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振沉替打架及替打架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464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2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下振沉替打架及替打架组合,该水下振沉替打架包括:在竖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连接板和位于下方的第二连接板;在两个连接板之间设有支撑结构,用于将第一连接板支撑于第二连接板的上方,支撑结构包括在竖向上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竖向支撑结构。该水下振沉替打架及替打架组合可安装于钢圆筒的顶部与替打桩之间,将替打桩抬高至水面之上,避免振动锤组入水作业,可提高振沉施工的效率,避免因海水侵蚀而造成振沉锤组易于损害,延长振沉设备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桩基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振沉替打架及替打架组合


技术介绍

1、跨海大桥等海洋工程施工中,桩基施工是一项难度高、成本高的子工程。为了适应海洋特殊的施工条件,海底桩基施工中常用管桩。打桩锤工作过程中瞬时的爆炸力很大,需使用替打桩将打桩锤上的力均匀传递到管桩上,避免管桩受到损坏。

2、大直径钢圆筒护岸结构是海上人工岛施工中应用的一种新型结构,通过在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超级工程中的应用,已验证该结构具有施工快捷、工程化制造、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是实现人工岛快速建造的关键技术。

3、在传统钢圆筒结构的振沉施工过程中,将钢圆筒运输至安装位置,在钢圆筒的顶部安装环形替打,利用振动锤组向环形替打施加力将钢圆筒振沉至设计标高,完成钢圆筒的振沉施工。但现有的振沉施工过程中,当钢圆筒振沉至水下后,替打会随钢圆筒进入水中,振动锤组在向替打施加振沉力时会同时进入水中作业,在水下作业影响振沉作业的效率,且振动锤组受海水侵蚀而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振沉替打架,设于钢圆筒的顶部和替打桩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振沉替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结构为环形桁架结构,所述环形桁架结构构成所述水下振沉替打架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振沉替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板为环形板,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一交叉支撑件,所述第一交叉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且在竖向上的投影长度等于所述环形板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振沉替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径向设置并相交的多个第一水平支撑件以及沿所述第二连接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振沉替打架,设于钢圆筒的顶部和替打桩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振沉替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结构为环形桁架结构,所述环形桁架结构构成所述水下振沉替打架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振沉替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板为环形板,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一交叉支撑件,所述第一交叉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且在竖向上的投影长度等于所述环形板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振沉替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径向设置并相交的多个第一水平支撑件以及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径向设置并相交的多个第二水平支撑件,所述多个第一水平支撑件的交点为第一中心支撑点,所述多个第二水平支撑件的交点为第二中心支撑点,在所述第一中心支撑点和所述第二中心支撑点之间设有竖向支撑件;所述竖向支撑件与所述第一交叉支撑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振沉替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多个第二交叉支撑件,所述第二交叉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中心支撑点或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一中心支撑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下振沉替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沿圆周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勇杜闯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