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梯度水位差的新型零耗水船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00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大梯度水位差的新型零耗水船闸,包括若干蓄水池,蓄水池对称并列设置在船闸闸室两侧内壁上,蓄水池由上到下设有若干层蓄水仓格,每层蓄水仓格底部设有与船闸闸室连接的排灌水管,船闸闸室两侧外壁上设有若干与蓄水池一一对应的泵池,蓄水池最底部两层的蓄水仓格底部设有与泵池连接的泄水管,泄水管和排灌水管上均设有用于启闭的电动闸门,泵池内设有提升泵,提升泵上设有与蓄水池最顶部两层蓄水仓格连接的充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船闸过船排灌水可通过蓄水池达到循环利用,零耗水,避免浪费水资源。避免浪费水资源。避免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梯度水位差的新型零耗水船闸


[0001]本技术涉及船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梯度水位差的新型零耗水船闸。

技术介绍

[0002]船闸是应用很广的通航建筑设施,利用两端的闸门控制灌水与泄水,以升降水位,克服水位落差,形成船舶从低水位到高水位爬坡航行,而船闸过船需每次注水、排水,通航由上游调往下游的水量惊人(尤其是船闸两侧存在高水位差),不仅用时长,而且浪费水,随着水资源的紧缺,河流在枯水季节往往需要首先保障农业灌溉等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用水,船闸在不间断通航的前提下需尽量节水,以确保上游水位稳定。
[0003]京杭大运河穿黄工程是实现南北贯通,再现运河黄金通道的关键和难点。穿黄采用立交方案技术经济均可行,采用船闸方案提升船舶,工程造价比升船机方案低,但是,跨越黄河处需将船舶提升约30~40m,存在大梯度水位差,过船时耗水量大,航运用水非常紧张,排灌水耗时长,船舶过闸时间长,进而导致过船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大梯度水位差的新型零耗水船闸。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梯度水位差的新型零耗水船闸,包括若干蓄水池,蓄水池对称并列设置在船闸闸室两侧内壁上,蓄水池由上到下设有若干层蓄水仓格,每层蓄水仓格底部设有与船闸闸室连接的排灌水管,船闸闸室两侧外壁上设有若干与蓄水池一一对应的泵池,蓄水池最底部两层的蓄水仓格底部设有与泵池连接的泄水管,泄水管和排灌水管上均设有用于启闭的电动闸门,泵池内设有提升泵,提升泵上设有与蓄水池最顶部两层蓄水仓格连接的充水管。
[0006]特别的,排灌水管与蓄水仓格连接处设有下卧集水坑。
[0007]特别的,上下相邻两层蓄水仓格上的排灌水管交错设置。
[0008]特别的,蓄水池紧邻船闸闸室内壁一侧设有检修阀门井,排灌水管上的电动闸门位于检修阀门井内。
[0009]特别的,最底层蓄水仓格的排灌水管穿过船闸闸室底壁并与船闸闸室内底部连通。
[0010]特别的,非最底层蓄水仓格的排灌水管穿过下部紧邻的蓄水仓格后穿至下一层蓄水仓格内,然后穿至与船闸闸室连通。
[0011]特别的,排灌水管在船闸闸室的出水口位置低于船舶的船底。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蓄水池,方便船闸过船时的排灌水循环利用,做到零耗水,避免浪费水资源,避免用水紧张问题;
[0013]通过在蓄水池上分层设置多个蓄水仓格,并紧邻船闸闸室两侧内壁设置,可以利用闸室侧壁结构作为蓄水池的池壁,节省成本,可以利用闸室高度,减少蓄水池占地面积;
[0014]分层对称设置多个蓄水池,便于控制船闸闸室排灌水对船舶的影响,通过控制开启蓄水池的数量,以及具体的蓄水仓格,可以灵活精确调整闸室内的水位,缩短排灌水时间,缩短船舶过闸的时间,提升过船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D处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中A

