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6697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外壳部件、自锁转向部件以及插入部件。外壳部件围设形成安装腔,且外壳部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自锁转向部件包括转动组件、锁定组件以及摇杆,转动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腔内,摇杆与转动组件固定连接并从第一通孔穿设至外壳部件的外部,锁定组件设置于转动组件与安装腔的内壁面之间;插入部件包括插入连接管和多根拉线,插入连接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插入连接管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通孔,插入连接管的第二端设置有柔性管段;拉线用于在转动组件转动时带动柔性管段沿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折弯。本申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不便于操作、且可视角度有限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内窥镜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例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0003]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多向内窥镜为两向或者四向内窥镜,且操作医生需要长时间压紧内窥镜的手柄对病患的病灶部位进行观察,使用时,操作医生容易疲惫,且内窥镜的可视角度有限,无法全面观察人体内部详细病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不便于操作、且可视角度有限的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包括:
[0006]外壳部件,所述外壳部件围设形成安装腔,且所述外壳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0007]自锁转向部件,所述自锁转向部件包括转动组件、锁定组件以及摇杆,所述转动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摇杆与所述转动组件固定连接并从所述第一通孔穿设至所述外壳部件的外部,所述摇杆受外力作用带动所述转动组件在所述安装腔内转动,所述锁定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面之间以用于在撤销对所述摇杆施加的外力作用时将所述转动组件锁止于当前位置;
[0008]插入部件,所述插入部件包括插入连接管和多根拉线,所述插入连接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插入连接管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插入连接管的第二端设置有柔性管段;所述拉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柔性管段,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以在所述转动组件转动时带动所述柔性管段沿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折弯。
[0009]进一步地,所述锁定组件包括:
[0010]第一阻尼部,所述第一阻尼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面;
[0011]第二阻尼部,所述第二阻尼部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外表面并与所述第一阻尼部适配以用于在撤销对所述摇杆施加的外力作用时将所述转动组件锁止于当前位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尼部包括弹性阻尼圈,所述弹性阻尼圈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面并套设在所述转动组件的外周,所述弹性阻尼圈的内壁面设置有卡槽;和/或,
[0013]所述第二阻尼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外表面的硬质卡凸。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半球体,所述硬质卡凸设置在所述转动半球体
的球面上,所述硬质卡凸为多个,多个所述硬质卡凸排列呈多排,各排所述硬质卡凸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硬质卡凸,且多排所述硬质卡凸以所述转动半球体的顶端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在所述转动半球体的球面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0016]球关节,所述球关节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0017]转动半球体,所述转动半球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球关节上,所述转动半球体背离所述球关节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摇杆,所述锁定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半球体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面之间。
[0018]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半球体包括:
[0019]支撑连接板,所述支撑连接板上设置有半球形凹槽,所述半球形凹槽与所述球关节相适配;
[0020]半球壳体,所述半球壳体围设形成至少可容置所述支撑连接板的中空腔体,所述半球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连接板,所述半球壳体的外周设置有外凸缘,多根所述拉线间隔连接在所述外凸缘上。
[002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连接板的外周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耳块,所述支撑连接板通过穿设在所述连接耳块上的紧固件与所述半球壳体固定连接;和/或,
[0022]所述半球形凹槽位于所述支撑连接板的板面的中央,所述半球形凹槽的槽口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防脱凸块,多个所述防脱凸块围设形成圆环形腔体,所述圆环形腔体的最小直径小于所述球关节的最大直径。
[0023]进一步地,所述自锁转向部件还包括:
[0024]锁止辅助组件,所述锁止辅助组件支撑设置于所述球关节的底部以至少用于对所述球关节以及所述转动半球体施加抵顶力。
[0025]进一步地,所述球关节上设置螺纹孔,所述锁止辅助组件包括:
[0026]底座支撑板,所述底座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底座支撑板上设置有连接孔;
[0027]导杆,所述导杆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导杆从所述底座支撑板的底部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底座支撑板垂直,所述限位块止挡于所述底座支撑板的底部,所述导杆至少远离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具有螺柱段,所述导杆通过所述螺柱段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0028]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底座支撑板的板面和所述球关节的底部。
[002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包括锥形孔段,所述锥形孔段的直径沿远离安装腔的方向逐渐变大;和/或,
