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623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架结构及汽车。该悬架结构用于连接副车架以及转向节,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连接组件,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分别与副车架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中的一者固设有用于连接转向节的球头,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通过连接组件铰接;通过将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副车架铰接,另一端相互铰接,一方面使得悬架结构与副车架的连接实现运动解耦,释放了运动自由度,从而满足工程师对悬架结构进行较为精细地设计、调校的需求;另一方面,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相互铰接,能够传递两个连杆之间的力与力矩,增加悬架结构的纵向承载能力。增加悬架结构的纵向承载能力。增加悬架结构的纵向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架结构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悬架相关
,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架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悬架的悬架结构主要有三角形摆臂以及双连杆摆臂两种设计方式。
[0003]其中,三角形摆臂的前、后衬套通过刚性体连接一体,两个衬套的多种性能相互影响,悬架各项性能都需要进行折中设计,不能达到最佳状态;
[0004]而双连杆摆臂把三角臂分成两根摆臂,两个衬套相互解耦,各项性能可以达到比较好一种调校状态,但是承载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悬架结构无法兼顾衬套解耦以及纵向承载能力的问题,提供一种衬套解耦且纵向承载能力较强的悬架结构及汽车。
[0006]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悬架结构,用于连接副车架以及转向节,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副车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中的一者固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转向节的球头,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通过连接组件铰接。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架以及球头衬套,所述球头衬套包括球头座以及内球头,所述内球头内嵌于所述球头座,所述连接架与内球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中的一者固设,所述球头座与另一者固设。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为前横臂,所述第二连杆为后斜臂,所述连接架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球头座固设于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副车架的一端。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横臂沿z轴方向的投影与x轴方向的夹角范围为5
°
~10
°
;所述前横臂与所述后斜臂沿z轴方向的投影夹角范围为20
°
~40
°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头座的中轴线沿z轴方向设置。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头固设于所述前横臂。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头固设于所述前横臂远离所述副车架一侧的端部,所述连接架固设于所述前横臂靠近所述球头的一侧。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靠近所述副车架一侧的端部分别固设有衬套,两个所述衬套分别与所述副车架转动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衬套的中轴线均与所述连接组件的中轴线垂直。
[0015]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悬架结构。
[0016]上述悬架结构,通过将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副车架铰接,另一端相互铰接,一方面使得悬架结构与副车架的连接实现运动解耦,释放了运动自由度,从而满足工程师对悬架结构进行较为精细地设计、调校的需求;另一方面,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相互铰接,能够传递两个连杆之间的力与力矩,增加悬架结构的纵向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悬架结构以及副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悬架结构爆炸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00、副车架;10、第一连杆;20、第二连杆;30、连接组件;31、连接架;32、球头衬套;32a、球头座;32b、内球头;40、球头;50、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请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悬架结构,用于连接副车架100以及转向节,包括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20以及连接组件30,第一连杆10以及第二连杆20分别与副车架100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杆10以及第二连杆20中的一者固设有用于连接转向节的球头40,第一连杆10与第二连杆20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0铰接。
[0027]为便于描述,在本申请中,将车头至车尾的纵向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将车身两侧的横向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将竖直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
[0028]通过将第一连杆10以及第二连杆20的一端分别与副车架100铰接,另一端相互铰接,一方面使得悬架结构与副车架100的连接实现运动解耦,释放了运动自由度,从而满足工程师对悬架结构进行较为精细地设计、调校的需求;另一方面,第一连杆10以及第二连杆20相互铰接,能够传递两个连杆之间的力与力矩,增加悬架结构的纵向承载能力(即y轴方向的承载能力)。
[0029]关于增加纵向承载能力,具体地,由于悬架结构位于转向节与副车架100之间,用于连接转向节以及副车架100,因此,通过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20以及副车架之间的连接结构,能够在悬架结构内部形成三角形的承载结构,以使得悬架结构具有较高结构强度;其次,在车身纵向受力时,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架结构,用于连接副车架(100)以及转向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20)以及连接组件(30),所述第一连杆(10)以及所述第二连杆(20)分别与所述副车架(100)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杆(10)以及所述第二连杆(20)中的一者固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转向节的球头(40),所述第一连杆(10)与所述第二连杆(20)之间通过连接组件(30)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0)包括连接架(31)以及球头衬套(32),所述球头衬套(32)包括球头座(32a)以及内球头(32b),所述内球头(32b)内嵌于所述球头座(32a),所述连接架(31)与内球头(32b)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31)与所述第一连杆(10)以及所述第二连杆(20)中的一者固设,所述球头座(32a)与另一者固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0)为前横臂,所述第二连杆(20)为后斜臂,所述连接架(31)固设于所述第一连杆(10),所述球头座(32a)固设于所述第二连杆(20)远离所述副车架(100)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勇戴云洁尹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