A剖视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B

B剖视示意图;
[0019]图5为图1中C

C剖视示意图;
[0020]图中:1

船闸闸室;2

蓄水池;3

泵池;4

泄水管;5

排灌水管;6

充水管;7

电动闸门;8

提升泵;9

蓄水仓格;10

下卧集水坑;11

检修阀门井;
[0021]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

图5所示,一种用于大梯度水位差的新型零耗水船闸,包括若干蓄水池2,蓄水池2对称并列设置在船闸闸室1两侧内壁上,蓄水池2由上到下设有若干层蓄水仓格9,每层蓄水仓格9底部设有与船闸闸室1连接的排灌水管5,上下相邻两层蓄水仓格9上的排灌水管5交错设置,排灌水管5与蓄水仓格9连接处设有下卧集水坑10,可保证排灌水管5出水口处的淹没水深要求,最底层蓄水仓格9的排灌水管5穿过船闸闸室1底壁并与船闸闸室1内底部连通,非最底层蓄水仓格9的排灌水管5穿过下部紧邻的蓄水仓格9后穿至下一层蓄水仓格9内,然后穿至与船闸闸室1连通,排灌水管5在船闸闸室1的出水口位置低于船舶的船底;
[0024]船闸闸室1两侧外壁上设有若干与蓄水池2一一对应的泵池3,蓄水池2最底部两层的蓄水仓格9底部设有与泵池3连接的泄水管4,泵池3内设有提升泵8,提升泵8上设有与蓄水池2最顶部两层蓄水仓格9连接的充水管6,泄水管4和排灌水管5上均设有用于启闭的电动闸门7,蓄水池2紧邻船闸闸室1内壁一侧设有检修阀门井11,排灌水管5上的电动闸门7位于检修阀门井11内。
[0025]通过在船闸闸室1两侧分层对称设置多仓格的蓄水池2,使得船闸闸室1泄水时,利用船闸闸室1与两侧蓄水仓格9的高差,船闸闸室1内的水全部自动流入两侧相应层的蓄水仓格9内;向船闸闸室1灌水时,先将无法靠自重流入船闸闸室1的两侧底层蓄水仓格9内的水用提升泵8抽送至两侧顶层的蓄水仓格9内,然后利用两侧蓄水仓格9与船闸闸室1的高差,蓄水池2内水自动流入船闸闸室1。蓄水池2容积大于船闸一次过船的泄水量。
[0026]对称设置分层的蓄水池2,便于成组控制蓄水量,通过控制开启蓄水仓格9的数量,可以灵活精确调整闸室内的水位,加快排灌水的速度,缩短船舶过闸时间;每个蓄水池2上的蓄水仓格9均设排灌水管5,形成分层分散输水系统,排灌水流速小,排灌水时,排灌水管5在船闸闸室1的出水口位置低于船舶的船底,保证船闸闸室1内的水位变化平稳,满足船舶要求。
[0027]本技术工作时,假定设计闸室水分6级,由上到下依次为闸室水一、闸室水二、
闸室水三、闸室水四、闸室水五、闸室水六,闸室水一在最高通航水位下,闸室水六在最低通航水位上;
[0028]对应蓄水池分6层蓄水仓格9,由下到上依次为蓄水池水六、蓄水池水五、蓄水池水四、蓄水池水三、蓄水池水二、蓄水池水一,且蓄水池为了方便将最底部两层水向闸室内灌水,在最顶部还设置2层蓄水仓格9,由上到下依次为蓄水池水八、蓄水池水七,其中,每层的闸室水与蓄水池水高度一致,最低通航水位与蓄水池水六的顶面对齐,最高通航水位低于蓄水池水七的顶面。
[0029]泄水流程为:闸室水一排至蓄水池水一,闸室水二排至蓄水池水二,闸室水三排至蓄水池水三,闸室水四排至蓄水池水四,闸室水五排至蓄水池水五,闸室水六排至蓄水池水六,完成泄水。
[0030]灌水流程为:利用船舶进出船闸的时间,灌水前先用提升泵8将蓄水池水六泵至蓄水池水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梯度水位差的新型零耗水船闸,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蓄水池(2),蓄水池(2)对称并列设置在船闸闸室(1)两侧内壁上,蓄水池(2)由上到下设有若干层蓄水仓格(9),每层蓄水仓格(9)底部设有与船闸闸室(1)连接的排灌水管(5),船闸闸室(1)两侧外壁上设有若干与蓄水池(2)一一对应的泵池(3),蓄水池(2)最底部两层的蓄水仓格(9)底部设有与泵池(3)连接的泄水管(4),泄水管(4)和排灌水管(5)上均设有用于启闭的电动闸门(7),泵池(3)内设有提升泵(8),提升泵(8)上设有与蓄水池(2)最顶部两层蓄水仓格(9)连接的充水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梯度水位差的新型零耗水船闸,其特征在于,排灌水管(5)与蓄水仓格(9)连接处设有下卧集水坑(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梯度水位差的新型零耗水船闸,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生王国之王冰泉刘为迅胡曦光程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