[0030]所述第一通孔的最小孔径为所述转动半球体直径的0.5倍至0.65倍。
[0031]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部件包括:
[0032]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一空腔体以及与所述第一空腔体连通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并沿远离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方向延伸;
[0033]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二空腔体以及与所述第二空腔体连通的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二主
体部连接并沿远离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方向延伸;
[0034]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第一空腔体和所述第二空腔体围设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围设形成握持手柄。
[0035]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部件还包括圆锥底座,所述圆锥底座连接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圆锥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且所述圆锥底座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插入连接管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内。
[0036]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至少具备如下技术效果:
[0037]当利用本申请的内窥镜进行内窥检查时,医生通过对摇杆施加外力的作用,可以带动转动组件在安装腔内转动。转动组件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与柔性管段连接的拉线运动,进而可以带动柔性管段沿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折弯,此时,设置在柔性管段内的光学元件、照明元件等可以朝向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检测和照射,进而可以对病患的病灶部位进行更加全面的观察和检测。与此同时,在对摇杆施加外力的过程中,当转动组件转动到需要的位置之后,医生可以撤销其对摇杆施加的外力作用,此时,设置于转动组件和安装腔的内壁面之间的锁定组件还可以将转动组件锁止于当前位置,即摇杆带动转动组件转动到的位置,此时,医生可以对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部件(10),所述外壳部件(10)围设形成安装腔(101),且所述外壳部件(10)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101)连通的第一通孔(1112)和第二通孔(1212);自锁转向部件(20),所述自锁转向部件(20)包括转动组件(21)、锁定组件(22)以及摇杆(23),所述转动组件(2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01)内,所述摇杆(23)与所述转动组件(21)固定连接并从所述第一通孔(1112)穿设至所述外壳部件(10)的外部,所述摇杆(23)受外力作用带动所述转动组件(21)在所述安装腔(101)内转动,所述锁定组件(22)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21)与所述安装腔(101)的内壁面之间以用于在撤销对所述摇杆(23)施加的外力作用时将所述转动组件(21)锁止于当前位置;插入部件(30),所述插入部件(30)包括插入连接管(31)和多根拉线(32),所述插入连接管(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插入连接管(3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1212),所述插入连接管(31)的第二端设置有柔性管段(311);所述拉线(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柔性管段(31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21)以在所述转动组件(21)转动时带动所述柔性管段(311)沿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折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22)包括:第一阻尼部(221),所述第一阻尼部(221)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01)的内壁面;第二阻尼部(222),所述第二阻尼部(222)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21)外表面并与所述第一阻尼部(221)适配以用于在撤销对所述摇杆(23)施加的外力作用时将所述转动组件(21)锁止于当前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部(221)包括弹性阻尼圈,所述弹性阻尼圈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01)的内壁面并套设在所述转动组件(21)的外周,所述弹性阻尼圈的内壁面设置有卡槽(2211);和/或,所述第二阻尼部(222)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组件(21)外表面的硬质卡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1)包括转动半球体(212),所述硬质卡凸设置在所述转动半球体(212)的球面上,所述硬质卡凸为多个,多个所述硬质卡凸排列呈多排,各排所述硬质卡凸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硬质卡凸,且多排所述硬质卡凸以所述转动半球体(212)的顶端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在所述转动半球体(212)的球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1)包括:球关节(211),所述球关节(211)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01)内;转动半球体(212),所述转动半球体(212)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球关节(211)上,所述转动半球体(212)背离所述球关节(211)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摇杆(23),所述锁定组件(22)设置于所述转动半球体(212)与所述安装腔(101)的内壁面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半球体(212)包括:支撑连接板(2121),所述支撑连接板(2121)上设置有半球形凹槽(21213),所述半球形凹槽(21213)与所述球关节(211)相适配;半球壳体(2122),所述半球壳体(2122)围设形成至少可容置所述支撑连接板(2121)的中空腔体(21222),所述半球壳体(2122)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连接板(2121),所述半球壳体(2122)的外周设置有外凸缘(21221),多根所述拉线(32)间隔连接在所述外凸缘(21221)
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强胜郑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慧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