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痛内镜诊疗的多功能鼻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73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无痛内镜诊疗的多功能鼻导管,该多功能鼻导管包括自近侧朝向远侧延伸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外径被构造为能够放置在喉咽部声门外;所述管体的径向被分割成供氧管与吸引管,所述供氧管与吸引管自近侧朝向远侧延伸,所述供氧管的近侧形成用于与氧气管连通连接的供氧管接头,所述供氧管的远侧形成第一敞口端;所述吸引管的近侧形成用于与吸引器连通连接的吸引管接头,所述吸引管的远侧形成第二敞口端。形成第二敞口端。形成第二敞口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痛内镜诊疗的多功能鼻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鼻导管通气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接受无痛内镜诊疗的多功能鼻导管通气及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舒适化医疗理念的提出,无痛内镜诊疗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和推广。有研究显示,2000年以来98%~99%的消化道内镜操作是在麻醉或镇静下完成的。麻醉或镇静药物的应用可降低操作的并发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但有发生气道梗阻、呼吸抑制、低氧血症甚至呼吸暂停等风险。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肥胖患者、贲门松弛患者、及进行超声胃镜检查患者,在麻醉和镇静下除了易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外还容易发生返流误吸,引起患者心肺等重要器官损伤,增加并发症和病死率。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的普通鼻导管供氧对于有气管梗阻高风险患者通常效果不佳,甚至通过托下颌等开放气道措施也难以达到满意效果。同时在内镜诊疗过程中在发生返流时也难以立刻进行吸引,常引起患者呛咳甚至误吸,引起严重低氧血症,影响患者预后。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款简单便捷适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肥胖患者、贲门松弛、超声胃镜检查等在内镜诊疗过程中有易发生低氧血症及返流误吸患者使用的供氧及吸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无痛内镜诊疗的多功能鼻导管,该多功能鼻导管包括自近侧朝向远侧延伸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外径被构造为能够放置在喉咽部声门外;所述管体的径向被分割成供氧管与吸引管,所述供氧管与吸引管自近侧朝向远侧延伸,所述供氧管的近侧形成用于与氧气管连通连接的供氧管接头,所述供氧管的远侧形成第一敞口端;所述吸引管的近侧形成用于与吸引器连通连接的吸引管接头,所述吸引管的远侧形成第二敞口端。
[0005]作为优选,所述管体的外径为6.5mm,内径为6mm,长度为20cm。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多功能鼻导管采用硅胶制成。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供氧管为内径3mm,长20cm的硅胶管。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吸引管为内径3mm,长20cm硅胶管。
[0009]作为优选,所述供氧管在远侧端设有多个侧孔。
[0010]作为优选,所述吸引管在远侧端设有多个侧孔。
[0011]作为优选,所述供氧管距离敞口端5cm的范围内的管侧壁间断分布6个3mm*2mm的侧孔。
[0012]作为优选,所述吸引管远端有两个3mm*2mm的侧孔。
[0013]作为优选,所述管体的远端形成圆钝设计。
[0014]本技术将普通鼻导管改进为可深入喉咽腔的供氧及吸引为一体的双腔管。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鼻导管为一管两腔,且管腔较鼻咽通气道小,有利于操作者使用,同时对患者的损伤小;
[0017]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鼻导管可直接放置在喉咽部声门外,通过供氧管对于有舌后坠等上气道梗阻的患者可越过梗阻部位对患者直接供氧,明显降低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同时减少麻醉医师托下颌等开放气道的操作及因处理患者低氧血症对内镜操作医师的干扰;
[0018]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鼻导管吸引管可以与吸引器连接,可以直接吸引声门附近分泌物、返流液体等,减少患者在内镜操作过程中呛咳及误吸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鼻导管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与图3分别为供氧管与吸引管的远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近”、“远”、“顶”、“底”、“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用于低氧血症高危患者进行无痛内镜诊疗时使用的多功能鼻导管,该多功能鼻导管包括自近侧朝向远侧延伸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外径被构造为能够放置在喉咽部声门外,如此,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鼻导管能够直接放置在喉咽部声门外。
[0025]所述管体的径向被分割成供氧管1与吸引管2,所述供氧管1与吸引管2自近侧朝向远侧延伸,所述供氧管1的近侧形成用于与氧气管连通连接的供氧管接头11,所述供氧管的远侧形成第一敞口端12;所述吸引管2的近侧形成用于与吸引器连通连接的吸引管接头21,所述吸引管的远侧形成第二敞口端22。本技术将普通鼻导管改进为可深入喉咽腔的供氧及吸引为一体的双腔管。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管体的外径为6.5mm,内径为6mm,长度为20cm(导管主体不含接头)。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功能鼻导管采用硅胶制成。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供氧管为内径3mm,长20cm的硅胶管;所述的吸引管为内径3mm,长20cm硅胶管,如此,吸引管2与供氧管1共同组成两腔管。
[0029]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氧管在远侧端设有多个侧孔5。可选地,所述供氧管距离敞口端5cm的范围内的管侧壁间断分布6个3mm*2mm的侧孔,如此,可以保证氧气可以在喉咽部充分柔和地送氧。
[0030]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引管在远侧端设有多个侧孔6,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引管远端有两个3mm*2mm的侧孔,以便充分吸引。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的远端形成圆钝设计。
[0032]示例性地,该技术用于无痛内镜诊疗时,将该管深入喉咽部(男性约20cm,女性约15cm)可在无痛胃镜检查时在镜下调整深度,确保该装置在喉咽部声门附近,供氧管1通过连接头3连接输氧管道,可以越过舌后坠阻塞咽腔的部位,保证患者氧气供应。当患者在内镜诊疗过程中有声门附近分泌物或液体返流引起患者呛咳时,吸引管2通过吸引接头21和吸引器连接,迅速吸引声门附近分泌物或返流液体,减少患者发生误吸的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0033]本技术解决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肥胖患者、贲门松弛等在内镜诊疗过程中有易发生低氧血症患者供氧,同时可以迅速吸引声门附近分泌物和返流液体,保障了患者在内镜诊疗过程中的舒适和安全,同时多功能鼻导管的管径较普通鼻咽通气道细,对患者损伤小,且可以减少麻醉医师因患者低氧血症需进行托下颌等操作,及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痛内镜诊疗的多功能鼻导管,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鼻导管包括自近侧朝向远侧延伸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外径被构造为能够放置在喉咽部声门外;所述管体的径向被分割成供氧管与吸引管,所述供氧管与吸引管自近侧朝向远侧延伸,所述供氧管的近侧设有用于与氧气管连通连接的供氧管接头,所述供氧管的远侧形成第一敞口端;所述吸引管的近侧设有用于与吸引器连通连接的吸引管接头,所述吸引管的远侧形成第二敞口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的外径为6.5mm,内径为6mm,长度为2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鼻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鼻导管采用硅胶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鼻导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