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474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的人工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蝉花虫草子实体中蝉花虫草多糖及腺苷含量的人工栽培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包括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以及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子实体培养的步骤,利用常规食用菌栽培后产生的食用菌渣为原料,并通过将食用菌渣进行水热碳化的方式,分离得到食用菌生物炭及食用菌碳化液,并分别将所述食用菌生物炭及食用菌碳化液作为子实体培养的固态基质及营养液,可以诱导蝉花虫草的固体发酵过程中,虫草多糖和腺苷得到有效的累积,有效提高了蝉花虫草子实体中虫草多糖及腺苷的含量,提高了蝉花虫草的营养价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的人工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蝉花虫草子实体中蝉花虫草多糖及腺苷含量的人工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蝉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又名金蝉花、蝉花虫草,由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蝉拟青霉寄生于蝉类若虫的干燥复合体。现有研究结果表明,蝉花与多种虫草中的主要成分氨基酸种类相似,具有不同程度的补益作用。目前已报道的蝉花虫草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核苷类、蛋白类、糖类、生物碱类、甾醇等。
[0003]研究发现,蝉花虫草多糖具有抗肿瘤、抑制免疫、增强免疫、抗氧化、抗衰老、护肝、降血压等药理作用。由于多糖是由多个相同的单糖基以糖苷键相连而成的高聚物,其分子结构复杂,人工合成较难,多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制备。但是,目前从蝉花虫草中提取的蝉花虫草含量较低,这主要是因为人工栽培的蝉花虫草中蝉花虫草多糖的含量不理想。
[0004]虫草腺苷是虫草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虫草的指标性物质之一。《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就有明确规定,虫草作为药物其腺苷含量不得低于0.01%。虫草腺苷本身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诸如保护心脑血管系统、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调节脂肪分解等,在治疗多种人类常见疾病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从蝉花虫草中提取的虫草腺苷的含量并不理想。
[0005]如中国专利CN113330984A公开的提高蝉花虫草子实体中蝉花虫草多糖含量的人工栽培方法,通过对固体基质的优化有效提高了蝉花虫草中虫草多糖的含量,但是,对于腺苷的累积则并不理想。又如中国专利CN113396773A公开的提高蝉花虫草子实体中N6

(2

羟乙基)腺苷含量的栽培方法,通过对固体基质的优化有效提高了蝉花虫草中HEA的含量,但是,对于虫草多糖的累积同样并不理想。因此,如何通过调控蝉花虫草的人工栽培工艺以提高蝉花虫草子实体中虫草多糖及腺苷的含量,进而有效改善蝉花虫草的品质,对于蝉花虫草类产品的开发及推广具有积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蝉花虫草子实体中虫草多糖及腺苷含量不理想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富含虫草多糖及腺苷的蝉花虫草子实体。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包括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以及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子实体培养的步骤;
[0009]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质量比为1:1

1.5的固体基质和营养液;
[0010]所述固体基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小麦10

20重量份、玉米渣20

30重量份、燕麦麸皮12

20重量份、葛根渣8

15重量份、蝉蛹粉10

20重量份、以及食用菌渣生物炭;
[0011]所述营养液包括食用菌渣碳化液,并加入碳源5

12g/L、氮源3

8g/L、无机盐1

3g/L,加水定容至1L,自然pH;
[0012]其中,所述食用菌渣生物炭和所述食用菌渣碳化液分别为取5

15重量份食用菌渣经水热碳化反应后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和液体产物。
[0013]具体的,所述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所述食用菌渣包括木耳菌渣和/或香菇菌渣。
[0014]具体的,所述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制备所述食用菌渣生物炭和食用菌渣碳化液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0015](1)取食用菌渣经干燥及粉碎处理,备用;
[0016](2)将处理后的食用菌渣加入去离子水混合,置于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炭化反应;
[0017](3)收集反应产物过滤,收集固体部分经干燥得到食用菌渣生物炭,收集液体部分即为所需食用菌渣碳化液。
[0018]具体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食用菌渣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0.5

0.8。
[0019]具体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水热炭化反应的温度为150

250℃,压力1.5

2.0MPa,反应时间5

12h。
[0020]具体的,所述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所述子实体培养步骤包括发菌步骤、转色步骤以及子实体管理步骤;
[0021]所述发菌步骤的控制条件包括:控制培养温度15

18℃、湿度60

80%,进行避光培养;
[0022]所述转色步骤的控制条件包括:控制光照条件为300

400lux,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16:D8,培养温度15

18℃,湿度60

80%;
[0023]所述子实体管理步骤的控制条件包括:控制光照条件为300

400lux,控制光周期光暗比为L16:D8,培养温度20

25℃,湿度60

80%。
[0024]具体的,所述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所述营养液中:
[0025]所述碳源包括葡萄糖;
[0026]所述氮源包括蛋白胨;
[0027]所述无机盐包括磷酸二氢钾和/或磷酸氢二钾。
[0028]具体的,所述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葡萄糖1

2%、酵母提取物0.2

0.4%、蛋白胨0.3

0.5%、K2HPO
4 0.01

0.03%、KH2PO
4 0.01

0.03%,自然pH。
[0029]具体的,所述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所述液体菌种培养的条件包括:控制发酵温度20

25℃,搅拌转速150

180rpm。
[0030]具体的,所述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液体菌种培养步骤前将所述菌株进行常规活化的步骤。
[003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由上述栽培方法得到的蝉花虫草子实体。
[0032]本专利技术所述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在传统的蝉花虫草子实体栽培工艺的基础上,利用常规食用菌栽培后产生的食用菌渣为原料,并通过将食用菌渣进行水热碳化的方式,分离得到食用菌生物炭及食用菌碳化液,并分别将所述食用菌生物炭及食用菌碳化
液作为子实体培养的固态基质及营养液。所述食用菌渣在整个水热碳化的过程中,其内部营养成分发生了优化性的匹配及协同增效的过程,相比于直接将食用菌渣作为基质的应用方式,可以诱导蝉花虫草的固体发酵过程中,虫草多糖和腺苷得到有效的累积,有效提高了蝉花虫草子实体中虫草多糖及腺苷的含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菌种培养以及在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子实体培养的步骤;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质量比为1:1

1.5的固体基质和营养液;所述固体基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小麦10

20重量份、玉米渣20

30重量份、燕麦麸皮12

20重量份、葛根渣8

15重量份、蝉蛹粉10

20重量份、以及食用菌渣生物炭;所述营养液包括食用菌渣碳化液,并加入碳源5

12g/L、氮源3

8g/L、无机盐1

3g/L,加水定容至1L,自然pH;其中,所述食用菌渣生物炭和所述食用菌渣碳化液分别为取5

15重量份食用菌渣经水热碳化反应后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和液体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渣包括木耳菌渣和/或香菇菌渣。3.根据权利要/1或2所述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制备所述食用菌渣生物炭和食用菌渣碳化液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1)取食用菌渣经干燥及粉碎处理,备用;(2)将处理后的食用菌渣加入去离子水混合,置于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炭化反应;(3)收集反应产物过滤,收集固体部分经干燥得到食用菌渣生物炭,收集液体部分即为所需食用菌渣碳化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食用菌渣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0.5

0.8。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蝉花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水热炭化反应的温度为150

250℃,压力1.5

2.0MPa,反应时间5

12h。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国笔唐得俊
申请(专利权)人:达州市命之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