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光温室三种三收菌菜轮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923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日光温室三种三收菌菜轮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10月底11月初,日光温室番茄收获后,种植灵芝菇;12月中上旬灵芝菇收获后,将菌渣和土壤旋耕均匀,准备下茬西瓜种植;1月中下旬,定植小果型西瓜,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收获;5月中下旬种植越夏番茄,越夏番茄清园后,继续种植灵芝菇。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充分利用日光温的冬季闲置期和夏季闲置期,又能减轻日光温室的连作障碍和缓解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提高蔬菜品质。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耕作模式,相较于传统种植,西瓜和番茄前期长势提高5~10%,西瓜和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增加10%以上,综合品质显著提升,西瓜和番茄种植时根基腐病发病指数下降30%以上;西瓜与番茄均增产15%以上。番茄均增产1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光温室三种三收菌菜轮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作物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日光温室三种三收菌菜轮作方法,特别是涉及山东地区日光温室“三种三收”菌菜轮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蔬菜产业集约化程度高,尤其是设施蔬菜连年种植、重茬率高,化肥、农药施用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导致根区土壤理化性质变劣,微生物区系失衡,有害生物和有害物质富集,成为蔬菜绿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蔬菜生产过程中还常常遇到冬春低温等逆境胁迫严重影响了蔬菜正常的生长发育,加重病虫害发生。针对土壤生态恶化问题,目前多使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加以改良,但由于所用的有机肥来源复杂,有些含有重金属、抗生素等有害物质,反而加重了蔬菜根区土壤的污染。
[000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伴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每年有大量废弃菌渣产生。菌渣中含有粗蛋白、粗脂肪、多糖、有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及钙、镁、铁、锌等中微量元素。因此菌渣作为有机肥或土壤改良剂施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大,我国菌类生产产生的废弃物也在逐年增多。如果菌渣得不到有效的治理,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0004]日光温室生产喜温性蔬菜西瓜、番茄等,由于冬季温度低、湿度大,造成病虫害严重,因此,部分地区日光温室生产会避开冬季时间,即有3个月左右的闲置期,降低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山东地区日光温室种植特点,为了提高日光温室的利用率,增加农户的收入,提供了一种日光温室三种三收菌菜轮作方法,在用地的条件下,能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并实现了日光温室绿色周年生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日光温室三种三收菌菜轮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灵芝菇种植:
[0009]在10月底11月初,日光温室番茄收获后,将室内耕地翻耕消毒后制作菇床,11月中下旬开始采收,12月上中旬收获结束。将菌渣和土壤旋耕均匀,准备下茬西瓜种植。
[0010](2)早春西瓜种植:
[0011]1月中下旬,定植小果型西瓜,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收获。
[0012](3)越夏番茄种植:
[0013]5月中下旬种植越夏番茄,选择耐热品种,结合降温设施和降温措施,确保番茄度过夏季,同时保证其产量,本茬番茄在10月中下旬结束;
[0014](4)后续种植:
[0015]越夏番茄清园后,继续种植灵芝菇,本次种植菇床与上次菇床相互错开,后期西瓜和番茄定植在原菇床位置。
[0016]优选的,步骤(1)中,灵芝菇种植时进行光照管理,具体为:前3天不遮阳,以后遮阳90%以上,促进菇蕾形成和减少水分蒸发。
[0017]优选的,步骤(1)中,灵芝菇种植时进行湿度与水分管理,具体为:采用弥雾装置加湿,保证供水均匀,避免局部积水,促进出菇,减少病菇发生率。
[0018]优选的,灵芝菇覆土采用消毒沙壤土,覆土厚度1.5cm~3cm。
[0019]优选的,菌渣和土壤混匀过程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EM菌等有益菌。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种植步骤,既能充分利用日光温的冬季闲置期和夏季闲置期,又能减轻日光温室的连作障碍和缓解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还能显著提升设施蔬菜土壤根际环境,减少化肥农药施用,实现设施瓜菜绿色生产。采用本专利技术耕作模式,相较于传统种植,西瓜和番茄前期长势提高5~10%,西瓜和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增加10%以上,综合品质显著提升,西瓜和番茄种植时根基腐病发病指数下降30%以上;西瓜与番茄均增产15%以上。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3]如前所述,设施茄果类蔬菜棚室栽培通常在使用3

