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755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    彼此面对且相互间隔开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有一显示区和一外围区,显示区包括多个象素区和一虚拟象素区;    驱动薄膜晶体管,其分别与第一基板内表面上的多个象素区中的每一个象素区相邻;    第一连接电极,其分别接至驱动薄膜晶体管;    第二基板整个内表面上的第一电极;    多个象素区和虚拟象素区中每一个象素区的边界上第一电极上的侧壁;    第一电极上的有机电致发光层;    该有机电致发光层上的第二电极,使一第二电极分别在多个象素区和虚拟象素区中的每一个象素区内,多个象素区中的每一个象素区内的第二电极分别接至第一连接电极;和    一密封件,其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粘接起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板式,这种装置包括具有薄膜晶体管阵列单元的第一基板和具有有机电致发光单元的第二基板。
技术介绍
通常,有机电致发光装置(ELD)通过以下方式发光将来自阴极的电子和来自阳极的空穴注入一发射层,将电子与空穴结合,产生激子,将激子从激发态转为基态。与液晶显示(LCD)装置的情况不同,对于ELD来说,无需额外的光源进行发光,因为激子在各状态之间的转换会令有机ELD装置中发光。因此,可以缩小有机ELD的大小并且减少其重量。有机ELD还有其他理想的特性,例如功耗低、亮度好且响应时间短。由于这些有利的特性,有机ELD被认为是下一代各种消费电器有希望的换代产品,这些消费电器例如是蜂窝电话、汽车导航系统(CNS)、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摄像机和掌上型计算机。此外,由于有机ELD的制造是一个有很少处理步骤的较为简单的过程,所以制造有机ELD比制造LCD装置更便宜。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有机ELD无源矩阵型和有源矩阵型。虽然无源矩阵型有机ELD结构简单并且由一个简单的制造过程制成,不过无源矩阵型有机ELD需要消耗较大的功率来工作。另外,无源矩阵型有机ELD的显示尺寸受其结构限制。此外,随着导线数目的增加,无源矩阵型有机ELD的孔径比将降低。另一方面,有源矩阵型有机ELD与无源矩阵型有机ELD相比,有源矩阵型有机ELD发光效率高,而且对于大尺寸显示来说能够以较低的功耗产生高品质图像。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1所示,有机电致发光装置(ELD)10包括彼此面对并且相互间隔开的第一基板12和第二基板28。包括薄膜晶体管(TFT)“T”的阵列层14形成于第一基板12的内表面上。第一电极16、有机电致发光(EL)层18和第二电极20依次形成于阵列层14上。有机EL层18可以分别显示每一个象素区“P”的红色、绿色和蓝色。通常,分开的有机材料用来发射每一个象素区“P”中有机EL层18的每一种颜色的光。通过用密封件26将第一基板12与包括一吸湿干燥剂22的第二基板28相粘接,封装有机ELD10。吸湿干燥剂22除去了可能会渗透到有机EL层18的密封腔内的水分和氧。在蚀刻了第二基板28一部分之后,在被蚀刻的部分内填充吸湿干燥剂22,所填充的吸湿干燥剂22由一保持件25固定。图2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阵列层的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一有机电致发光装置(ELD)的阵列层包括开关元件“TS”、驱动元件“TD”和存储电容“CST”。开关元件“TS”和驱动元件“TD”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TFT)的结合。其上形成有阵列层的透明绝缘基板12可以由玻璃或者塑料制成。彼此相交的栅极线32和数据线34形成于基板12上。象素区“P”由栅极线32和数据线34限定。绝缘层(图中未示)夹在栅极线32与数据线34之间。电源线35与栅极线32相交,其中电源线35与数据线34平行且与数据线34间隔开。图2中的开关元件“TS”是一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包括开关栅极36、开关有源层40、开关源极46和开关漏极50。图2中的驱动元件“TD”是一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包括驱动栅极38、驱动有源层42、驱动源极48和驱动漏极52。