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GFR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69753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5
本申请涉及第四代EGFR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式I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及其在制备调控EGFR酪氨酸激酶活性或防治EGFR相关疾病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EGFR抑制剂与现有的抑制剂比较,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EGFR抑制剂对EGF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GFR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和药物治疗学领域,内容包括一类EGFR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背景
[0002]发病率和死亡人数最多的肿瘤

肺癌,是无数患者的梦魇,也因此成为了医药研发的焦点,市场的必争之地,期间诞生了众多靶向药物与肿瘤免疫单抗。EGFR抑制剂无疑是靶向药物的代表,患者数目、新药研发进展都是其他药物难以匹及的。
[0003]EGFR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常见的驱动基因,大约17%的NSCLC患者发生EGFR突变,中国等亚洲国家突变概率高达30%以上。
[0004]EGFR突变主要发生在18~21号外显子,其中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Del19)和21号外显子的L858R点突变是最常见的EGFR突变亚型,占所有突变类型的90%,称为EGFR基因的敏感突变。针对于上述EGFR突变研发的第一代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采用与ATP竞争性结合的方式,对于在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和21号外显子的点突变的EGFR进行抑制,用于治疗携带EGFR

L858R或EGFR

Del19激活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临床有效率60%以上。但是,大部分NSCLC患者用药后,会在6

12月内出现获得性耐药,T790M突变是耐药的主要原因,约占60%。由于突变后的甲硫氨酸(Met790)体积较大,第一代EGFR抑制剂中芳胺基与Met790空间位阻较大,导致结合力大大下降。同时,这种突变却增加了ATP与EGFR的结合力,使第一代可逆性的ATP竞争性抑制剂的的抗癌效果大大下降。
[0005]为了克服T790M耐药,研究人员开发了第二代EGFR抑制剂,如阿法替尼(Afatinib)、达克替尼(Dacomitinib)和来那替尼(Neratinib)等。其中,阿法替尼已于2013年被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携带EGFR

T790M耐药突变的NSCLC患者。第二代抑制剂通过共价不可逆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T790M耐药的问题。但是,第二代抑制剂选择性较差,对野生型的EGFR(EGFR

WT)也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最大耐受剂量较低,治疗窗口窄,因此临床使用受限。
[0006]为了克服第二代EGFR

TKIs选择性差的问题,以奥希替尼(Osimertinib)为代表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被成功开发,在克服T790M耐药的同时提高了对EGFR

WT的选择性,提高了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第三代抑制剂已有近30个进入临床,研发同质化严重。尽管第三代EGFR抑制剂疗效好、安全性高,但是获得性耐药仍不可避免,在众多耐药机制中,EGFR

C797S突变占比约20%,是主要的耐药机制之一。当C797S突变为反式时,可联合第一代和第三代抑制剂克服耐药。而当C797S突变为顺式时,目前临床无药可用,只能研发第四代EGFR

TKIs来克服。因此,克服C797S耐药具有极大的临床需求。因此,开发高效低毒的第四代EGFR

TKIs已经成为国内外同行的共识,也是NSCLC新药研发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虽有克服C797S耐药的小分子陆续被报道,但是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鲜有化合物进入临床试验,更没有上市药物。
[0007]研究开发选择性抑制C797S突变,克服临床耐药的第四代EGFR靶向药物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类EGFR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专利技术中该类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易控,后处理方便简单,同时还具有实用性和普适性。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具有优良的EGFR

Del19/T790M/C797S激酶抑制活性和KC

0122:Ba/F3 EGFR

L858R/T790M/C797S三突变细系、KC

0116:Ba/F3EGFR

Del19/T790M/C797S三突变细胞系抑制活性,同时,对单突变、双突变细胞也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立体异构体:
[0010]其中,Rc为
[0011]Rc1的个数为0,1,2或3;每个Rc1独立选自卤素和C1

3的烷基中的至少一种;
[0012]Ra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卤素,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所述苯基或各自的取代基个数为0或1或2;所述卤素为F,Cl,Br,I;
[0013]R1a选自H,或C1

