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检测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604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检测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设有内边缘,内边缘上开设顶部弹片插口,设有顶部固定触点,顶部弹片插口中插设金属弹片,金属弹片的顶端设有顶部活动触点,顶部活动触点位于内边缘的上方,顶部弹片插口中设有两根柱形条,两根柱形条上下错位设置,金属弹片位于两根柱形条之间。锂电池放置在内壳中,锂电池出现鼓包,金属弹片弯曲,顶部活动触点脱离顶部固定触点,金属弹片、顶部活动触点、顶部固定触点所在的电路断路,报警装置报警,以保证汽车的安全。柱形条能够夹持金属弹片,使金属弹片稳定,且弯曲的幅度较大,提高鼓包判断的敏感性。提高鼓包判断的敏感性。提高鼓包判断的敏感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检测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多采用锂电池进行供电,其具有蓄电能力强和放电损耗少的特点,而由于新能源汽车多频繁充放电并且难免在行驶过程中晃动,加之受到外部温度影响,电池容易出现鼓包,这种鼓包的锂电池充电过程中较容易发热起火,因此有必要在电池箱内设置一种能够对锂电池进行物态检测处理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对锂电池是否存在鼓包进行检测。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检测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的顶部设有向内延伸的内边缘,内边缘上开设顶部弹片插口,内边缘上设有顶部固定触点,顶部弹片插口中插设有竖立的金属弹片,金属弹片的顶端设有顶部活动触点,金属弹片的底端与内壳底部连接,顶部活动触点位于内边缘的上方,顶部弹片插口中设有两根柱形条,两根柱形条上下错位设置,金属弹片位于两根柱形条之间。
[0005]锂电池放置在内壳中,锂电池没有鼓包,金属弹片不会弯曲,顶部活动触点与顶部固定触点接触,如此,金属弹片、顶部活动触点、顶部固定触点所在的电路保持通路,报警装置不报警。
[0006]如果锂电池出现鼓包,鼓包作用于金属弹片,金属弹片弯曲,顶部活动触点脱离顶部固定触点,金属弹片、顶部活动触点、顶部固定触点所在的电路断路,报警装置报警。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外壳安装在汽车架上,用于容纳和固定锂电池,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能够对锂电池的物理状态进行实时检测,以判断其是否存在鼓包,以保证汽车的安全。
[0008]顶部弹片插口中的两根柱形条,金属弹片位于两根柱形条之间,两根柱形条位于金属弹片的左右两侧,且两根柱形条上下错位设置。如此设计,第一,两根柱形条能够夹持金属弹片,使金属弹片稳定;第二,由于柱形条的支撑,当金属弹片受鼓包作用弯曲时,金属弹片的顶部容易弯曲,且弯曲的幅度较大,顶部活动触点更容易脱离顶部固定触点。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0]图1为具有检测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2]图3为具有检测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放置锂电池50后的示意图;
[0013]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14]图5为图3中锂电池50出现鼓包51后的示意图;
[0015]图6为图3中A处放大图;
[0016]图7为图5中B处放大图;
[0017]图8为具有检测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的电路简图。
[0018]图中符号说明:
[0019]10、外壳;11、支撑片;
[0020]20、内壳;21、内边缘;22、顶部弹片插口;23、顶部固定触点;24、电池定位边缘;
[0021]30、金属弹片;31、顶部活动触点;32、底部活动触点;33、顶部折弯处;34、底部折弯处;
[0022]40、警示灯;41、汽车蓄电池;42、常闭开关;43、电磁铁;44、温控开关;
[0023]50、锂电池;51、鼓包;
