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833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8
本申请公开一种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该电路包括:逻辑控制器件、隔离模块、隔离电源、CAN收发模块、CAN总线物理接口和保护模块;逻辑控制器件与隔离模块连接;隔离模块与CAN收发模块连接;CAN收发模块通过保护模块与CAN总线物理接口连接,隔离电源的两端分别与隔离模块与CAN收发模块连接。由于该电路利用隔离模块将逻辑控制器件与CAN收发模块进行隔离,避免逻辑控制器件与CAN收发模块的电平信号电压不同时会导致逻辑控制器件出现损坏的问题,实现对逻辑控制器件的保护的作用;CAN收发模块与CAN总线物理接口之间通过保护模块进行连接,这样,可利用保护模块防止CAN总线上出现瞬时高压时对CAN总线物理接口造成损伤;因此,该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较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较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各种计算机和控制器等产品性能和国产化要求越来越高,接口电路的可靠性和国产化率成为制约产品整体性能指标的关键因素。而目前的CAN总线接口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以解决传统的CAN总线接口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所述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包括:逻辑控制器件、隔离模块、隔离电源、CAN收发模块、CAN总线物理接口和保护模块;
[0005]所述逻辑控制器件与所述隔离模块连接;所述隔离模块与所述CAN收发模块连接;所述CAN收发模块通过所述保护模块与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连接,所述隔离电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隔离模块与所述CAN收发模块连接;
[0006]所述逻辑控制器件用于收发控制指令;
[0007]所述隔离模块用于隔离所述逻辑控制器件和所述CAN总线收发模块;
[0008]所述CAN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逻辑控制器件发送的数据转换为差分信号,并将所述差分信号通过总线向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发送;以及,接收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发送的差分信号;
[0009]所述隔离电源用于对所述逻辑控制器件和所述CAN收发模块之间的供电电压进行电平转换;
[0010]所述保护模块用于对所述CAN收发模块与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之间所传输的差分信号进行共模抑制、瞬态抑制。
[0011]可选的,所述逻辑控制器件为CAN总线控制器、集成CAN总线控制器的CPU或者DSP处理器。
[0012]可选的,隔离模块包括:数字隔离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
[0013]可选的,所述数字隔离器包括第一电源引脚、第二电源引脚、第一输入引脚、第一输出引脚、第二输入引脚、第二输出引脚、第一接地引脚和第二接地引脚;
[0014]所述数字隔离器的所述第一电源引脚与外部电源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
[0015]所述数字隔离器的所述第二电源引脚与CAN总线电源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接地;
[0016]所述数字隔离器的所述第一输入引脚与所述逻辑控制器件的输出端连接,以及,所述数字隔离器的所述第一输出引脚与所述逻辑控制器件的输入端连接;
[0017]所述数字隔离器的所述第二输入引脚与所述CAN收发模块连接,以及,所述数字隔离器的所述第二输出引脚与所述CAN收发模块连接。
[0018]可选的,隔离电源包括隔离电源模块、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阻、第五电容。
[0019]可选的,所述隔离电源模块包括第三电源引脚、第三接地引脚、数据引脚、第四接地引脚、第四电源引脚;
[0020]所述第三电源引脚与外部电源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第三电容接地;
[0021]所述第三接地引脚接地;
[0022]所述数据引脚通过所述第四电容接地,通过所述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电阻与CAN总线电源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第四电容和所述第五电容与所述CAN总线电源连接;
[0023]所述第四接地引脚接地;所述第四电源引脚与所述CAN总线电源连接。
[0024]可选的,所述保护模块包括共模抑制电感、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
[0025]可选的,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的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接地;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接地;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的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第六电容接地;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的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七电容接地。
[0026]可选的,所述CAN收发模块包括:CAN总线收发器、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二电阻、第十电容、第三电阻、拨码开关和第四电阻。
[0027]可选的,所述CAN总线收发器包括:第三输出引脚、第五接地引脚、第五电源引脚、第三输入引脚、待机控制引脚、第一总线引脚、第二总线引脚和稳定共模输出引脚;
