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控制装置及控制电路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933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继电器、控制装置和控制电路模块。继电器包括线圈和电容器。线圈用于与外部的控制电路电连接,电容器与线圈连接,在线圈用于与外部的控制电路电连接的状态下,电容器与线圈不串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继电器能够明显地削减和屏蔽从负载电路传导至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的干扰信号,确保继电器的正常工作。的正常工作。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继电器、控制装置及控制电路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控制装置及控制电路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是一种控制负载电路的开关。在相关技术中,当高压负载端输入不同频率的信号时,信号会沿着继电器的导磁件以及空气介质耦合传导至继电器的低压线圈端,对线圈端产生电磁干扰。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负载电路中输入的信号频率(如电流频率)也在不断增大,当高压负载端输入的不同频率的信号沿着继电器导磁件和空气介质耦合传导至线圈端的信号过强,可能会影响到线圈回路中其他控制元器件的工作,造成误动作和信号干扰等,加大了对线圈端的干扰。
[0003]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继电器、控制装置和控制电路模块,能够削减和屏蔽从负载端输入并传导至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的干扰信号,确保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继电器,包括线圈和电容器。其中,线圈用于与外部的控制电路电连接;电容器与所述线圈连接,在所述线圈用于与所述外部的控制电路电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电容器与所述线圈不串联。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容器的一端与所述线圈连接,另一端接地。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容器与所述线圈并联连接。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线圈架,所述线圈缠绕于所述线圈架上;第一连接件,具有导电性,设于所述线圈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外部的控制电路的电源的一极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电容器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具有导电性,设于所述线圈架,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线圈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外部的控制电路的所述电源的另一极连接,以使所述线圈在与所述外部的控制电路电连接时形成回路。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第三连接件,具有导电性,设于所述线圈架,所述第三连接件具有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与所述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端用于与所述外部的控制电路的所述电源的另一极连接。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线圈架包括绕线部、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和所述第二凸缘部位于所述绕线部的两侧并向外凸出;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引出脚和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引出脚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一凸缘部,所述第一引出脚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从所述第一凸缘部
的底部伸出,所述导电柱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并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侧面伸出;所述第一引出脚伸出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部分为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第一端,所述导电柱伸出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部分为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第二端。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件呈U形,具有依序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至少所述第二连接部嵌设于所述线圈架的所述第一凸缘部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均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并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侧面伸出;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出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部分为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三连接部伸出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部分为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第四端。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凸缘部的对应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边缘处设有凹槽,所述第三连接部自所述凹槽中伸出;所述第三连接部具有韧性,当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线圈的一端后,所述第三连接部被配置为能够被折弯至沿所述垂直方向延伸。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同侧,且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导电柱在第二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继电器还包括:轭铁座,所述线圈架置于所述轭铁座上;引出件,其一端与所述轭铁座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容器的另一端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轭铁座至少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底壁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线圈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并置于所述底壁上;所述引出件的一端与靠近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第一侧壁连接。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引出件具有依序连接的第一引出部、第二引出部和第三引出部,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三引出部位于所述第二引出部的相对的两侧;所述轭铁座的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引出部固定设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第三引出部与所述电容器连接。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容器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具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第二端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并伸出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第三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中并伸出所述电路板,所述引出件的所述第三引出部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中并伸出所述电路板。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容器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001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和继电器。继电器包括线圈和电容器;其中,所述线圈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中,所述电容器与所述线圈连接,且所述电容器与所述线圈在所述控制电路中不串联。
[002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电路模块,用于控制电子器件,所述控制电路模块包括控制电路和电容器。控制电路用于与所述电子器件电连接;电容器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在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子器件电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电容器与所述电子器件不串联。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器件为继电器,所述控制电路用于与所
述继电器的线圈电连接。
[002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
[0023]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当继电器工作时,线圈电连接于外部的控制电路中,电容器与线圈连接,且电容器与线圈不串联,即电容器也电连接于控制电路中,从而能够明显地削减和屏蔽从负载端输入并传导至线圈的不同频率的干扰信号,确保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24]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0025]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示出的继电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电路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示出的继电器(省略外壳)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3为图2中C处的放大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一些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用于与外部的控制电路电连接;电容器,与所述线圈连接,在所述线圈用于与所述外部的控制电路电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电容器与所述线圈不串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的一端与所述线圈连接,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与所述线圈并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圈架,所述线圈缠绕于所述线圈架上;第一连接件,具有导电性,设于所述线圈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外部的控制电路的电源的一极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电容器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件,具有导电性,设于所述线圈架,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线圈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线圈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外部的控制电路的所述电源的另一极连接,以使所述线圈在与所述外部的控制电路电连接时形成回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接件,具有导电性,设于所述线圈架,所述第三连接件具有第五端和第六端,所述第五端与所述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端用于与所述外部的控制电路的所述电源的另一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包括绕线部、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和所述第二凸缘部位于所述绕线部的两侧并向外凸出;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引出脚和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引出脚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一凸缘部,所述第一引出脚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底部伸出,所述导电柱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并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侧面伸出;所述第一引出脚伸出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部分为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第一端,所述导电柱伸出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部分为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第二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呈U形,具有依序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至少所述第二连接部嵌设于所述线圈架的所述第一凸缘部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均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并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侧面伸出;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出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部分为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第三端,所述第三连接部伸出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部分为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第四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尧生陈金品代文广陈松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