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电路和旋转电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772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7
提供一种使旋转电机具有不同特性的供电电路和旋转电机系统。供电电路(2)向旋转电机(M)供给电力,所述旋转电机包括第一相绕组(α)和第二相绕组(β)。与第一相绕组(α)连接的第一电路(3)包括第一臂~第四臂(A1~A4)和第一双向开关(sw1a)。与第二相绕组(β)连接的第二电路(4)包括第五臂~第八臂(A5~A8)和第二双向开关(sw1b)。第一双向开关和第二双向开关处于接通状态下,第一绕组部(α1)和第二绕组部(α2)、以及第三绕组部(β1)和第四绕组部(β2)分别以串联状态连接。第一双向开关(sw1a)和第二双向开关(sw1b)处于断开状态下,第一绕组部(α1)和第二绕组部(α2)、以及第三绕组部(β1)和第四绕组部(β2)分别以并联状态连接。态连接。态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电路和旋转电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电电路和旋转电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具体对策,面向实现低碳社会或脱碳社会的举措十分活跃。在车辆方面,也强烈要求减少CO2的排放量,驱动源的电动化正在急速发展。
[0003]对于作为车辆的驱动源使用的旋转电机,要求能够从低速区域到高速区域的宽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驱动。因此,也考虑搭载特性不同的2个以上的旋转电机作为驱动源,但这会成为制造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0004]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感应电动机的驱动装置,该感应电动机的驱动装置构成为能够在主绕组与辅助绕组串联连接的状态和并联连接的状态间切换。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244576号公报
[0008]通过使1个旋转电机具有2个以上的特性、或具有特性差异变大的发展性,期待能够以更高效率驱动旋转电机的供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旋转电机具有不同特性的供电电路和旋转电机系统。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其向旋转电机供给电力,所述旋转电机包括具有第一绕组部和第二绕组部的第一相绕组以及具有第三绕组部和第四绕组部的第二相绕组,其中,
[0011]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0012]第一电路,其与电源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相绕组连接;以及
[0013]第二电路,其相对于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电路并联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相绕组连接,
[0014]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第一开关、以及设置有开关元件的上臂和设置有开关元件的下臂在中点处连接的第一臂~第四臂,
[0015]所述第一绕组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臂的所述中点,
[0016]所述第一绕组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臂的所述中点,
[0017]所述第二绕组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臂的所述中点,
[0018]所述第二绕组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臂的所述中点,
[0019]所述第一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二臂的所述中点与所述第三臂的所述中点之间,
[0020]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二开关、以及设置有开关元件的上臂和设置有开关元件的下臂在中点处连接的第五臂~第八臂,
[0021]所述第三绕组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臂的所述中点,
[0022]所述第三绕组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臂的所述中点,
[0023]所述第四绕组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臂的所述中点,
[0024]所述第四绕组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八臂的所述中点,
[0025]所述第二开关连接在所述第六臂的所述中点与所述第七臂的所述中点之间。
[0026]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电机系统,包括:
[0027]旋转电机,其包括第一相绕组和第二相绕组;以及
[0028]供电电路,其向所述旋转电机供给电力,
[0029]所述第一相绕组具有第一绕组部和第二绕组部,
[0030]所述第二相绕组具有第三绕组部和第四绕组部,
[0031]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0032]第一电路,其与电源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相绕组连接;以及
[0033]第二电路,其相对于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电路并联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相绕组连接,
[0034]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第一开关、以及设置有开关元件的上臂和设置有开关元件的下臂在中点处连接的第一臂~第四臂,
[0035]所述第一绕组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臂的所述中点,
[0036]所述第一绕组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臂的所述中点,
[0037]所述第二绕组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臂的所述中点,
[0038]所述第二绕组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臂的所述中点,
[0039]所述第一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二臂的所述中点与所述第三臂的所述中点之间,
[0040]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二开关、以及设置有开关元件的上臂和设置有开关元件的下臂在中点处连接的第五臂~第八臂,
[0041]所述第三绕组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臂的所述中点,
[0042]所述第三绕组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臂的所述中点,
[0043]所述第四绕组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臂的所述中点,
[0044]所述第四绕组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八臂的所述中点,
[0045]所述第二开关连接在所述第六臂的所述中点与所述第七臂的所述中点之间。
[0046]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旋转电机具有不同特性的供电电路和旋转电机系统。
附图说明