[0028]所述第三输出引脚与所述数字隔离器的所述第二输入引脚连接;
[0029]所述第五接地引脚接地;
[0030]所述第五电源引脚与CAN总线电源连接,通过所述第八电容接地,以及通过所述第九电容接地;
[0031]所述第三输入引脚与所述数字隔离器的所述第二输出引脚连接;
[0032]所述待机控制引脚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
[0033]所述第一总线引脚、所述第二总线引脚通过所述共模抑制电感分别与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的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接;
[0034]所述稳定共模输出引脚通过所述第十电容接地,通过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拨码开关与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的所述第二接口连接,通过所述第四电阻和所述拨码开关与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的所述第一接口连接。
[003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所述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包括:逻辑控制器件、隔离模块、隔离电源、CAN收发模块、CAN总线物理接口和保护模块;所述逻辑控制器件与所述隔离模块连接;所述隔离模块与所述CAN收发模块连接;所述CAN收发模块通过所述保护模块与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连接,所述隔离电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隔离模块与所述CAN收发模块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器件用于收发控制指令;所述隔离模块用于隔离所述逻辑控制器件和所述CAN总线收发模块;所述CAN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逻辑控制器件发送的数据转换为差分信号,并将所述差分信号通过总线向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发送;以及,接收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发送的差分信号;所述隔离电源用于对
所述逻辑控制器件和所述CAN收发模块之间的供电电压进行电平转换;所述保护模块用于对所述CAN收发模块与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之间所传输的差分信号进行共模抑制、瞬态抑制。由于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隔离模块将逻辑控制器件与CAN收发模块进行隔离,避免了逻辑控制器件与CAN收发模块的电平信号电压不同时会导致逻辑控制器件出现损坏的问题,实现了对逻辑控制器件的保护的作用;以及,CAN收发模块与CAN总线物理接口之间通过保护模块进行连接,这样,可以利用保护模块防止CAN总线上出现瞬时高压时对CAN总线物理接口造成损伤;因此,本实施例中的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较高。
[0036]上述的非惯用的优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包括:逻辑控制器件、隔离模块、隔离电源、CAN收发模块、CAN总线物理接口和保护模块;所述逻辑控制器件与所述隔离模块连接;所述隔离模块与所述CAN收发模块连接;所述CAN收发模块通过所述保护模块与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连接,所述隔离电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隔离模块与所述CAN收发模块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器件用于收发控制指令;所述隔离模块用于隔离所述逻辑控制器件和所述CAN总线收发模块;所述CAN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逻辑控制器件发送的数据转换为差分信号,并将所述差分信号通过总线向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发送;以及,接收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发送的差分信号;所述隔离电源用于对所述逻辑控制器件和所述CAN收发模块之间的供电电压进行电平转换;所述保护模块用于对所述CAN收发模块与所述CAN总线物理接口之间所传输的差分信号进行共模抑制、瞬态抑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器件为CAN总线控制器、集成CAN总线控制器的CPU或者DSP处理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隔离模块包括:数字隔离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隔离器包括第一电源引脚、第二电源引脚、第一输入引脚、第一输出引脚、第二输入引脚、第二输出引脚、第一接地引脚和第二接地引脚;所述数字隔离器的所述第一电源引脚与外部电源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地;所述数字隔离器的所述第二电源引脚与CAN总线电源连接,以及,通过所述第二电容接地;所述数字隔离器的所述第一输入引脚与所述逻辑控制器件的输出端连接,以及,所述数字隔离器的所述第一输出引脚与所述逻辑控制器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字隔离器的所述第二输入引脚与所述CAN收发模块连接,以及,所述数字隔离器的所述第二输出引脚与所述CAN收发模块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隔离电源包括隔离电源模块、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阻、第五电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AN总线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奔康盼陈玉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