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轧钢线的保温罩防碰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9224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1
一种适用于轧钢线的保温罩防碰撞装置,包括侧导向机构、保温罩件、感应机构、CPU和升降机构;所述侧导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轧钢线的两侧;所述保温罩件设置在两侧的侧导向机构上;所述感应机构设置在保温罩件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侧导向机构上,且其与保温罩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避免了保温罩直接受到翘头板坯的撞击,提高了保温罩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轧钢线的保温罩防碰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罩防碰撞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防止保温罩被异常翘起的板坯撞毁的装置,属于轧钢生产线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热轧生产中,存在着板坯尾部段温降大且温度不均匀的问题,这会导致板坯出现甩尾现象导致尾段成为废品,板坯的温度也直接影响了轧机组的负荷强度,板坯的温度如果较低,则会极大增加轧机组电机的负荷,故需要在轧机线上设置保温罩;但是,在轧制的过程中,由于温差和辊速差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板坯出现翘头的现象,板坯的翘头会剐蹭撞击保护罩,这会对保护罩带来极大的损害,严重影响了保护罩的使用寿命;故需要一种保温罩防碰撞装置,要求它对保护罩进行保护,避免其受到翘头板坯的直接撞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轧钢线的保温罩防碰撞装置,它能够有效地防止翘头板坯对保温罩直接撞击。
[0004]本技术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0005]一种适用于轧钢线的保温罩防碰撞装置,包括侧导向机构、保温罩件、感应机构、CPU和升降机构;所述侧导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轧钢线的两侧;所述保温罩件设置在两侧的侧导向机构上;所述感应机构设置在保温罩件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侧导向机构上,且其与保温罩件连接。
[0006]上述适用于轧钢线的保温罩防碰撞装置,所述侧导向机构包括水平支架、垂直支架、侧挡板、滚轮和U型卡条;所述侧挡板位于轧钢线的一侧,且侧挡板的外壁与水平支架连接,水平支架通过垂直支架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侧挡板上设置有多个水平方孔,且滚轮轴接设置在侧挡板的水平方孔内,滚轮的轴心线为垂直向线;所述U型卡条设置在侧挡板的上端面,且其开口方向垂直朝上。
[0007]上述适用于轧钢线的保温罩防碰撞装置,所述保温罩件形状为U型,且其开口方向垂直朝下,保温罩件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侧U型卡条上方的开口内;所述保温罩件由多层组合而成,其由外向内依次为钢板、槽钢、保温棉、不锈钢丝网和耐侯钢板,钢板和耐侯钢板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0008]上述适用于轧钢线的保温罩防碰撞装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板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壳体设置在水平支架的上端面;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保温罩件的钢板外壁上;所述液压缸活塞杆的端部与连接板连接;所述液压缸的信号输入端与CPU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0009]上述适用于轧钢线的保温罩防碰撞装置,所述感应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保温罩件的两端;所述感应机构包括连接块、第一红外检测仪和第二红外检测仪;所述连接块设置在保温罩件的端部;所述第一红外检测仪设置在连接块远离保温罩件的端面上,第二红外检测仪设置在连接块的下端面;所述第一红外检测仪和第二红外检测仪的信
号输出端与CPU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0]本技术通过升降机构和侧导向机构的配合,使得保温罩件能够在板坯翘头的情况下进行抬升,通过抬升高度来避开板坯翘头的撞击,有效地避免了板坯翘头直接撞击保温罩件,提高了保温罩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水平支架,2.垂直支架,3.侧挡板,4.滚轮,5.U型卡条,6.保温罩件,7.连接板,8.液压缸,9.感应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看图1,本技术包括侧导向机构、保温罩件6、感应机构9、CPU和升降机构;侧导向机构能够对保温罩件6提供垂直导向的作用,确保保温罩件6垂直起降的过程中能够不偏移;所述侧导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轧钢线的两侧;两个侧导向机构配合对保温罩件6进行垂直导向;所述保温罩件6设置在两侧的侧导向机构上;所述感应机构9设置在保温罩件6上;感应机构9用于感应板坯是否翘头以及板坯是否离开了保温罩件6的下方;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侧导向机构上,且其与保温罩件6连接;升降机构能够带动保温罩件6垂直起降,从而使得其避开翘头板坯的撞击。