4年以后,设施西瓜一般连续种植2年以后,棚室土壤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造成瓜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明显下降。为了维持棚室瓜菜稳定的产量水平,目前普遍采用的措施是不断增加化肥用量和不加节制的使用农药,从而造成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但瓜菜产量和品质反而年年下降。因此,设施瓜菜生产亟需解决土壤连作障碍的有机生态防治手段。
[0024]不同作物轮作是克服连作障碍的技术措施之一。轮作可以有效避免同类病原菌的营养来源,但不同轮作模式对解除设施连作障碍的效果不同。因此,选择适宜的轮作作物和轮作模式是关键所在。
[0025]本专利技术以山东地区日光温室种植的西瓜为切入点,西瓜在长期连续的单一栽培时,会产生严重的问题,如幼苗死亡率高、植物生长受抑制和发病率加大等,导致西瓜的品质和产量下降。针对于此,本专利技术对适合于山东地区日光温室种植西瓜的轮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0026]对于轮作模式设计,需要从轮作时间节点划分、轮作作物选择、轮作顺序、作物收益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为保证土地全年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本专利技术将一个轮作周期设定为一年;基于早春种植的西瓜产品收益较高,将西瓜种植的时间安排为1月中下旬

5月上旬;西瓜种植结束后,此时环境气温已较高,本专利技术从耐热作物中选择与西瓜养分需求、病理病害存在差异的作物进行轮作,经综合试验筛选,选择番茄进行越夏种植,时间安排在5月下旬

10月中下旬;此时已进入冬季,温度低,若再继续轮作西瓜的话,则病虫害会比较严重,这一阶段一般是作为闲置期。对此,本专利技术尝试采用在闲置期种植食用菌,以提高土地
的利用效率。
[0027]食用菌的种类有很多,如何选择适宜的食用菌比较关键。灵芝菇(Pleuroyus eryngii(DC:Fr)Qu
é
l.),又名褐灵菇,是周金山在太行山原始森林中发现的巨型野生食用菌,利用野生平盖灵芝,野生黄牛肝菌,野生大杯伞等多种野生菌与杏鲍菇通过远缘杂交成功,保留了刺芹侧耳杏鲍菇的野生特性和野生价值和营养价值。本专利技术选择在10月底11月初,日光温室番茄收获后,将室内耕地翻耕消毒后制作菇床,11月中下旬开始采收,12月上中旬收获结束。将菌渣和土壤旋耕均匀,准备下茬西瓜种植。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闲置期种植灵芝菇,一方面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种植灵芝菇能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有效缓解了西瓜和番茄设施连作障碍。
[0028]综上,本专利技术首次提出了一种日光温室三种三收菌菜轮作方法,在用地的条件下,能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并实现了日光温室绿色周年生产。
[0029]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光温室三种三收菌菜轮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灵芝菇种植:在10月底11月初,日光温室番茄收获后,将室内耕地翻耕消毒后制作菇床,11月中下旬开始采收,12月上中旬收获结束。将菌渣和土壤旋耕均匀,准备下茬西瓜种植。(2)早春西瓜种植:1月中下旬,定植小果型西瓜,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收获。(3)越夏番茄种植:5月中下旬种植越夏番茄,选择耐热品种,结合降温设施和降温措施,确保番茄度过夏季,同时保证其产量,本茬番茄在10月中下旬结束;(4)后续种植:越夏番茄清园后,继续种植灵芝菇,本次种植菇床与上次菇床相互错开,后期西瓜和番茄定植在原菇床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云胡金祥史庆华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