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回收用吸脱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6686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回收用吸脱附装置,涉及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内设有制冷系统、真空泵、吸附A罐和吸附B罐,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冷凝器风机、压缩机、制冷器和储液罐,所述制冷器的内腔内固定连接有制冷罐,且所述制冷器和制冷罐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制冷罐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油气进入管,所述制冷罐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油管。该油气回收用吸脱附装置,通过在制冷器和制冷罐之间填充保温材料,能够降低外界环境对制冷罐内温度的影响,提高该装置中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提高该装置耐环境温度的性能,且制冷系统中各部分的配合使用,使油气能够快速充分液化。够快速充分液化。够快速充分液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回收用吸脱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气回收
,具体为一种油气回收用吸脱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油气非常容易挥发,当油罐内部温度升高、一次回收导致油罐气体压力增加、卸油时储罐压力增加等条件满足时,储罐内压力会上升,达到压力阀值时会引起呼吸阀排放油气;由于热胀冷缩现象,当油罐系统温度降低时,呼吸阀会吸入空气,当油罐系统温度再次升高时,也会引起呼吸阀排放油气;上述现象油气会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对油气进行回收。
[0003]目前,油气回收主要有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其中冷凝法和吸附法是最主要的手段,但冷凝机耗电严重,且设备的价格高,维护麻烦,吸附法虽然使用简单,但是活性炭吸附剂使用寿命短,采用加热的方法对活性炭进行解吸时,容易引燃气体以及活性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其他方法,技术实现较为困难,为此,提出一种油气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回收用吸脱附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冷凝机耗电量大,制冷效率慢,维护麻烦和采用加热方法对活性炭脱附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气回收用吸脱附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内设有制冷系统、真空泵、吸附A罐和吸附B罐,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冷凝器风机、压缩机、制冷器和储液罐,所述制冷器的内腔内固定连接有制冷罐,且所述制冷器和制冷罐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制冷罐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油气进入管,所述制冷罐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油管,所述制冷罐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吸附A罐和吸附B罐内腔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网孔板,两个网孔板之间为吸附层,所述吸附A罐和吸附B罐底部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与气管连接的气体进入管,所述吸附A罐和吸附B罐顶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排出管,所述吸附A罐和吸附B罐顶部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脱附管,所述脱附管的另一端与真空泵的进气口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油罐和储气罐,所述油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油罐内腔的顶端,所述真空泵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储气罐的内腔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油管、油气进入管、气管、排出管、气体进入管、连接管和脱附管的中部均设有电磁阀。
[0007]优选的,所述网孔板为3X3mm的孔距,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均匀设有贯穿孔,且贯穿孔内镶嵌有灰尘拦截网。
[0008]优选的,所述制冷器通过固定架与外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吸附A罐和吸附B罐中部的外圈均固定连接有抱箍,所述吸附A罐和吸附B罐通过抱箍与外壳的内腔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冷凝器风机镶嵌在冷凝器内侧的中部,所述冷凝器的内腔内固定连接有冷凝管,所述制冷罐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制冷管,冷凝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液罐内腔的顶端,冷凝器的另一端与制冷管的排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制冷管的进入管与压缩机的排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进入端与储液罐固定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1、该油气回收用吸脱附装置,通过在制冷器和制冷罐之间填充保温材料,能够降低外界环境对制冷罐内温度的影响,提高该装置中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提高该装置耐环境温度的性能,且制冷系统中各部分的配合使用,使油气能够快速充分液化。
[0012]2、该油气回收用吸脱附装置,通过网孔板的设置,减小该装置中两个吸附罐内部的阻力,便于吸附罐对气体中的有害成分进行吸附,通过真空泵的设置,能够对吸附层进行真空脱附处理,实现吸附层的再生,便于该装置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面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背面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1内部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结构图3背面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结构制冷器剖面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结构吸附A罐剖面示意图。
[0019]图中:1、外壳;2、固定架;3、制冷器;4、冷凝器风机;5、冷凝器;6、储油罐;7、压缩机;9、吸附A罐;10、吸附B罐;11、储气罐;12、真空泵;13、储液罐;14、气管;15、气体进入管;16、制冷罐;17、保温材料;18、油气进入管;19、油管;20、排出端;21、进入管;22、网孔板;23、脱附管;24、排出管;25、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油气回收用吸脱附装置,由外壳1、制冷系统、吸脱附结构、储油罐6和储气罐11组成,制冷系统、吸脱附结构储油罐6和储气罐11均位于外壳1的内腔内,且外壳1的侧壁上均匀设有贯穿孔,且贯穿孔内镶嵌有灰尘拦截网,有利于外壳1内外空气的流动,便于制冷系统的工作和该装置内电器元件的散热。
[0022]请参阅图3至图5,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5、冷凝器风机4、压缩机7、制冷器3和储液罐13,制冷器3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固定架2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外壳1内腔底部的前端固定连接,制冷器3内腔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制冷罐16,且制冷器3和制冷罐16之间填充有珍珠棉材质的保温材料17,通过保温材料17的设置,能够降低外界环境对制冷罐16的影响,提高该装置的制冷性能和该装置的耐环境温度性能。
[0023]冷凝器5、压缩机7和储液罐13三者的底部均通过螺栓与外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冷凝器风机4镶嵌在冷凝器5内侧的中部,冷凝器5的内腔内固定连接有冷凝管,制冷罐16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制冷管,冷凝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液罐13内腔的顶端,冷凝器的另一端与制冷管的排出端20固定连接,制冷管的进入管21与压缩机7的排出端固定连接,压缩机7的进入端与储液罐13固定连接。
[0024]制冷罐16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油气进入管18,制冷罐16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油管19,油管19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油罐6内腔的顶端,冷凝后的油液能够进入到储油罐6内存储起来,制冷罐16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管14,分离的气体能够从气管14排出。
[0025]请参阅图3、图4和图6,吸脱附结构包括真空泵12、吸附A罐9和吸附B罐10。吸附A罐9和吸附B罐10内腔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网孔板22,两个网孔板22之间为活性炭材质的吸附层25,且网孔板22的厚度为1.5mm,网孔板22的孔间距为3

3mm,降低吸附罐内的阻力,便于吸附罐内气体的流动。
[0026]吸附A罐9和吸附B罐10底部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与气管14连接的气体进入管15,吸附A罐9和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回收用吸脱附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内设有制冷系统、真空泵(12)、吸附A罐(9)和吸附B罐(10),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5)、冷凝器风机(4)、压缩机(7)、制冷器(3)和储液罐(13),所述制冷器(3)的内腔内固定连接有制冷罐(16),且所述制冷器(3)和制冷罐(16)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17),所述制冷罐(16)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油气进入管(18),所述制冷罐(16)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油管(19),所述制冷罐(16)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管(14),所述吸附A罐(9)和吸附B罐(10)内腔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网孔板(22),两个网孔板(22)之间为吸附层(25),所述吸附A罐(9)和吸附B罐(10)底部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与气管(14)连接的气体进入管(15),所述吸附A罐(9)和吸附B罐(10)顶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排出管(24),所述吸附A罐(9)和吸附B罐(10)顶部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脱附管(23),所述脱附管(23)的另一端与真空泵(12)的进气口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油罐(6)和储气罐(11),所述油管(19)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油罐(6)内腔的顶端,所述真空泵(12)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和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澜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