[0014]所述侧导向机构包括水平支架1、垂直支架2、侧挡板3、滚轮4和U型卡条5;所述侧挡板3位于轧钢线的一侧,且侧挡板3的外壁与水平支架1连接,水平支架1通过垂直支架2设置在地面上;侧挡板3通过垂直支架2和水平支架1的配合,使得侧挡板3能够位于轧钢线的一侧;所述侧挡板3上设置有多个水平方孔,且滚轮4轴接设置在侧挡板3的水平方孔内,滚轮4的轴心线为垂直向线;滚轮4的作用在于,当板坯侧向撞击侧挡板3的时候,滚轮4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和缓冲作用;所述U型卡条5设置在侧挡板3的上端面,且其开口方向垂直朝上。
[0015]所述保温罩件6形状为U型,且其开口方向垂直朝下,保温罩件6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侧U型卡条5上方的开口内;两侧的U型卡条5为保温罩件6的起降起到了导向作用;所述保温罩件6由多层组合而成,其由外向内依次为钢板、槽钢、保温棉、不锈钢丝网和耐侯钢板,保温棉能够进行保温,避免热量溢出,不锈钢丝网能够压紧保温棉,钢板和耐侯钢板将槽钢、保温棉和不锈钢丝网紧密夹持在中间;钢板和耐侯钢板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0016]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板7和液压缸8;所述液压缸8的壳体设置在水平支架1的上端面;所述连接板7设置在保温罩件6的钢板外壁上;所述液压缸8活塞杆的端部与连接板7连接;通过液压缸8的动作,带动保温罩件6垂直起降;所述液压缸8的信号输入端与CPU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0017]所述感应机构9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保温罩件6的两端;所述感应机构9包括连接块、第一红外检测仪和第二红外检测仪;所述连接块设置在保温罩件6的端部;所述第一红外检测仪设置在连接块远离保温罩件6的端面上,第二红外检测仪设置在连接块的下端面;保温罩件6位于最底端时,正常的板坯是不会被第一红外检测仪感应到的,只有板坯发生了翘头的情况时,板坯翘头的异常高度才能够被第一红外检测仪感应到,第二红
外检测仪用于感应板坯是否离开,在没有板坯的情况下,第二红外检测仪感应到的是与传送辊之间的恒定距离,一旦经过板坯,检测到的距离小于恒定距离,说明保温罩件6内部有板坯;所述第一红外检测仪和第二红外检测仪的信号输出端与CPU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8]本技术中CPU模块的型号是87C196KC。
[0019]实际使用过程:初始状态下,液压缸8的活塞杆处于初始收缩状态;一旦第一红外检测仪感应到距离异常,说明板坯发生了翘头情况,液压缸8启动,带动保温罩件6上行,避开翘头板坯的撞击;待到第二红外检测仪感应到距离恢复初始距离,说明板坯离开,液压缸8带动保温罩件6复位,至此保温罩件6避撞作业完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轧钢线的保温罩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导向机构、保温罩件(6)、感应机构(9)、CPU和升降机构;所述侧导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对称设置在轧钢线的两侧;所述保温罩件(6)设置在两侧的侧导向机构上;所述感应机构(9)设置在保温罩件(6)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侧导向机构上,且其与保温罩件(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轧钢线的保温罩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导向机构包括水平支架(1)、垂直支架(2)、侧挡板(3)、滚轮(4)和U型卡条(5);所述侧挡板(3)位于轧钢线的一侧,且侧挡板(3)的外壁与水平支架(1)连接,水平支架(1)通过垂直支架(2)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侧挡板(3)上设置有多个水平方孔,且滚轮(4)轴接设置在侧挡板(3)的水平方孔内,滚轮(4)的轴心线为垂直向线;所述U型卡条(5)设置在侧挡板(3)的上端面,且其开口方向垂直朝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轧钢线的保温罩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罩件(6)形状为U型,且其开口方向垂直朝下,保温罩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马昕王现超陈士芳魏辉宁闫新波李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