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电路及其电源供给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6111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降低消耗电力的电源电路及其电源供给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源电路具有:一端施加了电源电压的线圈;在线圈的另一端和接地间所连接的第一开关元件;根据在线圈和第一开关元件之间的连接点上产生的电压,对提供给负荷的电流进行整流并提供给负荷的第二开关元件;和至少对第一开关元件进行切换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具有:与负荷串连的第三开关元件;和电源供给停止电路,其根据外部信号使第一开关元件关闭,并且在停止向负荷供给升压电源的同时,使第三开关元件关闭,来停止向负荷提供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具有一端施加了电源电压的线圈;在线圈的另一端和接地间所连接的第一开关元件;根据线圈和第一开关元件之间的连接点上产生的电压,对供给负荷的电流进行整流并供给负荷的第二开关元件;和至少对第一开关元件进行开关的驱动电路的。
技术介绍
图7表示现有的一个例子的方框结构图。电源电路1;由以下部分构成一端与电源2连接并且被施加了电源电压Vcc的线圈L;对流经线圈L的电压进行控制的升压控制电路11;根据线圈L和升压控制电路11之间的连接点上产生的电压,对供给负荷3的电流进行整流,并提供给负荷3的整流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D0。升压控制电路11,由误差放大器21、比较电路22、振荡电路23、驱动器24、晶体管25、电源供给停止电路26构成,通过从直流电源2提供给端子T1的电源电压Vcc来驱动。误差放大器21,与端子T3连接。端子T3,与负荷3和检测用电阻Rs的一端之间的连接点连接。检测电阻Rs的另一端通过端子T4、T5接地。误差放大器21,对负荷3和检测电阻Rs之间的连接点的电压进行放大并提供给比较电路22。将来自误差放大器21的检测信号和来自振荡电路23的振荡信号提供给比较电路22。振荡电路23,振荡输出锯齿形或者三角波形的振荡信号。比较电路22,将来自误差放大器21的检测信号和来自振荡电路23的锯齿形或者三角波形的振荡信号进行大小比较,而生成检测信号电平越小则脉冲宽度越宽,检测信号电平越大则脉冲宽度越窄的脉冲信号。比较电路22生成的脉冲信号被提供给了驱动器24。驱动器24,根据比较电路22提供的信号使晶体管22开关。晶体管25,漏极通过端子T2与线圈L的另一端连接,源极被接地。如果由来自驱动器24的脉冲信号开关晶体管25,则通过线圈L的电动势按照脉冲信号的周期升压端子T2的电压。线圈L的另一端和端子T2之间的连接点,通过整流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D0与负荷3连接。整流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D0,被连接成从线圈L的另一端和端子T2之间的连接点朝负荷3的方向为顺方向。由线圈L所升压了的端子T2的电压,被提供给通过整流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D0所整流过的负荷3。另外,负荷3,例如,由串联的发光二极管D11~D14构成。发光二极管D11~D14被串连,并且由被升高了的电压进行发光。另外,作为关联技术,已经提出了一种由被电源电路升高了的电压使发光二极管发光的照明装置(专利文献1特开2002-258363号公报)。然而,在图7所示的现有电源电路中,通过使晶体管25保持在关闭的状态下,停止升压动作,停止了向负荷3供给升压电压,来停止负荷3的动作。此时,直流电源2和负荷3,通过对于线圈L和电源电压Vcc被顺方向连接的整流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D0被连接。因此,在关闭了晶体管25的情况下,电源电压Vcc通过整流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D0被施加在负荷3上,并且在负荷3中有微小电流流经。这样,会增加电力消耗。另外,在负荷3是发光二极管D11~D12等的情况下,产生了发光二极管D11~D12发光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消耗电力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电源电路(100),具有一端施加了电源电压的线圈(L);在线圈(L)的另一端和接地间所连接的第一开关元件(25);根据线圈(L)和第一开关元件(25)之间的连接点上产生的电压,对提供给负荷(3)的电流进行整流并提供给负荷(3)的第二开关元件(D0/Q0、511);和至少对第一开关元件(25)进行开关的驱动电路(21~24);该电源电路(100),其特征在于,具有与负荷串连的第三开关元件(111、311、411、512);电源供给停止电路(112、312),它根据外部信号使第一开关元件(111)关闭,并且使向负荷(3)的升压电源的供给停止的同时,使第三开关元件(111、311、411、512)关闭,停止向负荷(3)提供电流。