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周转标准化后浇带传力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689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周转标准化后浇带传力装置及施工方法,可周转标准化后浇带传力装置包括在后浇带两侧设置的若干组传力装置,一组传力装置包括第一装置钢板、第二装置钢板和插销升降装置,第一装置钢板和第二装置钢板与地下室顶板接触的端部均通过插销升降装置连接,插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凸板和第二凸板及之间抵接的第三凸板,第一凸板和第二凸板的一侧的顶端中部分别设有第一凸片和第二凸片,第一凸片与第二凸片之间设有螺杆,螺杆的一端穿过第一凸片与第二凸片之间的空隙连接有螺母,螺母将螺杆与第一凸片和第二凸片卡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传递水平力功能,可调节,方便拆卸和周转利用,同时可进行标准化生产,适应施工需求,提供施工效率。施工效率。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周转标准化后浇带传力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周转标准化后浇带传力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大面积地下室和超长主体结构施工中,都会预留后浇带,后浇带是指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一般在楼板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但有时地下室施工时会提前拆除支撑或者有较大覆土高差处会产生较大的水平力,又不能提前浇筑;项目上常常采用斜撑的方式,将水平力传递到相邻的结构上,但有时工作面无法保证,传递水平力的大小验算复杂,后期浇筑还需做底模支撑,给施工带来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周转标准化后浇带传力装置及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可实现传递水平力功能,可调节,方便拆卸和周转利用,同时可进行标准化生产,适应施工需求,提供施工效率。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周转标准化后浇带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地下室顶板上设有后浇带,在所述后浇带两侧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周转标准化后浇带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地下室顶板(1)上设有后浇带(4),在所述后浇带(4)两侧沿所述地下室顶板(1)设置有若干组传力装置(2),一组所述传力装置(2)包括第一装置钢板(21)、第二装置钢板(22)和插销升降装置(23),所述第一装置钢板(21)置于所述地下室顶板(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装置钢板(22)置于所述地下室顶板(1)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装置钢板(21)与所述第二装置钢板(22)沿所述后浇带(4)宽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后浇带(4)两端的距离,所述第一装置钢板(21)和所述第二装置钢板(22)与所述地下室顶板(1)接触的端部均通过插销升降装置(23)连接,所述插销升降装置(23)包括固定设于所述第一装置钢板(21)远离所述地下室顶板(1)的一侧的第一凸板(231)和第二凸板(232),所述第一凸板(231)与所述第二凸板(232)之间抵接有第三凸板(233),所述第一凸板(231)与所述第三凸板(233)接触的侧面与所述后浇带(4)的侧面平齐,所述第一凸板(231)靠近所述第二凸板(232)的一侧的顶端中部设有第一凸片(235),所述第二凸板(232)靠近所述第一凸板(231)的一侧的顶端中部设有第二凸片(236),所述第一凸片(235)与所述第二凸片(236)之间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凸片(235)与所述第二凸片(236)之间的空隙连接有螺母(234),所述螺母(234)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片(235)和所述第二凸片(236)卡接,所述第三凸板(233)的上方固定对称设有两个卡块(237),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有卡接块(238),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至两个所述卡块(237)之间通过所述卡接块(238)与两个所述卡块(237)卡接,所述第三凸板(233)靠近所述第一装置钢板(2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装置钢板(21)并与所述后浇带(4)的侧壁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标准化后浇带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钢板(21)与所述第二装置钢板(22)均由设有错台的第一错台钢板(211)和第二错台钢板(212)拼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西良吕桂阳梁汝鸣王龙军张洪达庞振刘洋张波祝人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