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元仿生雾水收集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42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元仿生雾水收集材料,该材料通过化学刻蚀技术和静电纺丝方法制备。首先,配制氨碱溶液,将铜网浸于氨碱溶液中使其表面生成Cu(OH)2微针,以具有Cu(OH)2微针的铜网为接收基底,在其表面电纺一层串珠状疏水性静电纺丝膜,Cu(OH)2微针和串珠状纳米纤维交叉互穿形成了兼具不对称微观结构和各向异性润湿性的四元仿生Janus材料。该材料多元仿生,微纳结构亲疏复合,比表面积高,制备工艺简便,且具有单向导水的功能,降低了水分的二次蒸发,同时可实现高效的集水和保水,为缓解淡水资源危机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景。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元仿生雾水收集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四元仿生雾水收集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属于雾水收集技术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淡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全球性问题。现今,海水淡化、废水处理被视为回收淡水的有效方法,但这些方法成本高昂,不能广泛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且受限于地理环境。雾水收集是一种环保、低成本及可持续的缓解淡水稀缺的方法,它可以将空气中的隐性水资源转化为显性的可利用的水资源。
[0003]目前,集雾材料在应用中主要面临两大难题:其一,收集的液滴会使集雾材料发生网孔堵塞;其二,捕获液滴的二次挥发。受大自然生物启发,科研工作者研究仿生雾水收集结构,专注于独特的微/纳米结构设计,从而实现雾水收集。目前,关于仿生雾水收集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电化学法、光/机械光刻法、静电纺丝法等,都有其特定优点,但普遍存在制备工艺复杂、难以大规模制备等问题。
[0004]一定程度上而言,仿生材料的表面结构与化学组成对其集水效能起决定性作用。仅单一仿特殊结构生物的表面特征,所研制出的人工微纳米材料的集水效率并不理想。构建高效雾水收集表面的关键要素在于:(1)相对亲水且比表面积大的表面有利于液滴捕获;(2)相对疏水且光滑的集水表面有利于微型液滴的脱落;(3)分级的微纳米级通道或者锥形结构能够促进液滴运输;(4)降低表面水分的再蒸发速率有利于提高雾水收集量。如何巧妙地构建出具有上述要素的雾水收集装置成为目前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能大规模制备的多元仿生雾水收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构筑微纳亲疏复合Janus材料。微纳亲疏复合界面有利于加强雾气捕获,单向导水功能有利于降低水分的二次蒸发,实现高效的雾水收集。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步骤一、清洗原始铜网;
[0008]步骤二、制备Cu(OH)2微针铜网;
[0009]步骤三、制备Cu(OH)2微针铜网和串珠状静电纺丝膜复合材料;
[0010]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清洗原始铜网:将购得的200目铜网依次浸于无水乙醇、盐酸和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30min,以去除油脂等杂质。
[0011]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所述制备Cu(OH)2微针铜网:将预清洗之后的铜网浸渍在氨碱液中,置于室温下反应一段时间,最后用去离子水洗净,真空干燥箱干燥。
[0012]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化学刻蚀过程中所需氨碱液浓度为NaOH 2.5mol/L,(NH4)2S2O80.05~0.13mol/L,反应时间为20~40min。
[0013]进一步的,步骤三中所述制备Cu(OH)2微针铜网和串珠状静电纺丝膜复合材料,将
PVC粉末溶于二甲基乙酰胺溶液(DMAc)中,配制质量浓度为9%~18%的静电纺丝液,60℃水浴条件下磁力搅拌4小时,以制备静电纺丝液。将铜网裹覆在静电纺丝机圆筒接收棍表面,接收距离为15cm,纺丝电压设置为18kV,接收棍转速为300r/min,流量设置为0.5mL/h,电纺10~30min使Cu(OH)2微针结构能够穿透静电纺丝膜。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0015]该材料采用铜网与PVC作为主材料,成本低廉,便于获取。
[0016]该材料通过化学刻蚀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制备工艺简单。
[0017]该材料由亲水性Cu(OH)2微针和疏水性串珠状纳米纤维组成,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亲疏复合界面,增强了雾滴的捕获,凝结与运输,实现了高效的雾水收集效率,为80.57mg min
‑1cm
‑2。
[0018]该材料由亲水性铜网和疏水性纳米纤维膜构成,具有单向导水功能,降低了水分的二次蒸发,采在湿度为60%,温度为25℃下,该材料的保水率可达92.97%。因此该材料为缓解淡水资源危机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0]图1为实施例一中制备的一种四元仿生雾水收集材料的表面SEM图;
[0021]图2为对比例一中制备的预清洗之后的铜网表面SEM图;
[0022]图3为对比例二中制备的Cu(OH)2微针铜网表面SEM图;
[0023]图4为实施例一中制备的一种四元仿生雾水收集材料表面、对比例一中制备的预清洗之后的铜网材料表面、对比例二中制备的Cu(OH)2微针铜网表面的XRD图。
[0024]图5为实施例一中制备的四元仿生雾水收集材料表面、对比例一中制备的预清洗之后的铜网表面、对比例二中制备的Cu(OH)2微针铜网表面的接触角对比图。
[0025]图6为实施例一中制备的四元仿生雾水收集材料、对比例一中制备的预清洗之后的铜网材料、对比例二中制备的Cu(OH)2微针铜网的集水量对比图。
[0026]图7为实施例一中制备的四元仿生雾水收集材料、对比例一中制备的预清洗之后的铜网材料、对比例二中制备的Cu(OH)2微针铜网的保水效率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列出的实施例,还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的权利范围内其他任何公知的改变。
[0028]首先,此处所称的“实施例一”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其次,本专利技术利用结构示意图等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示意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
[0029]另外,本专利技术中所讲的字母简称,均为本领域固定简称,其中部分字母文解释如下:PVC:聚氯乙烯;DMAc:二甲基乙酰胺;SEM:电子扫描显像图;EDS:能谱图;XRD:X射线衍射图。
[0030]实施例一
[0031]本实施方式按照如下步骤制备一种四元雾水收集材料:
[0032]第一步、清洗购买的铜网
[0033]将200目铜网依次浸于无水乙醇、盐酸和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30min,以去除油脂等杂质。
[0034]第二步、制备Cu(OH)2微针铜网
[0035]然后将铜网浸渍在2.5mol/L的NaOH和0.1mol/L的(NH4)2S2O8的混合溶液中,置于室温下反应30min,最后用去离子水洗净,真空干燥箱干燥。
[0036]第三步、制备串珠状静电纺丝和针刺铜网的复合材料
[0037]将PVC溶于二甲基乙酰胺溶液(DMAc)中,配制质量浓度为15%的静电纺丝液,60℃水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元仿生雾水收集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清洗原始铜网(Cu mesh);(2)制备Cu(OH)2微针铜网(MN Cu mesh):将预清洗铜网浸入氨碱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清洗并烘干,得到Cu(OH)2微针铜网;(3)制备Cu(OH)2微针铜网和串珠状静电纺丝膜复合材料(NF/MN Cu mesh):以Cu(OH)2微针铜网为接收基底,在其上电纺一层串珠状疏水性静电纺丝膜,通过调节纺丝时间,使微米级针刺结构能够穿透静电纺丝膜,得到Cu(OH)2微针铜网和串珠状静电纺丝膜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铜网(MN Cu mesh)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购得的200目铜网依次浸于无水乙醇、盐酸和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30min,以去除油脂等杂质,然后将铜网浸入氨碱液中,置于室温下反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楠李红艳张治斌任志涛陈英璨熊凤娟张凤彩张通钱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