3的烷基;所述的Y和Z分别独立地选自N,O和C,其中N、C被0或1个C1

3的烷基取代,不足价键由H补足;Ra1为H或C1

3的烷基;
[0014]A为O或N,其中N被H,C1

3的烷基的中至少一个取代;
[0015]t选自0,1,2或3;
[0016]Rb选自以下1)

5)任一一组或多组中的基团:
[0017]1)取代或非取代的5

8元的螺杂环;所述螺杂环中的杂原子为O或S或N;所述螺杂环的取代基为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取代或非取代的氨基,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OH;所述氨基的取代基为H或一个或两个C1

3的烷基;
[0018]2)取代或非取代的C8

C11的桥环;所述桥环的取代基为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的取代
或非取代氨基,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OH;所述氨基的取代基为H或一个或两个C1

3的烷基;
[0019]3)取代或非取代的氨基;所述氨基的取代基为H或一个或两个C1

3的烷基,或

(CH2)
a

E

(CH2)
b

,且氨基中的N与

(CH2)
a

E

(CH2)
b

两端链接成环;所述E为C或O,所述a为1或2或3或4;所述b为1或2或3或4;
[0020]4)双键a的个数为0,1,2或3;a的位置为环内任何价键合理的位置;不足价键由H补足;
[0021]m为0,1,2或3;
[0022]n为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可药用的盐,其中,Rc为Rc1的个数为0,1,2或3;每个Rc1独立选自卤素和C1

3的烷基中的至少一种;Ra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卤素,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所述苯基或各自的取代基个数为0或1或2;所述卤素为F,Cl,Br,I;R1a选自H,或C1

3的烷基;所述的Y和Z分别独立地选自N,O和C,其中N、C被0或1个C1

3的烷基取代,不足价键由H补足;Ra1为H或C1

3的烷基;A为O或N,其中N被H,C1

3的烷基的中至少一个取代;t选自0,1,2或3;Rb选自以下1)

5)任一一组或多组中的基团:1)取代或非取代的5

8元的螺杂环;所述螺杂环中的杂原子为O或S或N;所述螺杂环的取代基为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取代或非取代的氨基,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OH;所述氨基的取代基为H或一个或两个C1

3的烷基;2)取代或非取代的C8

C11的桥环;所述桥环的取代基为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的取代或非取代氨基,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OH;所述氨基的取代基为H或一个或两个C1

3的烷基;3)取代或非取代的氨基;所述氨基的取代基为H或一个或两个C1

3的烷基,或

(CH2)
a

E

(CH2)
b

,且氨基中的N与

(CH2)
a

E

(CH2)
b

两端链接成环;所述E为C或O,所述a为1或2或3或4;所述b为1或2或3或4;4)双键a的个数为0,1,2或3;a的位置为环内任何价键合理的位置;不足价键由H补足;m为0,1,2或3;n为0,1,2或3;Q和T分别独立为N,O,S或C;不足价键由H补足;
5)f为1,2或3;h为0,1或2;所述Rb1的个数为0或1或2;所述Rb1为氨基,羟基,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被羟基取代的C1

3的烷基,SO2R2b,所述R2b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

3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C3

6的环烷基,C2

5的烯基或所述C1

3的烷基或苯基的取代基为卤素或羟基;所述D选自C,P或S;所述g为1,2或3;所述e,d分别独立选自0或1或2或3;Y选自C,O或N;R1b为H,NH2,羟基,C1

3的烷氧基,被羟基取代的C1

3的烷基,SO2R2b,C1

3的烷基,所述各R2b独立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

3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C3

6的环烷基,C2

5的烯基,所述C1

3的烷基或苯基的取代基为卤素或羟基;所述g为1,2或3;所述e,d分别独立选自0或1或2或3;Y选自C,O或N;所述C1

3的烷基为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所述C1

3的烷氧基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或异丙氧基;所述卤素为F,Cl,Br或I。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可药用的盐,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的盐,其特征在于,Rc为Rc1的个数为0,1,2或3;每个Rc1独立选自F,Cl,Br,I和C1

3的烷基中的至少一种;Ra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F,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所述苯基或各自的取代基个数独立为0或1或2;R1a选自H或或C1

3的烷基;所述Y为C或N;所述Z为N或O,其中N、C被0或1个C1

3的烷基取代;Ra1为H或C1

3的烷基;Rb选自以下1)