第二开关元件(D0),其特征在于,由从线圈(L)的一端和第一开关元件(115)之间的连接点朝负荷(3)顺方向地连接的二极管(D0)构成,进行二极管整流。另外,第二开关元件(Q0),其特征在于,由驱动电路(21~24)与第一开关元件(111)同步进行驱动,并且进行同步整流。另外,第三开关元件(111),其特征在于,被串连在负荷(3)和基准电位之间。另外,第三开关元件(311、411、512),其特征在于,被串连在负荷(3)和第二开关元件(D0、Q0、511)之间。再者,,第三开关元件(111、311、411、512),其特征在于,由寄生二极管为逆方向地连接的MOS型场效应晶体管构成。另外,第三开关元件(111、311、411、512),其特征在于,被内置在至少设置了驱动电路(21~24)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中。另外,上述参考符号是仅作为参考,而不是由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范围。依据本专利技术,在具有一端施加了电源电压的线圈;在线圈的另一端和接地间所连接的第一开关元件;根据线圈和第一开关元件之间的连接点上产生的电压,对提供给负荷的电流进行整流然后提供给负荷的第二开关元件;和至少对第一开关元件进行开关的驱动电路的电源电路中,在负荷和接地之间串连设置第三开关元件,在停止了向负荷供给电源的时候,通过使第三开关元件关闭,使第一开关元件关闭,并且在停止了向负荷提供升压电压的状态下,可以防止通过线圈和整流用的第二开关元件电源电压被提供给负荷。由此,可以降低负荷停止时的消耗电流。另外,可以防止在负荷停止的时候由微小电流驱动负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方框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方框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方框结构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动作波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方框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方框结构图。图7是现有的一个例子的方框结构图。图中100、200、300、400、500 电源电路2 直流电源 3 负荷101、201、301、401、501 升压控制电路21误差放大器22 比较电路23振荡电路 24 驱动器25、Q0、111、311、411、511、512 晶体管112、312 电源供给停止电路L 线圈 D0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方框结构图。在本图中,在与图3相同的构成部分中使用相同符号,故省略其说明。本实施例的电源电路100,其升压控制电路101的结构与传统的不同。本实施例的升压控制电路101,由IC(集成电路)芯片构成,并被做成为包含误差放大器21;比较电路22;振荡电路23;驱动器24;晶体管25、111;和电源供给停止电路的结构。另外,晶体管25,构成第一开关元件;晶体管111,构成第三开关元件111。晶体管111,例如,由n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构成,漏极与端子T4连接,源极与端子T5连接,寄生晶体管从端子T5朝端子T4顺方向地连接。另外,从电源供给停止电路112向晶体管111的栅极提供切换控制信号。电源供给时电源供给停止电路112,当根据停止指示信号端子T6变为低电平的时候,变为驱动负荷3的状态。电源供给停止电路112,在使提供给驱动器24的控制信号变为低电平的同时,使晶体管111的栅极变为高电平。驱动器24,在从电源供给停止电路112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电路,它具有:一端施加了电源电压的线圈;在该线圈的另一端和接地间所连接的第一开关元件;根据上述线圈和上述第一开关元件之间的连接点上产生的电压,对提供给负荷的电流进行整流并提供给上述负荷的第二开关元件;和至少对上述第一开关元件进行切换的驱动电路;该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具有:与上述负荷串连的第三开关元件;和电源供给停止电路,它根据外部信号使上述第一开关元件关闭,而停止向上述负荷供给电源的同时,使上述第三开关元件关闭,而停止向上述负荷提供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下顺司铃木雅之山里启介大原智光永井富幸德田尚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