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次融合的真空断路器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980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二次融合的真空断路器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外壳、主控单元、电源模块、人机交互单元、检测单元、驱动模块和通信模块。主控单元、电源模块、检测单元、驱动模块和通信模块置于外壳内部。主控单元对驱动模块进行控制,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真空断路器合闸与分闸。电源模块通过不同充电单元为合闸、分闸电容充电,并为主控单元、检测单元提供供电。人机交互单元用于控制真空断路器驱动装置工作,显示装置工作状态。检测单元用于采集真空断路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以便后期分析。通信模块通过光纤接口与外界进行通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控制真空断路器完成合闸与分闸动作,提高操作便携性,并对真空断路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诊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真空断路器作为电力系统中关键的保护和控制设备,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传统的真空断路器在设计上多采用单一的电磁驱动或弹簧驱动方式,这些方式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存在响应速度慢、机械磨损大、维护成本高以及控制精度不足等问题。

2、此外,在真空断路器的控制方法上,传统的控制策略多基于固定的时序或电流阈值进行判断和操作,缺乏对不同工况下断路器动态特性的自适应调整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断路器在复杂电网环境中的性能表现,尤其是在处理瞬时故障和负荷波动时,其快速性和准确性有待提升。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优异的一二次融合的真空断路器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从而提升真空断路器在电力系统中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二次融合的真空断路器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响应速度慢、控制精度不足以及缺乏自适应调整能力等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二次融合的真空断路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主控单元、电源模块、检测单元、驱动模块及通信模块,所述外壳外侧设有人机交互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二次融合的真空断路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输入端子、充电单元一、充电单元二、第三电压转换芯片、第四电压转换芯片、第五电压转换芯片及第一输出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二次融合的真空断路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分闸单元和合闸单元;所述分闸单元包括驱动电源隔离芯片一、光耦芯片一、开关管一、分闸电容及第二输出端子;所述合闸单元包括驱动电源隔离芯片二、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二次融合的真空断路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主控单元、电源模块、检测单元、驱动模块及通信模块,所述外壳外侧设有人机交互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二次融合的真空断路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输入端子、充电单元一、充电单元二、第三电压转换芯片、第四电压转换芯片、第五电压转换芯片及第一输出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二次融合的真空断路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分闸单元和合闸单元;所述分闸单元包括驱动电源隔离芯片一、光耦芯片一、开关管一、分闸电容及第二输出端子;所述合闸单元包括驱动电源隔离芯片二、光耦芯片二、开关管二、合闸电容及第三输出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二次融合的真空断路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包括微控制器、下载接口、通信接口、模数转换芯片、存储单元及第四输出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二次融合的真空断路器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文涛朱梓豪邱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