5)任一一组或多组中的基团:1)取代或非取代的5

8元的螺杂环;所述螺杂环中的杂原子为O;2)取代或非取代的C10的桥环;所述桥环的取代基为一个或多个独立的氨基,C1

3的烷
基,C1

3的烷氧基,OH;3)取代或非取代的氨基;所述氨基的取代基为一个或两个C1

3的烷基,或

(CH2)
a

E

(CH2)
b

,且氨基中的N与

(CH2)
a

E

(CH2)
b

两端链接成环;所述E为C或O,所述a为1或2或3;所述b为1或2或3;4)双键a的个数为0,1,2或3;a位置为环内任何价键合理的位置;m为0,1,2或3;n为0,1,2或3;Q和T分别独立为N,O,S或C;不足价键由H补足;5)f为1,2或3;h为0或1;所述Rb1的个数为0或1或2;Rb1为氨基,羟基,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或被羟基取代的C1

3的烷基,SO2R2b,所述各R2b独立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

3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C3

6的环烷基,C2

5的烯基或所述C1

3的烷基或苯基的取代基为卤素或羟基;所述D选自C或P或S;所述k为1或2;所述g为1,2或3;所述e,d分别独立选自0或1或2或3;Y选自C,O或N;R1b为H,NH2,羟基,C1

3的烷氧基,羟基取代的C1

3的烷基,SO2R2b,C1

3的烷基,所述各R2b独立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

3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C3

6的环烷基,C2

5的烯基,所述C1

3的烷基或苯基的取代基为卤素或羟基;所述g为1,2或3;所述e,d分别独立选自0或1或2或3;Y选自C,O或N。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可药用的盐,其特征在于,Rc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可药用的盐,其特征在于,Rc为Rc1的个数为0,1,2或3;每个Rc1独立选自F,Cl,Br,I和C1

3的烷基中的至少一种;Ra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F,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所述苯基或各自的取代基个数独立为0或1或2;
R1a选自H或或C1

3的烷基;所述Y为C或N;所述Z为N或O;Ra1为H或C1

3的烷基;Rb选自以下1)

5)任一一组或多组中的基团:1)取代或非取代的5

8元的螺杂环;所述螺杂环中的杂原子为O;2)取代或非取代的C10的桥环;所述桥环的取代基为一个或多个独立的氨基,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OH;3)取代或非取代的氨基;所述氨基的取代基为一个或两个C1

3的烷基,或

(CH2)
a

E

(CH2)
b

,且氨基中的N与

(CH2)
a

E

(CH2)
b

两端链接成环;所述E为C或O,所述a为1或2或3;所述b为1或2或3;4)双键a的个数为0,1,2或3;a位置为环内任何价键合理的位置;不足价键由H补足;m为0,1,2或3;n为0,1,2或3;Q和T分别独立为N,O,S或C;不足价键由H补足;5)f为1,2或3;h为0或1;所述Rb1的个数为0或1或2;Rb1为氨基,羟基,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或被羟基取代的C1

3的烷基,SO2R2b,所述各R2b独立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

3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C3

6的环烷基,C2

5的烯基或所述C1

3的烷基或苯基的取代基为卤素或羟基;所述D选自C或P或S;所述k为1或2;所述g为1,2或3;所述e,d分别独立选自0或1或2或3;Y选自C,O或N;R1b为H,NH2,羟基,C1

3的烷氧基,羟基取代的C1

3的烷基,SO2R2b,C1

3的烷基,所述各R2b独立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

3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C3

6的环烷基,C2

5的烯基,所述C1

3的烷基或苯基的取代基为卤素或羟基;所述g为1,2或3;所述e,d分别独立选自0或1或2或3;Y选自C,O或N。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可药用的盐,其特征在于,Rc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可药用的盐,其特征在于,Rc为Rc1的个数为0,1,2或3;每个Rc1独立选自F,Cl,C1

3的烷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Ra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所述Ra中苯基或的取代基为F,甲基,甲氧基;所述苯基或的各自取代基的个数为1;R1a选自H或或C1

3的烷基;所述Y为C或N;所述Z为N或O;Ra1为H,CH3或CH2CH3;t选自0,1或2;Rb选自以下1)

