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机主体、钻机及钻杆的拧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580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钻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机主体、钻机及钻杆的拧卸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钻机主体,包括桅杆、动力头、给进油缸以及孔口夹持器,由于孔口夹持器包括底座板、夹持板和驱动油缸,驱动油缸的移动端与夹持板连接以带动夹持板移动使U型槽与孔口内的钻杆的扁口槽卡接,进而固定钻杆,由于工程勘查常用各种型号的钻杆上均设有扁口槽,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钻机主体适配的钻杆型号范围广且实现了钻杆的自动化夹持,进而提高了钻杆的拧卸效率。进而提高了钻杆的拧卸效率。进而提高了钻杆的拧卸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机主体、钻机及钻杆的拧卸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钻机
,尤其涉及一种钻机主体、钻机及钻杆的拧卸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工程勘查钻机通常采用人工取放垫叉的方式进行孔口中钻杆的夹持以固定钻杆,或者采用液压油缸推动2个或3个卡瓦抱紧钻杆外壁以固定钻杆,但采用人工取放垫叉的方式虽可以依靠人工灵活找到钻杆的扁叉位置安装垫叉扳手但人员作业强度大,而且孔口泥浆、钻杆环境复杂不安全;采用液压油缸推动卡瓦的方式虽有效的节省人员劳动但很难适配不同工况下的钻杆型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钻机主体,其解决了人员作业强度高、适配钻杆型号少的技术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钻机主体,包括桅杆、动力头、给进油缸以及孔口夹持器;动力头和孔口夹持器均设置于桅杆上且相对设置,动力头能够与钻杆可拆卸连接,孔口夹持器能够夹持钻杆;给进油缸设置于桅杆内以带动动力头沿桅杆的轴向直线运动;孔口夹持器包括设置于桅杆一侧的底座板、设置于底座板上的夹持板和驱动油缸,底座板上开设有孔口,夹持板靠近孔口的一侧开设有U型槽;驱动油缸的移动端与夹持板连接以带动夹持板移动使U型槽与孔口内的钻杆的扁口槽卡接。
[0008]优选地,孔口位于底座板的轴线上,沿底座板的长度方向且位于孔口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反扭槽;夹持板上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上开设有定位凹槽,驱动油缸的移动端上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伸入反扭槽与定位凹槽连接,且夹持板通过连接件与驱动油缸连接;驱动油缸的移动端带动夹持板沿反扭槽移动。
[0009]优选地,驱动油缸包括连接的油缸本体和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与底座板固定连接,油缸本体相对于伸缩杆直线移动;定位凸起位于油缸本体上。
[0010]优选地,孔口夹持器还包括导向套;导向套与底座板连接,且导向套与孔口同轴设置。
[0011]优选地,动力头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输出轴和输入轴、螺纹连接于输出轴顶端的冲管以及螺纹连接于输出轴底端的转换接头,输出轴通过转换接头与钻杆连接;输出轴上设置有换挡齿轮,换挡齿轮能够在输出轴上滑动以使输出轴与输入轴可选择地连接;动力头还包括与冲管同轴设置的水龙头壳体组件、设置于水龙头壳体组件上的测速传感器以及套设于冲管上的码盘器;码盘器与测速传感器水平对应设置。
[0012]优选地,水龙头壳体组件包括水龙头壳和压盖;水龙头壳与冲管同轴设置,水龙头
壳与冲管之间设有V型密封圈,压盖套设于冲管的顶端且伸入水龙头壳内与V型密封圈抵接。
[0013]优选地,还包括翻转组件;翻转组件的固定端能够设置于钻机的安装平台上,翻转组件的移动端与桅杆连接以带动桅杆翻转。
[0014]优选地,翻转组件包括固定于安装平台上的固定底座,与固定底座滑动连接的平移底座、设置于平移底座上的翻转油缸、与翻转油缸的移动端铰接的翻转支架;翻转支架的一端还与平移底座铰接,翻转支架的另一端桅杆滑动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钻机,包括底座平台、动力单元、泥浆泵和操作台、履带和支腿,还包括上述的钻机主体;钻机主体、动力单元、操作台以及泥浆泵均设置于底座平台的顶端;履带与底座平台的底端连接以带动底座平台移动;支腿设置于底座平台的四角处。
[0016]本专利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钻杆的拧卸方法,采用上述的钻机主体,钻杆的拧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S1、孔口夹持器的驱动油缸的移动端带动夹持板移动使夹持板的U型槽与孔口内的钻杆的扁口槽卡接;
[0018]S2、动力头相对钻杆转动以使动力头脱离钻杆的顶端;
[0019]S3、通过卸扣器将动力头与钻杆连接后,孔口夹持器的驱动油缸的移动端带动夹持板移动使夹持板的U型槽远离钻杆的扁口槽;
[0020]S4、给进油缸带动动力头沿桅杆的轴向直线运动以使钻杆向上移动进而使相连的下一钻杆穿过孔口;
[0021]S5、孔口夹持器的驱动油缸的移动端带动夹持板移动使夹持板的U型槽卡接下一钻杆的扁口槽,动力头通过卸扣器带动钻杆转动以使钻杆相对下一钻杆转动进而使钻杆的底端脱离下一钻杆;
[0022]S6、给进油缸带动动力头沿桅杆的轴向直线运动以使钻杆继续向上移动,此时使钻杆脱离卸扣器完成钻杆的拆卸;
[0023]S7、给进油缸带动动力头沿桅杆的轴向直线运动使钻杆向下移动,通过卸扣器将动力头与下一钻杆连接;
[0024]S8、重复步骤S4

S7直至完成所有钻杆的拆卸。
