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HJD的SiCDMOSFE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7880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HJD的SiC DMOSFE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金属化漏极、N+衬底区、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HJD的SiC DMOSFE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HJD的SiC DMOSFE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化硅(Silicon Carbide,简称SiC)材料作为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相较于传统的硅材料具有更宽的禁带宽度、更大的饱和电子漂移速率以及更高的热传导率等优点,更适应于高温高压高频环境,市场发展前景一片广阔。
[000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简称MOSFET)具有集成密度高,热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系统。SiC MOSFET作为新型第三代半导体器件,比Si MOSFET器件乃至Si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器件具有更低的导通损耗、更高的耐压能力和更大的功率密度,即SiC MOSFET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及巨大的发展潜能,而双扩散金属氧化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HJD的SiC D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金属化漏极、N+衬底区、N

外延区;第一P

base区和第二P

base区,分别设置于器件两端的所述N

外延区内;第一P+注入区、第二P+注入区、第三P+注入区和第四P+注入区,所述第一P+注入区和所述第四P+注入区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P

base区和所述第二P

base区内且分别位于器件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二P+注入区、所述第三P+注入区设置于所述N

外延区内且所述第一P+注入区靠近所述第二P+注入区、所述第三P+注入区靠近所述第四P+注入区;第一N+注入区和第二N+注入区,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P

base区和所述第二P

base区内且分别邻接所述第一P+注入区、所述第四P+注入区;N

PolySi区,设置于所述第二P+注入区、所述第三P+注入区之间的所述N

外延区上;第一栅介质层和第二栅介质层,所述第一栅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P

base区、所述N

外延区、部分所述第一N+注入区和部分所述第二P+注入区上,所述第二栅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二P

base区、所述N

外延区、部分所述第二N+注入区和部分所述第三P+注入区上;第一N

PolySi栅极和第二N

PolySi栅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栅介质层和所述第二栅介质层内;金属化源极,设置于所述第一P+注入区、所述第二P+注入区、所述第三P+注入区、所述第四P+注入区、所述第一N+注入区、所述第二N+注入区、所述N

PolySi区、所述第一栅介质层和所述第二栅介质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HJD的SiC D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注入区、所述第二P+注入区、所述第三P+注入区和所述第四P+注入区的参数相同;所述第一P

base区和所述第二P

base区的参数相同;所述第一N+注入区、所述第二N+注入区的参数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HJD的SiC D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

base区和所述第二P

base区的宽度、深度分别相同;所述第一P+注入区、所述第二P+注入区、所述第三P+注入区和所述第四P+注入区的宽度、深度分别相同;所述第一N+注入区、所述第二N+注入区的宽度、深度分别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HJD的SiC D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

base区与所述第一P+注入区的深度相同;所述第一N+注入区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P

base区的深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HJD的SiC D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注入区的宽度与所述第一N+注入区的宽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一P

base区的宽度;所述第四P+注入区的宽度与所述第二N+注入区的宽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二P

base区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HJD的SiC D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艳静毛雪妮弓小武张玉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