5)任一一组或多组中的基团:1)取代或非取代的5

8元的螺杂环;所述螺杂环中的杂原子为O;2)取代或非取代的C10的桥环;所述桥环的取代基为一个或多个独立的氨基,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OH;3)取代或非取代的氨基;所述氨基的取代基为一个或两个C1

3的烷基,或

(CH2)
a

E

(CH2)
b

,且氨基中的N与

(CH2)
a

E

(CH2)
b

两端链接成环;所述E为C或O,所述a为1或2或3;所述b为1或2或3;4)双键a的个数为0,1,2或3;a位置为环内任何价键合理的位置;m为1,2或3;n为0,1,2或3;Q和T分别独立为N,O,S或C;不足价键由H补足;5)f为1,2或3;h为0或1;所述Rb1的个数为0或1;Rb1为氨基,羟基,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或被羟基取代的C1

3的烷基,SO2R2b,所述各R2b独立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

3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C3

6的环烷基,C2

5的烯基或所述C1

3的烷基或苯基的取代基为卤素或羟基;所述g为1,2或3;所述e,d分别独立选自0或1或2或3;Y选自C,O或N;R1b为H,NH2,羟甲基,羟乙基,羟丙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OH,SO2R2b,(CH3)2CH2,所述各R2b独立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

3的烷基,取代或非
取代的苯基,C3

5的环烷基,C2

3的烯基,所述苯基的取代基为卤素或羟基;所述D选自C或P;所述k为1或2;所述g为1,2或3;所述g为1,2或3;所述卤素为F,Cl,Br或I。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可药用的盐,其特征在于,Rc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可药用的盐,其特征在于,Rc为Rc1的个数为0,1,2或3;每个Rc1独立选自F,Cl,C1

3的烷基中的至少一种;Ra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F,甲基,甲氧基;所述苯基或各自的取代基个数独立为0或1或2;R1a选自H或或C1

3的烷基;所述Y选自N,O和C;所述Z为N或O;Ra1为H,甲基或乙基;A为O或N,其中N被一个H取代;t选自0,1或2;Rb选自以下1)

4)任一一组或多组中的基团:1)取代或非取代的7元的螺杂环;所述螺杂环中的杂原子为O;2)取代或非取代的金刚烷基;所述金刚烷基的取代基为一个或多个OH;3)取代或非取代的氨基;所述氨基的取代基为一个或两个C1

3的烷基;4)双键a的个数为0或1;a的位置为环内任何价键合理的位置;m为0,1,2或3;n为0,1,2;Q为C;T为N,O或C;不足价键由H补足;所述Rb1的个数为0或1;Rb1为氨基,羟基,羟甲基,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或被羟基取代的C1

3的烷基,SO2R2b,所述各R2b独立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

3的烷基,环丙烷基或C2

3的烯基;所述C1

3的烷基的取代基为卤素或羟基;所述e,d分别独立选自0或1或2或3;Y选自C,O或N;R1b为氨基,羟基,被羟基取代的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或SO2R2b,所述各R2b独立选自C1

3的烷基或C3

6的环烷基;所述e、d分别独立地选自1或2或3,所述Y选自C或N或O。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可药用的盐,其特征在于,Rc为
c1的个数为0,1,2或3;每个Rc1独立选自F,Cl,C1

3的烷基中的至少一种;Ra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所述取代基分别独立地选自F,甲基,甲氧基;所述苯基或各自的取代基个数独立为0或1或2;R1a选自H或或C1

3的烷基;所述Y选自N,O和C;所述Z为N或O;Ra1为H,甲基或乙基;A为O或N,其中N被一个H取代;t选自0,1或2;Rb选自以下1)

4)任一一组或多组中的基团:1)取代或非取代的7元的螺杂环;所述螺杂环中的杂原子为O;2)取代或非取代的金刚烷基;所述金刚烷基的取代基为一个或多个OH;3)取代或非取代的氨基;所述氨基的取代基为一个或两个C1

3的烷基;4)双键a的个数为0或1;a的位置为环内任何价键合理的位置;m为0,1,2或3;n为0,1,2;Q为C;T为N,O或C;不足价键由H补足;所述Rb1的个数为0或1或2;Rb1为氨基,羟基,羟甲基,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或被羟基取代的C1

