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的配网项目优选排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6570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的配网项目优选排序系统,涉及决策优化领域。所述系统包括:配网项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个规划配网项目信息;配网项目成本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规划配网项目信息,计算并输出每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的配网项目优选排序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决策优化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的配网项目优选排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网是国家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连接广大电力客户的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和保障电力“落得下、配得出、用得上”的关键环节。但由于配网工程具有项目众多、规模相对小、项目繁杂、时间紧迫及建设资金有限等特点,长期以来配电网建设存在标准执行难度大、过程管控粗放、成效评估缺失等诸多问题,在投资需求远大于投资能力的情况,科学高效的进行项目优选成为配电网规划建设中需要突破的关键难题。
[0003]现有技术中,多属性决策模型(multi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ADM)是建立多维评估指标体系并分配各维度权重,利用多属性决策模型对项目优劣排序,用于在多个相互冲突的投资建设方案中选择潜在的最优方案;但当候选项目中备选建设项目数量较多,项目之间存在效益耦合和可靠性关联时,该类模型存在明显不足。配电网项目优化模型是基于运筹学理论,以投资目标或资金约束等划定边界条件,不同投资目标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并求解投资计划安排;但该类模型忽视了投产过程中的全局综合效益,不能对项目进行统一有效的优选排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忽视投产过程中的全局综合效益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的配网项目优选排序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的配网项目优选排序系统,包括:
[0007]配网项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个规划配网项目信息;
[0008]配网项目成本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规划配网项目信息,计算并输出每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C
Lcc
;其中,所述全生命周期成本包括初始投资成本C
I
、运行成本C
O
、维护成本C
M
和退役成本C
D

[0009]投资收益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规划配网项目信息,计算并输出每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收益;所述全生命周期效益包括社会效益F1、缺供电量差值收益F2和增供电量收益F3;
[0010]评估指标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C
Lcc
和全生命周期收益,分别计算并输出每个规划配网项目的评估指标;其中,所述评估指标包括单位投资效益X
Lcc
和综合效益F;
[0011]项目优选排序结果输出模块,用于根据单位投资效益X
Lcc
和综合收益F,对所有规划配网项目进行优选排序,直至所有规划配网项目优选排序完成后输出优选排序结果;其中,优选排序时,对于任意两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单位投资效益X
Lcc
,先比较两个规划配网项
目的单位投资效益X
Lcc
:若两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单位投资效益X
Lcc
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根据单位投资效益X
Lcc
对规划配网项目降序排序;若两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单位投资效益X
Lcc
的差值不大于预设阈值,则根据综合效益F对规划配网项目降序排序。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系统基于可靠性因素引入了缺供电量、社会效益概念,并将这两项的效益作为总效益的一部分,使其更加接近于实际工程建设优选需求,特别适用于现如今配电网工程项目具有项目众多、规模相对小、项目繁杂的背景;通过将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初始、运行、维护和退役成本充分考虑,对不同的项目形成统一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系统的全面完整性能应对不同类型项目的多种收益模式,在效益部分不仅考虑了增供电量的效益,还结合可靠性指标加入了项目由于缺供电量减少带来的收益和社会效益,为电网公司不同类型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收益的统一优选做出了统一的标准,实现了精益化项目优选,为电网公司的项目对比和排序优选,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工具。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的配网项目优选排序系统的架构图;
[0015]图2为实施例2中规划配网项目导入信息一览图;
[0016]图3为实施例2中所述系统的数据流向示意图;
[0017]图4为实施例2中配网项目优选排序结果一览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19]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002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的配网项目优选排序系统,参阅图1,包括:
[0024]配网项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个规划配网项目信息;
[0025]配网项目成本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规划配网项目信息,计算并输出每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C
Lcc
;其中,所述全生命周期成本包括初始投资成本C
I
、运行成本C
O
、维护成本C
M
和退役成本C
D

[0026]投资收益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规划配网项目信息,计算并输出每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收益;所述全生命周期效益包括社会效益F1、缺供电量差值收益F2和增供电量收益F3;
[0027]评估指标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C
Lcc
和全生命周期收益,分别计算并输出每个规划配网项目的评估指标;其中,所述评估指标包括单位投资效益X
Lcc
和综合效益F;
[0028]项目优选排序结果输出模块,用于根据单位投资效益X
Lcc
和综合收益F,对所有规划配网项目进行优选排序,直至所有规划配网项目优选排序完成后输出优选排序结果;其中,优选排序时,对于任意两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单位投资效益X
Lcc
,先比较两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单位投资效益X
Lcc
:若两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单位投资效益X
Lcc
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根据单位投资效益X
Lcc
对规划配网项目降序排序;若两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单位投资效益X
Lcc
的差值不大于预设阈值,则根据综合效益F对规划配网项目降序排序。
[0029]本实施例中,考虑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将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初始、运行、维护和退役成本充分考虑,而在效益部分不仅考虑了增供电量的效益,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的配网项目优选排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网项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个规划配网项目信息;配网项目成本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规划配网项目信息,计算并输出每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C
Lcc
;其中,所述全生命周期成本包括初始投资成本C
I
、运行成本C
O
、维护成本C
M
和退役成本C
D
;投资收益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规划配网项目信息,计算并输出每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收益;所述全生命周期效益包括社会效益F1、缺供电量差值收益F2和增供电量收益F3;评估指标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C
Lcc
和全生命周期收益,分别计算并输出每个规划配网项目的评估指标;其中,所述评估指标包括单位投资效益X
Lcc
和综合效益F;项目优选排序结果输出模块,用于根据单位投资效益X
Lcc
和综合收益F,对所有规划配网项目进行优选排序,直至所有规划配网项目优选排序完成后输出优选排序结果;其中,优选排序时,对于任意两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单位投资效益X
Lcc
,先比较两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单位投资效益X
Lcc
:若两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单位投资效益X
Lcc
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根据单位投资效益X
Lcc
对规划配网项目降序排序;若两个规划配网项目的单位投资效益X
Lcc
的差值不大于预设阈值,则根据综合效益F对规划配网项目降序排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的配网项目优选排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设备购置费用和安装费用,表达式如下:式中,D
zl
表示对应规划配网项目中所有设备种类的集合,C
IB1i
表示第i种设备单台的购置费用,C
IB2i
表示第i种设备单台的安装费用,n
i
表示第i种设备的总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的配网项目优选排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成本C
O
包括线路损耗C
OX
和变压器损耗C
OB
,其表达式为:C
O
=C
OX
+C
OB
其中,线路损耗C
OX
表达式为:式中,T
max
表示第j年配电网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c
d
表示单位电价;ΔP
l
表示系统最大负荷时第l条线路建设前后有功损耗的差值;D
l
表示所有线路的集合;r为社会折现率;n表示对比初始投资年相距的时间年限,即运行年限;变压器损耗C
OB
表达式为:式中,P
0k
表示第j年第k台变压器的空载损耗,P
cuk
为第k台变压器的铜耗,D3为配电网中所有变压器的集合;γ表示变压器可用系数,β为变压器的负载系数;T
yi
为变压器每年的运行时间;n为项目运行年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的配网项目优选排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成本C
M
表达式如下:式中,w
i
表示第i种设备年平均维修次数,r
mi
表示第i种设备平均每次综合维修费用,D
zl
为项目设备合集,r为预设的社会折现率,n为项目运行年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模型的配网项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南王星华刘涵予全欢吴泽霖崔文博黎子璐周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