[0025](三)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钻机主体,由于包括孔口夹持器,孔口夹持器包括底座板、夹持板和驱动油缸,驱动油缸的移动端与夹持板连接以带动夹持板移动使U型槽与孔口内的钻杆的扁口槽卡接,进而固定钻杆,由于各种型号的钻杆上均设有扁口槽,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钻机主体适配的钻杆型号范围广且实现了钻杆的自动化夹持,进而提高了钻杆的拧卸效率。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钻机,由于钻机主体的回转、操作、泥浆泵等采用模块化设计,整个设备可通过不同的摆放形成多种功能匹配,适用不同工程勘查施工的工况。且在钻杆夹持、拧卸、提吊等作业时,可实现钻杆的自动提放和拧卸作业,减轻人员劳动强度,避免了高频次重复作业的安全性。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钻杆的拧卸方法,能够适配不同型号的钻杆且实现了钻杆的自动化夹持,进而提高了钻杆的拧卸效率。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钻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图1中的孔口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图2中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图2中驱动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图2中底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图1中动力头的右视截面图;
[0036]图7为图1中动力头的正视截面图;
[0037]图8为实施例二中的钻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实施例三中钻杆的拧卸步骤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说明】
[0040]1:桅杆;
[0041]2:动力头;21:箱体;22:输出轴;221:换挡齿轮;23:输入轴;24:冲管;25:转换接头;26:水龙头壳体组件;261:水龙头壳;262:压盖;263:V型密封圈;27:码盘器;28:测速传感器;29:马达;
[0042]3:孔口夹持器;31:底座板;311:孔口;312:反扭槽;313:导向套;32:夹持板;321:U型槽;33:驱动油缸;331:油缸本体;332:伸缩杆;34:定位块;341:定位凹槽;35:定位凸起;36:连接件;
[0043]4:翻转组件;41:固定底座;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机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桅杆、动力头、给进油缸以及孔口夹持器;所述动力头和所述孔口夹持器均设置于所述桅杆上且相对设置,所述动力头能够与钻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孔口夹持器能够夹持所述钻杆;所述给进油缸设置于所述桅杆内以带动所述动力头沿所述桅杆的轴向直线运动;所述孔口夹持器包括设置于所述桅杆一侧的底座板、设置于所述底座板上的夹持板和驱动油缸,所述底座板上开设有孔口,所述夹持板靠近所述孔口的一侧开设有U型槽;所述驱动油缸的移动端与所述夹持板连接以带动所述夹持板移动使所述U型槽与所述孔口内的所述钻杆的扁口槽卡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口位于所述底座板的轴线上,沿所述底座板的长度方向且位于所述孔口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反扭槽;所述夹持板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驱动油缸的移动端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伸入所述反扭槽与所述定位凹槽连接,且所述夹持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驱动油缸连接;所述驱动油缸的移动端带动所述夹持板沿所述反扭槽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油缸包括连接的油缸本体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板固定连接,所述油缸本体相对于所述伸缩杆直线移动;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油缸本体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口夹持器还包括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所述底座板连接,且所述导向套与所述孔口同轴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头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输出轴和输入轴、螺纹连接于所述输出轴顶端的冲管以及螺纹连接于所述输出轴底端的转换接头,所述输出轴通过所述转换接头与所述钻杆连接;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换挡齿轮,所述换挡齿轮能够在所述输出轴上滑动以使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可选择地连接;所述动力头还包括与所述冲管同轴设置的水龙头壳体组件、设置于所述水龙头壳体组件上的测速传感器以及套设于所述冲管上的码盘器;所述码盘器与所述测速传感器水平对应设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壳体组件包括水龙头壳和压盖;所述水龙头壳与所述冲管同轴设置,所述水龙头壳与所述冲管之间设有V型密封圈,所述压盖套设于所述冲管的顶端且伸入所述水龙头壳内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帅杨雨濛朱江龙臧臣坤沈中华孙军盈薛善忠孙卫娜王春蕾熊君沈怀浦缪佳佳余天歌刘颖毅张伟宋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地装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