[0024]60、柱形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结合图1至图3、图6,具有检测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包括外壳10和内壳20,内壳的顶部设有向内延伸的内边缘21,内边缘上开设顶部弹片插口22,内边缘上设有顶部固定触点23,顶部弹片插口中插设有竖立的金属弹片30,金属弹片的顶端设有顶部活动触点31,金属弹片的底端与内壳底部连接,顶部活动触点位于内边缘的上方,顶部弹片插口中设有两根柱形条60,两根柱形条上下错位设置,金属弹片30位于两根柱形条之间。
[0026]内壳20的底部边缘处开设底部弹片插口,内壳的底面上设有底部固定触点,金属弹片的底端设有底部活动触点32,金属弹片的底端插设在底部弹片插口中,底部活动触点位于内壳底面的下方。
[0027]锂电池50放置在内壳20中,锂电池没有鼓包,如图6,金属弹片30不会弯曲,顶部活动触点31与顶部固定触点23接触,底部活动触点32与底部固定触点接触,如此,金属弹片30、顶部活动触点31、顶部固定触点、底部活动触点32、底部固定触点所在的电路保持通路,报警装置不报警。
[0028]如果锂电池50出现鼓包51,鼓包作用于金属弹片30,金属弹片弯曲,如图7,顶部活动触点31脱离顶部固定触点23,底部活动触点32脱离底部固定触点,金属弹片30、顶部活动触点31、顶部固定触点、底部活动触点32、底部固定触点所在的电路断路,报警装置报警。其中,顶部活动触点31与顶部固定触点23脱离,或者,底部活动触点32与底部固定触点脱离,或者,顶部活动触点31与顶部固定触点23脱离的同时,底部活动触点32与底部固定触点脱离,三种情况中任一情况均能使金属弹片30、顶部活动触点31、顶部固定触点、底部活动触点32、底部固定触点所在的电路断路,报警装置报警。如果鼓包51出现在锂电池50的上部位置,相比于底部活动触点32与底部固定触点的脱离,顶部活动触点31更容易与顶部固定触点23脱离。如果鼓包51出现在锂电池50的下部位置,相比于顶部活动触点31与顶部固定触点23脱离,底部活动触点32更容易与底部固定触点脱离。
[0029]如图6、图2,顶部弹片插口22中的两根柱形条60,金属弹片30位于两根柱形条60之间,两根柱形条位于金属弹片30的左右两侧,且两根柱形条60上下错位设置。两根柱形条60能够夹持金属弹片30,使金属弹片稳定。当金属弹片30受鼓包作用弯曲时,由于柱形条60的支撑,金属弹片的顶部容易弯曲,且弯曲的幅度较大,顶部活动触点31更容易脱离顶部固定
触点23,使报警装置变得敏感而准确。
[0030]结合图1、图2,内壳20的任一侧壁上设有若干金属弹片30,一个金属弹片对应配合在一个顶部弹片插口22和一个底部弹片插口中。如此,内壳20的任一侧壁上设有若干顶部弹片插口22和底部弹片插口。内壳20的任一侧壁上设有四个穿孔,其中,侧壁的上部为两个穿孔,侧壁的下部为两个穿孔,两根柱形条60插设在内壁上部的两个穿孔中,该柱形条穿过该内壳侧壁上所有的顶部弹片插口22。两根柱形条60插设在内壁下部的两个穿孔中,该柱形条穿过该内壳侧壁上所有的底部弹片插口。
[0031]结合图1、图6,作为一种改进,金属弹片30设有顶部折弯处33和底部折弯处34,顶部折弯处和底部折弯处均在内壳20中。顶部折弯处33和底部折弯处34的存在,使顶部折弯处和底部折弯处之间的金属弹片向锂电池方向凸,靠近锂电池,如此,一旦锂电池有鼓包,鼓包能够快速地作用于金属弹片30,使金属弹片变形,以提高金属弹片30检测锂电池的敏锐性。
[0032]如图8,上下对应的顶部固定触点23与底部固定触点通过子导线连接,所有子导线与总导线串联,即,所有的金属弹片30与总导线串联。总导线与汽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检测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包括外壳(10)和内壳(20),内壳的顶部设有向内延伸的内边缘(21),内边缘上开设顶部弹片插口(22),内边缘上设有顶部固定触点(23),顶部弹片插口中插设有竖立的金属弹片(30),金属弹片的顶端设有顶部活动触点(31),金属弹片的底端与内壳底部连接,顶部活动触点位于内边缘的上方,其特征在于:顶部弹片插口中设有两根柱形条(60),两根柱形条上下错位设置,金属弹片(30)位于两根柱形条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检测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其特征在于:内壳(20)的底部边缘处开设底部弹片插口,内壳的底面上设有底部固定触点,金属弹片的底端设有底部活动触点(32),金属弹片的底端插设在底部弹片插口中,底部活动触点位于内壳底面的下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检测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其特征在于:金属弹片(30)设有顶部折弯处(33)和底部折弯处(34),顶部折弯处和底部折弯处均在内壳(20)中。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丹雷
申请(专利权)人:亚杰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