挤压板对弹簧进行挤压,该结构的设置,有效避免了电梯停靠时发生意外移动的现象,可以达到对电梯进行保护的效果,同时,电梯停靠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通过弹簧对电梯进行缓冲,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装置成本,也利于该装置的广泛推广。
[0014]2、该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当电梯失控无法正常停靠时,通过第二外壳内部安装的第二电机运作,带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齿轮进行转动,使得与第二齿轮外表面啮合的第四齿板和第三齿板进行水平移动,带动第四齿板和第三齿板外侧固定连接的制动块进行水平移动,使得制动块插入电梯井内壁,该结构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电梯发生意外移动失控的问题,可以达到对失控的电梯进行紧急制动的效果,同时,也保护了电梯内部人员的安全,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增大了电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正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仰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后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限位板;2、卡槽;3、曳引绳;4、卡块;5、第一承接板;6、缓冲块;7、第一齿板;8、第一齿轮;9、第二齿板;10、第一外壳;11、第二外壳;12、制动块;13、第三齿板;14、第一电机;15、第二电机;16、第一连接杆;17、第二齿轮;18、第四齿板;19、第二连接杆;20、第二承接板;21、第三承接板;22、挤压板;23、弹簧;24、底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包括第二外壳11,第二外壳11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第一齿轮8处于第二外壳11的外侧,第一齿轮8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一齿板7和第二齿板9,第一齿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承接板21,第二齿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承接板20,第二承接板20与第三承接板21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承接板5,第一承接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卡块4,多组卡块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限位板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2吗,通过将卡块4卡接在卡槽2中,使得电梯在停靠时保持稳定,防止电梯发生意外移动。
[0023]其中;第二外壳11的内部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6,第一连接杆16一端转
动连接有第二电机15,第一连接杆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7,第二齿轮17的外表面啮合有第四齿板18和第三齿板13,第四齿板18和第三齿板13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制动块12,制动块12与第二外壳11滑动连接,当电梯发生意外移动失控时,通过制动块12与电梯井壁进行摩擦,使得电梯进行紧急制动。
[0024]其中;第二外壳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10,第一外壳10的两侧开设有多组滑槽,且多组滑槽与卡块4滑动连接,使得卡块4能够顺利的与卡槽2进行卡接。
[0025]其中;第二外壳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曳引绳3,第一外壳10的内部与曳引绳3活动连接,曳引绳3使得电梯进行垂直移动。
[0026]其中;第一外壳1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缓冲块6,多组缓冲块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底垫24,底垫2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23,多组弹簧23当电梯停靠时起到缓冲作用。
[0027]其中;弹簧23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挤压板22,弹簧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连接杆19,多组第二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外壳(11),所述第二外壳(11)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处于第二外壳(11)的外侧,所述第一齿轮(8)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一齿板(7)和第二齿板(9),所述第一齿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承接板(21),所述第二齿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承接板(20),所述第二承接板(20)与第三承接板(21)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承接板(5),所述第一承接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卡块(4),多组所述卡块(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所述限位板(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11)的内部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6),所述第一连接杆(16)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一连接杆(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7),所述第二齿轮(17)的外表面啮合有第四齿板(18)和第三齿板(13),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礼酬邓朝平蔡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佳登曼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