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阻式力量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48587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阻式力量训练器,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装置底座,装置底座上部固定连接有阻力腔,阻力腔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上部固定连接有锁止外壳,锁止外壳与阻力腔之间固定连接,锁止外壳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部与锁止外壳之间组合形成阻力气腔,活塞下部与锁止外壳之间组合形成锁止气腔,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阻力塞移动压缩阻力腔上部空气从而进行力量训练,但是当阻力腔上部正压过高而超过阈值时,通过连接管与阻力腔上部连通的锁止气腔内部气压会同步上升,锁止气腔内部气压升高可带动活塞上移,从而压缩锁紧钢珠向内部移动将吊绳锁紧,从而避免人员训练过程中发力过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器材,尤其涉及一种气阻式力量训练器


技术介绍

1、气阻式力量训练器的诞生源于传统配重训练的局限性,运动惯性冲击易导致关节、肌肉及结缔组织损伤,且难以实现爆发力与速度的精准调控。气阻式力量训练器通过气缸压缩空气产生阻力,结合实时压力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实现阻力随动作速度动态调整,彻底消除传统配重器械因惯性导致的负荷波动。该技术不仅使运动员能以任意速度完成训练动作,更通过力量-速度双维度评估体系,为爆发力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成为运动队体能训练的核心设备。

2、现有装置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人员训练时训练动作不够标准可能会导致阻力腔内正压升高,使得人员在无意间发力过度,从而在完成训练后劳累过度,降低训练效果,因此,提出一种气阻式力量训练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员训练时训练动作不够标准可能会导致阻力腔内正压升高,使得人员在无意间发力过度,从而在完成训练后劳累过度,降低训练效果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气阻式力量训练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阻式力量训练器,包括装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上部固定连接有阻力腔(10),所述阻力腔(10)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5),所述连接管(25)上部固定连接有锁止外壳(11),所述锁止外壳(11)与阻力腔(10)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锁止外壳(11)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30),所述活塞(30)上部与锁止外壳(11)之间组合形成阻力气腔(31),所述活塞(30)下部与锁止外壳(11)之间组合形成锁止气腔(32),所述阻力气腔(31)一侧设置有气泵(26),所述锁止气腔(32)一侧连接有连接管(25),所述活塞(30)上部设置有锁紧钢珠(33),所述锁紧钢珠(33)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阻式力量训练器,包括装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上部固定连接有阻力腔(10),所述阻力腔(10)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5),所述连接管(25)上部固定连接有锁止外壳(11),所述锁止外壳(11)与阻力腔(10)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锁止外壳(11)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30),所述活塞(30)上部与锁止外壳(11)之间组合形成阻力气腔(31),所述活塞(30)下部与锁止外壳(11)之间组合形成锁止气腔(32),所述阻力气腔(31)一侧设置有气泵(26),所述锁止气腔(32)一侧连接有连接管(25),所述活塞(30)上部设置有锁紧钢珠(33),所述锁紧钢珠(33)与锁止外壳(1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锁止外壳(11)和活塞(30)中部滑动连接有吊绳(9),所述吊绳(9)下部固定连接有阻力塞(22),所述阻力塞(22)与阻力腔(10)之间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阻式力量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腔(10)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通气道(23),所述第一通气道(23)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27),所述第二电机(27)输出端设置有转动挡板(21),所述转动挡板(21)与第一通气道(23)之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阻式力量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腔(10)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通气道(24),所述第二通气道(24)远离阻力腔(10)一侧螺纹连接有旋钮(28),所述旋钮(28)一端固定连接有v型挡板(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阻式力量训练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雨胡运静周梦天邱家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