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的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4110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回收制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的制冷系统,包括制冷箱总装、冷凝器、油分离器、气液分离器,所述制冷箱总装、冷凝器、油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下方安装有出油管,所述进气管远离冷凝器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过渡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冷凝器、散热罩、连接机构、卡合块之间的配合,利用连接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卡合块与支撑杆的连接,达到了散热罩的安装效果,有效地解决螺栓散热罩的方式,采用连接机构替代螺栓固定的方式,简化了散热罩的拆装步骤,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便于工作人员对散热罩与扇叶的清理。工作人员对散热罩与扇叶的清理。工作人员对散热罩与扇叶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的制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气回收制冷
,具体为一种具有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的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部分排放的油气和埋地油罐部分排放的汽油气体,用于油气回收的冷凝系统采用冷凝、液化+吸脱附技术要由油气输送压力检测、低温冷凝液化油、吸附脱附、浓度检测,达标排放等系统构成,该制冷系统由主机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主机由压力传感器、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CA吸附剂罐、真空泵、排放浓度计、油气管道、电控阀门、温度传感器、框架柜体等组成,控制器由工业电脑主板、工业触摸屏、主机防爆控制箱等组成,主机安装在罐区内(防爆区),控制器安装在操作室或办公区域内(非防爆区域),而在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则是冷凝器,其冷凝作用决定于油气回收的制冷效果。
[0003]但冷凝器在实现气体的循环使用时,气体中的杂质会从进气管处流至冷凝管的内部,而杂质的运动会依附在冷凝管的内壁,随着杂质依附量的不断增加,则会降低冷凝管的散热效果,从而降低了油气杂质的制冷效果,同时降低了制冷系统的利用率;并且,冷凝器在使用时空气中的杂质和灰尘都会发生运动,杂质和灰尘易吸附在扇叶的表面和散热罩上,而螺栓连接散热罩的方式使得工作人员在对散热罩拆卸时,需要逐一对螺栓进行拆卸,而螺栓在拆卸时由于体积小易造成遗失,丢失的螺栓不仅会影响到工作人员对散热罩拆装的进度,还会增加螺栓的使用量和购买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的制冷系统,具备提高制冷压缩机的制冷效果、减少杂质的堆积量和避免杂质堵塞制冷压缩机的散热罩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的制冷系统,包括制冷箱总装、冷凝器、油分离器、气液分离器,所述制冷箱总装、冷凝器、油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下方安装有出油管,所述进气管远离冷凝器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前端的内壁固定套接有一号过滤网,且过渡管后端的内壁固定套接有二号过滤网,所述二号过滤网网孔的直径值小于一号过滤网网孔的直径值,所述进气管后端的下底面套接有卡箍,所述卡箍的左侧固定连接有T型杆,所述T型杆远离卡箍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定位机构,所述T型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矩形块,所述冷凝器的右侧活动安装有散热罩,所述散热罩的外壁均匀分布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散热罩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制冷箱总装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壳支架,且外壳支架通过螺栓与冷凝器连接,所述外壳支架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油分离器左侧的储液罐,所述外壳支架的上端面螺栓连接有位于油分离器右侧的压缩机,所述储液罐的后方设置有真空泵,且真
空泵的下端面与外壳支架螺栓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冷凝器的内壁固定套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进入端与进气管固定连接,且冷凝管的排出端与冷凝器的出油管固定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右侧均匀分布有卡合块,所述冷凝器右侧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扇叶,所述扇叶的中部固定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扇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左侧与散热罩的外壁固定安装。