开关栅极36接至栅极线32,开关源极46接至数据线34。开关漏极50通过第一接触孔54接至驱动栅极38。驱动源极48通过第二接触孔56接至电源线35。此外,驱动漏极52在象素区“P”接至第一电极16。电源线35与第一电容电极15交叠,绝缘层夹在二者之间,形成存储电容“CST”。图3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基板12包括第一边上的数据焊盘区“E”和与第一边相邻的第二、第三边上的第一栅极焊盘区“F1”、第二栅极焊盘区“F2”。公共电极39形成于基板12的第四边,第四边面对第一边并且与第二和第三边相邻。一公共电压通过公共电极39施加到第二电极20上,以保持第二电极20的电势。图4A是沿着图2的线“IVa-IVa”所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B是沿着图3的线“IVb-IVb”所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在图4A和4B中,包括驱动有源层42、驱动栅极38、驱动源极48和驱动漏极52的驱动薄膜晶体管(TFT)“TD”形成于基板12上。绝缘层57形成于驱动TFT“TD”上,而接至驱动漏极52的第一电极16形成于绝缘层57上。用来发射一种特定颜色光的有机电致发光(EL)层18形成于第一电极16上,而第二电极20形成于有机EL层18上。第一电极16和第二电极20连同夹在其间的有机EL层18一起构成一有机电致发光(EL)二极管“DEL”。与驱动TFT“TD”并联的存储电容“CST”包括第一电容电极15和第二电容电极35a。把与第一电容电极15交叠的(图2中的)一部分电源线35用作第二电容电极35a。第二电容电极35a接至驱动源极48。第二电极20形成在包括驱动TFT“TD”、存储电容“CST”和有机EL层18的基板12的整个表面之上。公共电极39形成于基板12的外围部分上,一公共电压通过该公共电极39施加到第二电极20上。公共电极39与(图2的)开关栅极36和驱动栅极38一起同时形成。公共电极39上的多个绝缘层包括第一公共接触孔50和第二公共接触孔52,这些接触孔暴露出公共电极39。第二电极20通过第一公共接触孔50接至公共电极39。一外部电路(图中未示)通过第二公共接触孔52接至公共电极39,以提供公共电压。但是,当TFT的阵列层和有机EL二极管一起形成于一个基板上时,有机ELD的产量取决于TFT产率和有机EL层产率的乘积。由于有机EL层的产率较低,所以ELD的产率受到有机EL层产率的限制。例如,即使较好地制造了TFT,由于采用约1000厚度薄膜的有机EL层的缺陷,也可能将有机ELD判定为次品。该局限造成材料的浪费和生产成本增大。根据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以及有机EL二极管的透光度,将有机ELD分为底部发射型或者顶部发射型。底部发射型ELD的优点在于,它们的图像稳定性好并且由于封装的缘故制造过程可变。但是,由于这种有机ELD中孔径比大的局限的缘故,底部发射型有机ELD无法在需要高分辨率的装置中实施。另一方面,由于顶部发射型有机ELD沿着基板向上的方向发光,所以可以在不影响有机EL层下面的阵列基板的情况下发光。因此,可以简化对包括TFT的阵列基板的整体设计。另外,可以增大孔径比,由此延长了有机ELD的工作寿命。但是,由于一般在顶部发射型有机ELD中有机EL层之上形成阴极,所以材料的选择和透光率受限,使得透光效率降低。如果形成一薄膜型钝化层来防止透光率降低,那么这种薄膜型钝化层可能无法防止外部空气渗透到该装置中。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它们基本上避免了因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带来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各基板上形成一阵列层和一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并且粘接这些基板来制造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在一显示区内包括第一连接电极而在一外围区内包括第二连接电极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孔径比大、显示画质好并且产量提高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列出,根据该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宰用俞忠根金玉姬李南良
申请(专利权)人: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