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导电薄膜湿法加工成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511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明导电薄膜湿法加工成膜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外壁设置有挤出模块,且挤出模块顶部设置有混合箱,所述挤出模块一侧设置有铸片冷却模块,且铸片冷却模块一侧设置有收卷模块,所述混合箱顶部转动连接有搅拌轴,且搅拌轴顶端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搅拌轴下方中部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四个搅拌板,且搅拌轴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安装杆,且安装杆底端转动连接于底部内壁。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搅拌混合时,多个搅拌棍一、摆动弹簧和摆动板进行运动,形成不同的搅拌流场,进而有助于促进透明导电薄膜配料进行融合,消除搅拌死角,大大提升搅拌混合的效果和效率。的效果和效率。的效果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导电薄膜湿法加工成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明导电薄膜
,尤其涉及一种透明导电薄膜湿法加工成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透明导电薄膜是一种既能导电又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高透明率的一种薄膜,主要有金属膜系、氧化物膜系、其他化合物膜系、高分子膜系、复合膜系等。金属膜系导电性能好,但是透明率差。
[0003]在透明导电薄膜生产时,一般是通过干法工艺或者湿法工艺一体化进行生产,在使用湿法工艺进行生产时,混合挤出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它能直接影响产品的好坏,但是现有的加工成膜装置的混合挤出模块在使用时,因其内部的搅拌结构一体化,导致在对配料进行搅拌时,被搅拌的配料流动轨迹较为单一,存在搅拌死角,这样导致搅拌时的混合效果不理想。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透明导电薄膜湿法加工成膜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透明导电薄膜湿法加工成膜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导电薄膜湿法加工成膜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顶部外壁设置有挤出模块(2),且挤出模块(2)顶部设置有混合箱(3),所述挤出模块(2)一侧设置有铸片冷却模块(4),且铸片冷却模块(4)一侧设置有收卷模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3)顶部转动连接有搅拌轴(16),且搅拌轴(16)顶端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搅拌轴(16)下方中部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四个搅拌板(6),且搅拌轴(16)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安装杆(19),且安装杆(19)底端转动连接于底部内壁,所述安装杆(19)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L型支架(9),且L型支架(9)固定连接于混合箱(3)顶部外壁,所述安装腔外壁等距离转动连接有四对旋转轴一(22),且搅拌板(6)位于每对旋转轴一(22)之间,每个所述旋转轴一(22)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二(21),所述安装杆(19)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锥齿轮一(20),每个且锥齿轮一(20)均与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四个锥齿轮二(21)啮合,所述搅拌板(6)上下方均设置有搅拌棍一(7),且搅拌棍一(7)一端铰接于搅拌轴(16)外壁,所述搅拌棍一(7)与搅拌轴(16)之间设置有摆动弹簧(8),且搅拌棍一(7)一端设置有牵引绳一(15),且牵引绳一(15)一端固定连接于旋转轴一(22)外壁,每个所述搅拌板(6)一侧设置有通腔(27),且通腔(27)内部上下方均设置有摆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明导电薄膜湿法加工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棍一(7)与搅拌轴(16)之间设置有旋转盘一(12),且旋转盘一(12)外壁设有两个通孔(18),两个通孔(18)内穿过有拉绳,拉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搅拌棍一(7)外壁和搅拌轴(16)外壁,旋转盘一(12)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波浪板(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明导电薄膜湿法加工成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带轮一(10),所述带轮一(10)固定连接于搅拌轴(16)上方外壁,且带轮一(10)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14),旋转电机(1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带轮二(13),带轮一(10)与带轮二(13)外壁套设有皮带(11)。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贞贞郑胜彪张晨嵩左绪忠唐婧汪徐春庄加松李影钱晓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