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整轿厢平衡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04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轿厢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调整轿厢平衡器具,包括:厢体和导轨,所述厢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环。该种调整轿厢平衡器具,在限位杆的作用下,两组第一支撑柱处于联动状态形成左右的平衡调整,整个操作的过程中有效的解决了由于电梯内部乘坐的人员的站立位置与体重存在差异性导致电梯产生抖动引起内部的货物倾斜或乘坐的人员站立不稳的问题,该装置可以使电梯轿厢可以平稳的上升下降,保证了升降的平衡性,避免货物在厢体内滑动而对厢体造成碰撞,还避免了厢体受到撞击损坏以及造成厢体倾斜,避免了电梯事故的发生,增强安全性能。增强安全性能。增强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整轿厢平衡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轿厢
,具体为一种调整轿厢平衡器具。

技术介绍

[0002]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及物资的一种箱型空间,属于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设备,可以将乘客或货物安全、快速、有效地运送到不同的楼层,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0003]根据专利号为CN215592283U的一种轿厢平衡的补偿装置结构,该方案中解决了轿厢偏载导致浪费电能、导向装置磨损及影响电梯运行效果等不利工况,节约成本。
[0004]然而该轿厢的补偿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电梯内部乘坐的人员的站立位置与体重存在差异性,导致电梯产生轻微抖动的现象,在抖动的环境下,电梯内部的货物倾斜或乘坐的人员站立不稳,同时,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轿厢的平衡器具出现断裂时,由于电梯重力太大,在重力的作用下电梯的急速下坠会导致电梯内部人员产生伤亡,存在安全隐患。
[0005]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调整轿厢平衡器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整轿厢平衡器具,具备能够自动调整轿厢平衡和在轿厢失控时自动抱死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整轿厢平衡器具,包括:厢体和导轨,所述厢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环,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和限位杆的内部均开设有槽,且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固定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撑杆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
[0008]优选的,所述厢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内壁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夹,所述导轨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梯形块,所述导轨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夹的内部开设有空槽,且空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曳引绳,所述第二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板。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环。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开设有圆槽,且圆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
[0013]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种调整轿厢平衡器具,通过支撑板受到厢体下降的压力,使得装置下降,当厢体发生倾斜时,作用在支撑板上的力就会不均匀,使得支撑板底部的第一支撑柱倾斜,进而使得第一弹簧被压缩,第二弹簧被拉伸,在弹力的作用下,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就会给第一支撑柱回弹的力,使得第一支撑柱回到垂直稳定的状态,同时在限位杆的作用下,两组第一支撑柱处于联动状态形成左右的平衡调整,整个操作的过程中有效的解决了由于电梯内部乘坐的人员的站立位置与体重存在差异性导致电梯产生抖动引起内部的货物倾斜或乘坐的人员站立不稳的问题,该装置可以使电梯轿厢可以平稳的上升下降,保证了升降的平衡性,避免货物在厢体内滑动而对厢体造成碰撞,还避免了厢体受到撞击损坏以及造成厢体倾斜,避免了电梯事故的发生,增强安全性能。
[0015]2、该种调整轿厢平衡器具,在转动夹上的曳引绳断裂导致轿厢失速下坠时,在失速力的作用下厢体上方的第三铰接座上的转动杆向外侧转动,使得转动杆上的转动夹转动到靠近导轨一侧,最终跟导轨上安装的梯形块进行接触,利用梯形块对下坠的厢体进行卡死缓冲,进而使厢体停止下落,该种结构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轿厢的平衡器具出现断裂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电梯的急速下坠会导致电梯内部人员产生伤亡的问题,可以有效的对失速下降状态下电梯内部人员进行保护,有效的增加了电梯的安全性,减轻了对人员以及货物的损害,提高了整体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厢体;2、支撑板;3、第一支撑柱;4、第一套环;5、固定块;6、第二套环;7、限位杆;8、第一固定杆;9、第一铰接座;10、第三固定杆;11、支撑杆;12、第二固定杆;13、第二铰接座;14、第二支撑柱;15、滑动板;16、导轨;17、滑槽;18、第三铰接座;19、转动杆;20、转动夹;21、第一滑块;22、第二滑块;23、第一弹簧;24、第二弹簧;25、梯形块;26、曳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一种调整轿厢平衡器具,包括:厢体1和导轨16,厢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7,限位杆7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环6,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3,第一支撑柱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8,第一固定杆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9,第一铰接座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1,支撑
杆11和限位杆7的内部均开设有槽,且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固定杆10,支撑杆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3,支撑杆1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24,通过厢体1对支撑板2产生压力,当厢体1左右晃动不平衡时,支撑板2受到的压力不均匀,使得第一支撑柱3左右倾斜,第一弹簧23被压缩或拉伸,第二弹簧24被压缩或拉伸,使得第一支撑柱3回弹,回到初始稳定的状态,同时在限位杆7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支撑柱3不会左右晃动,达到稳定的效果,限位杆7上的第二套环6使得限位杆7稳定住。
[0023]其中;厢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铰接座18,第三铰接座18内壁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9,转动杆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夹20,导轨16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梯形块25,导轨16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7,滑槽1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1和第二滑块22,第一滑块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10,通过转动第三铰接座18上的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整轿厢平衡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厢体(1)和导轨(16),所述厢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环(6),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3),所述第一支撑柱(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8),所述第一固定杆(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9),所述第一铰接座(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和限位杆(7)的内部均开设有槽,且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固定杆(10),所述支撑杆(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3),所述支撑杆(1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整轿厢平衡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铰接座(18),所述第三铰接座(18)内壁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夹(20),所述导轨(16)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梯形块(25),所述导轨(16)的表面开设有滑槽(17),所述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礼酬邓朝平蔡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佳登曼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