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93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1
本申请公开一种继电器,包括推动杆组件、动簧组件和弹性组件。动簧组件包括动簧片,弹性组件连接于动簧组件和推动杆组件,弹性组件用于向动簧片提供触点压力;在超行程过程中,推动杆组件挤压弹性组件,且相对于动簧片的位置具有超行程初始位置、超行程结束位置以及位于超行程初始位置和超行程结束位置之间的过渡位置;推动杆组件由超行程初始位置向过渡位置移动过程中,弹性组件具有第一劲度系数;推动杆组件由过渡位置向超行程结束位置移动过程中,弹性组件具有第二劲度系数,第一劲度系数小于第二劲度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控制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继电器


技术介绍

1、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继电器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因此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2、高压直流继电器是继电器中的一种,现有技术中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一对静触点引出端、动组件、线圈单元和磁路部分。动组件包括动簧片、推动杆组件和弹性组件,动簧片通过弹性组件安装在推动杆组件上。磁路部分包括静铁芯和动铁芯,静铁芯固定设置在继电器中,动铁芯与推动杆组件连接。当线圈单元通电时,静铁芯能够产生磁吸力并吸引动铁芯运动,从而带动推动杆组件连同动簧片一同运动,以实现触点闭合。

3、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动、静触点间电连接良好,通常采用增大触点压力的方式,即提高弹性组件的弹性力。若弹性组件的弹性力提高,那么就需要增大线圈单元的功耗,这与当前追求线圈单元的小体积、低功耗的趋势相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为片簧,所述片簧连接于所述动簧组件和所述推动杆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对静触点引出端,所述动簧片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用于分别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一方向为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布置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簧臂的一端与所述基片之间还设有凸出方向背向所述动簧片的凸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簧臂自所述凸起部向靠近所述动簧片的方向弯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为片簧,所述片簧连接于所述动簧组件和所述推动杆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还包括一对静触点引出端,所述动簧片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用于分别与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接触或分离;所述第一方向为一对所述静触点引出端的布置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簧臂的一端与所述基片之间还设有凸出方向背向所述动簧片的凸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簧臂自所述凸起部向靠近所述动簧片的方向弯折,且位于所述基片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侧的所述簧臂沿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簧臂的另一端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动簧片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由所述片簧弯折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包括多个所述动簧组件,每个所述动簧组件包括一个所述动簧片,多个所述动簧片沿第三方向并排布置;其中,所述动簧片的运动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文广傅大鹏吴意文苏礼季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