3的烷基,SO2R2b,所述各R2b独立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

3的烷基,环丙烷基或C2

3的烯基;所述C1

3的烷基的取代基为卤素或羟基;所述e,d分别独立选自0或1或2或3;Y选自C,O或N;R1b为H,氨基,羟基,被羟基取代的C1

3的烷基,C1

3的烷氧基,或SO2R2b,所述各R2b独立选自C1

3的烷基或C3

6的环烷基;所述e、d分别独立地选自1或2或3,所述Y选自C或N或O。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可药用的盐,其特征在于,式I中的Rc取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如式II所示,所述R1、R2分别独立地选自H,卤素,C1

3的烷基中的至
少一种,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可药用的盐,其特征在于,式I中Rc取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所述R
a
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环,Rb为R1b为H,如式III所示,其中,m选自0,1,2;n选自0,1,2;t选自0,1,2;W为C,O或N;R1选自H,F,Cl;R2选自H,F,Cl;R3选自H,MeO;R4选自H,F;R5选自H或或C1

3的烷基;所述的Y和Z分别独立地选自N,O和C,不足价键由H补足;Ra1为H,C1

3的烷基;Ra1为H或C1

3的烷基;R6选自H,NH2,羟基,C1

3的烷氧基,羟基取代的C1

3的烷基,SO2R2b,C1

3的烷基,所述各R2b独立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

3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C3

6的环烷基,C2

5的烯基,所述D选自C,P或S;所述k为1或2;所述C1

3的烷基或苯基的取代基为卤素或羟基;所述g为1,2或3;所述e,d分别独立选自0或1或2或3;Y选自C,O或N。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可药用的盐,其特征在于,式I中Ra取取代或非取代的所述取代基为C1

3的烷氧基,C1

3的烷基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取代基为H,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甲基、乙基、丙基中的一个、两个或
三个。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可药用的盐,其特征在于,式I中Ra取Rb选自R1b为H,如式IV所示,其中,m选自0,1,2;n选自0,1,2;t选自0,1,2;W为C,O或N;R1选自H,F,Cl;R2选自H,F,Cl;R6选自H,OH,CH2OH,OH,R7选自H或C1

3的烷氧基;R8选自H或C1

3的烷基或被C1

3的烷基取代的哌啶基。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可药用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选自:(S)

N

(1

(5

(4

氟苯甲酰基)
‑2‑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4‑
基)哌啶
‑3‑
基)环丙烷磺酰胺,(S)

N

(1

(5

(4

氟苯甲酰基)
‑2‑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4‑
基)吡咯烷
‑3‑
基)环丙烷磺酰胺,(S)

N

(1

(5

(4

氟苯甲酰基)
‑2‑
((6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3‑
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4‑
基)吡咯烷
‑3‑
基)环丙烷磺酰胺,(S)

N

(1

(5

(4

氟苯甲酰基)
‑2‑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4‑
基)吡咯烷
‑3‑
基)环丙烷磺酰胺,(S)

N

(1

(5

(4

氟苯甲酰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4‑
基)哌啶
‑3‑
基)环丙烷磺酰胺,(R)

(4

((1

(环丙基磺酰基)哌啶
‑3‑
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4

氟苯基)甲酮,(R)

(4

(1

(环丙基磺酰基)哌啶
‑3‑
基)氨基)
‑2‑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4

氟苯基)甲酮,(R)
‑1‑
(4

((1

(环丙基磺酰基)哌啶
‑3‑
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
‑2‑
甲基丙
‑1‑
酮,(S)

(4

(1

(环丙基磺酰基)哌啶
‑3‑
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4

氟苯基)甲酮,(R)

(4

(1

(环丙基磺酰基)吡咯烷
‑3‑
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4

氟苯基)甲酮,(S)

(4

(1

(环丙基磺酰基)吡咯烷
‑3‑
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4

氟苯基)甲酮,(S)
‑1‑
(3

((5

(4

氟苯甲酰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4‑
基)氨基)哌啶
‑1‑
基)丙
‑2‑

‑1‑
酮,(S)
‑1‑
(3

((5

(4

氟苯甲酰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4‑
基)氨基)吡咯烷
‑1‑
基)丙
‑2‑

‑1‑
酮,(S)