[0047]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的结构的电路图。
[0048]图2是表示图1的旋转电机系统的2个模式的动作说明图。
[0049]图3是表示将图1的旋转电机系统的双向开关切换到断开状态时的电流的流动的电路图。
[0050]图4是旋转电机的示意图。
[0051]图5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比较的说明图。
[0052]图6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的结构的电路图。
[0053]图7是表示图6的旋转电机系统的4个模式的动作说明图。
[0054]图8是表示图6的旋转电机系统的扭矩(torque)性能和输出性能的图表。
[0055]图9是表示图6的旋转电机系统的变形例的电路图。
[0056]图10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系统的结构的电路图。
[0057]图11是表示旋转电机M的绕组配置的一例的图。
[0058]图12是表示旋转电机M的绕组配置的另一例的图。
[0059]‑‑
附图标记说明
‑‑
[0060]1 旋转电机系统
[0061]2 供电电路
[0062]3 第一电路
[0063]4 第二电路
[0064]5 第三电路
[0065]10 转子
[0066]11 定子
[0067]α 第一相绕组
[0068]α1 第一绕组部
[0069]α2 第二绕组部
[0070]α3 第五绕组部
[0071]β 第二相绕组
[0072]β1 第三绕组部
[0073]β2 第四绕组部
[0074]β3 第六绕组部
[0075]γ 第三相绕组
[0076]γ1 第七绕组部
[0077]γ2 第八绕组部
[0078]A1~A12 第一臂~第十二臂
[0079]AH1~AH12 上臂
[0080]AL1~AL12 下臂
[0081]H1~H12 开关元件
[0082]L1~L12 开关元件
[0083]D 续流二极管
[0084]P1~P12 中点
[0085]sw1a 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电路,其向旋转电机供给电力,所述旋转电机包括具有第一绕组部和第二绕组部的第一相绕组以及具有第三绕组部和第四绕组部的第二相绕组,其中,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其与电源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相绕组连接;以及第二电路,其相对于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电路并联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相绕组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第一开关、以及设置有开关元件的上臂和设置有开关元件的下臂在中点处连接的第一臂~第四臂,所述第一绕组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臂的所述中点,所述第一绕组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臂的所述中点,所述第二绕组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臂的所述中点,所述第二绕组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臂的所述中点,所述第一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二臂的所述中点与所述第三臂的所述中点之间,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二开关、以及设置有开关元件的上臂和设置有开关元件的下臂在中点处连接的第五臂~第八臂,所述第三绕组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臂的所述中点,所述第三绕组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臂的所述中点,所述第四绕组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臂的所述中点,所述第四绕组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八臂的所述中点,所述第二开关连接在所述第六臂的所述中点与所述第七臂的所述中点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所述供电电路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间进行切换,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处于接通状态,向串联连接的所述第一相绕组的所述第一绕组部和所述第二绕组部、以及串联连接的所述第二相绕组的所述第三绕组部和所述第四绕组部供给电力,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向并联连接的所述第一相绕组的所述第一绕组部和所述第二绕组部、以及并联连接的所述第二相绕组的所述第三绕组部和所述第四绕组部供给电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在所述第一臂~第四臂上,设置有与各开关元件并联的续流二极管,当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在所述第一相绕组的所述第一绕组部和所述第二绕组部中流动的电流流过所述续流二极管。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在所述第五臂~第八臂上,设置有与各开关元件并联的续流二极管,当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到所述第二模式时,在所述第二相绕组的所述第三绕组部和所述第四绕组部中流动的电流流过所述续流二极管。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在所述第二臂的所述中点与所述第一开关之间、或者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三臂的所
述中点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相绕组的第五绕组部,在所述第六臂的所述中点与所述第二开关之间、或者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七臂的所述中点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相绕组的第六绕组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绕组部的匝数与所述第二绕组部的匝数相等,所述第五绕组部的匝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绕组部的匝数和所述第二绕组部的所述匝数,所述第三绕组部的匝数与所述第四绕组部的匝数相等,所述第六绕组部的匝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绕组部的匝数和所述第四绕组部的所述匝数。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电路,其中,在所述第一臂~第四臂上,设置有与各开关元件并联的续流二极管,在所述第五臂~第八臂上,设置有与各开关元件并联的续流二极管,所述供电电路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间进行切换,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处于接通状态,向串联连接的所述第一相绕组的所述第一绕组部、所述第二绕组部和第五绕组部、以及串联连接的所述第二相绕组的所述第三绕组部、所述第四绕组部和第六绕组部供给电力,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向并联连接的所述第一相绕组的所述第一绕组部和所述第二绕组部、以及并联连接的所述第二相绕组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田芳永宫崎将吾大矢聪义轰拓海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