[0008]优选的,所述卡箍包括有与进气管的下端固定连接的下夹板,且下夹板的左端与矩形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下夹板的右端铰接有上夹板,且上夹板的内壁与进气管的上端面活动套接,所述上夹板的左端与T型杆的右侧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与支撑杆一端内部连接的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外壁与卡合块的内壁活动套接。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与T型杆的内壁活动套接的定位杆,且定位杆的外壁与矩形块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定位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二号弹簧,且二号弹簧的右端与矩形块的外壁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冷凝器、过渡管、一号过滤网和二号过滤网之间的配合,利用一号过滤网和二号过滤网的设置,实现了对气体与杂质的分离作用,达到了气体的除杂效果,有效地解决了杂质在冷凝管内壁形成杂质的问题,采用对气体杂质的去除方式,减少了杂质在冷凝管中的堆积,避免了杂质对冷凝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冷凝器的制冷效果。
[0013]2、本技术通过冷凝器、散热罩、连接机构、卡合块之间的配合,利用连接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卡合块与支撑杆的连接,达到了散热罩的安装效果,有效地解决螺栓散热罩的方式,采用连接机构替代螺栓固定的方式,简化了散热罩的拆装步骤,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便于工作人员对散热罩与扇叶的清理。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伺服电机的侧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扇叶的侧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进气管的正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二号过滤网的侧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图3的A处的放大图;
[0020]图7为本技术图4的B处的放大图。
[0021]图中:1、制冷箱总装;2、冷凝器;3、油分离器;4、气液分离器;5、进气管;6、过渡管;7、卡箍;71、上夹板;72、下夹板;8、散热罩;9、支撑杆;10、连接机构;101、一号弹簧;102、连接块;11、外壳支架;12、储液罐;13、压缩机;14、真空泵;15、冷凝管;16、卡合块;17、扇叶;18、转轴;19、伺服电机;20、T型杆;21、定位机构;211、定位杆;212、二号弹簧;22、一号过滤网;23、二号过滤网;24、矩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图4与图5,一种具有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的制冷系统,包括制冷箱总装1、冷凝器2、油分离器3、气液分离器4,油分离器3的设置利用润滑油和制冷剂蒸气的密度不同;以及通道截面突然扩大,气流速度骤降(油分离器3的筒径比高压排气管的管径大3~15倍,使进入油分离器后蒸气的流速从原先的10~25m/s下降至0.8~1m/s);同时改变流向,使密度较大的润滑油分离出来沉积在油分离器的底部,或利用离心力将油滴甩出去,或采用氨液洗涤,或用水进行冷却降低汽体温度,使油蒸汽凝结成油滴,或设置过滤层等措施来增强油的分离效果,制冷箱总装1、冷凝器2、油分离器3、气液分离器4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气液分离器4在启动、运行或融霜(热泵)后制冷剂液体返回时对压缩机保护,主要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的制冷系统,包括制冷箱总装(1)、冷凝器(2)、油分离器(3)、气液分离器(4),所述制冷箱总装(1)、冷凝器(2)、油分离器(3)、气液分离器(4)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进气管(5),且进气管(5)的下方安装有出油管,所述进气管(5)远离冷凝器(2)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过渡管(6),所述过渡管(6)前端的内壁固定套接有一号过滤网(22),且过渡管(6)后端的内壁固定套接有二号过滤网(23),所述二号过滤网(23)网孔的直径值小于一号过滤网(22)网孔的直径值,所述进气管(5)后端的下底面套接有卡箍(7),所述卡箍(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T型杆(20),所述T型杆(20)远离卡箍(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定位机构(21),所述T型杆(20)的外壁活动套接有矩形块(24),所述冷凝器(2)的右侧活动安装有散热罩(8),所述散热罩(8)的外壁均匀分布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远离散热罩(8)一端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机构(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箱总装(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壳支架(11),且外壳支架(11)通过螺栓与冷凝器(2)连接,所述外壳支架(1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油分离器(3)左侧的储液罐(12),所述外壳支架(11)的上端面螺栓连接有位于油分离器(3)右侧的压缩机(13),所述储液罐(12)的后方设置有真空泵(14),且真空泵(14)的下端面与外壳支架(11)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的制冷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和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澜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