(4

(1

(环丙基磺酰基)哌

‑3‑
基)氨基)
‑2‑
((4

(4

乙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4

氟苯基)甲酮,(S)

(4

(1

(环丙基磺酰基)吡咯烷
‑3‑
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苯基)甲酮,(S)

(4

(1

(环丙基磺酰基)吡咯烷
‑3‑
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3

氟苯基)甲酮,(S)

(4

(1

(环丙基磺酰基)吡咯烷
‑3‑
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3,4

二氟苯基)甲酮,(4

氟苯基)(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4‑
(吗啉代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4

氟苯基)(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4‑
((四氢

2H

吡喃
‑4‑
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4

氟苯基)(4

(((1r,4r)
‑4‑
(羟甲基)环己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S)
‑1‑
(3

((5

(2,4

二氟苯甲酰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4‑
基)氨基)吡咯烷
‑1‑
基)丙
‑2‑

‑1‑
酮,(S)
‑1‑
(3

((5

(2

氟苯甲酰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4‑
基)氨基)吡咯烷
‑1‑
基)丙
‑2‑

‑1‑
酮,(R)
‑1‑
(3

((5

(4

氟苯甲酰基)
‑2‑
((1

甲基

1H

吡唑
‑4‑
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4‑
基)氨基)吡咯烷
‑1‑
基)丙
‑2‑

‑1‑
酮,(S)

(4

((1

(环丙基磺酰基)吡咯烷
‑3‑
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2,4

二氟苯基)甲酮,(R)

(4

氟苯基)(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4‑
(1

(甲磺酰基)吡咯烷
‑3‑
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S)
‑1‑
(3

((5

(4

氟苯甲酰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4‑
基)氨基)吡咯烷
‑1‑
基)

3,3

二甲基丁
‑1‑
酮,(S)
‑1‑
(3

((5

(4

氟苯甲酰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4‑
基)氨基)吡咯烷
‑1‑
基)

2,2

二甲基丙
‑1‑
酮,(4

氟苯基)(4

(((1s,4s)
‑4‑
羟基环己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S)

(4

氟苯基)(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4‑
(四氢

2H

吡喃
‑3‑
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4

氟苯基)(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4‑
((四氢

2H

吡喃
‑4‑
基)甲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4

氟苯基)(4

(甲基(四氢

2H

吡喃
‑4‑
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1

(4

((5

(4

氟苯甲酰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4‑
基)氨基)哌啶
‑1‑
基)丙
‑2‑

‑1‑
酮,(4

氟苯基)(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4‑
((1

(甲磺酰基)哌啶
‑4‑
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1

(4

((5

(4

氟苯甲酰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4‑
基)氨基)哌啶
‑1‑
基)

3,3

二甲基丁
‑1‑
酮,(R)

(4

氟苯基)(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4‑
(四氢呋喃
‑3‑
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4

氟苯基)(4

((3

甲基氧杂环丁烷
‑3‑
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4

氟苯基)(4

(((1s,3R,4s,5S,7s)
‑4‑
羟基金刚烷
‑1‑
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R)

(4

氟苯基)(4

((1

羟基
‑4‑
甲基戊烷
‑2‑
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S)

(4

氟苯基)(4

((1

羟基

3,3

二甲基丁
‑2‑
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4

氟苯基)(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4‑
((2

(四氢

2H



‑4‑
基)乙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4

氟苯基)(4

((1

(羟甲基)环戊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4

氟苯基)(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4‑
((四氢

2H

吡喃
‑3‑
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4

((2

(二乙基氨基)乙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4

氟苯基)甲酮,(4

氟苯基)(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4‑
((2

(吡咯烷
‑1‑
基)乙基)氨基)

7H

吡咯并[2,3

d]嘧啶
‑5‑
基)甲酮,(4

氟苯基)(4

((4

羟基四氢

2H

吡喃
‑4‑
基)甲基)氨基)
‑2‑
((4

(4

甲基哌嗪
‑1‑
基)苯基)氨基)

7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袁将姚景春赵桂芳李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