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肘外固定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68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肘外固定支具,解决了现有的手肘固定支具形状难以匹配治疗要求、无法对患处体外特征进行监测的问题;其包括横截面为U型的主体,主体包括第一段、第二段、以及连接两者的弯曲段,第一段与第二段在远离弯曲段的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第一段和或第二段的内壁上设置有光学心率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本方案相较于传统的固定支具,整体与患者体外特征相匹配,舒适度高,支具引入上述多个传感器,可对受伤部位进行监测,有助于医生对患者做出进一步的治疗计划,同时患者也可随时了解该部位该部位具体情况,整体结构轻盈,方便观察,透气性好。透气性好。透气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肘外固定支具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手肘外固定支具。

技术介绍

[0002]患者骨折后在康复期间需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保护,固定支具作为医院的常用支具,主要是固定患者手臂、腿部,在固定过程中起到帮助患者恢复治疗的效果。目前现有的技术中,是通过绑石膏的方式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保护,相应的支具产品为包括传统夹板、管型石膏、聚酯绷带以及高分子夹板在内的外固定装置。
[0003]一些弯曲部位如手肘处,在治疗时需要保持一定的弯曲,现有的固定装置太硬太沉,难以做到这一点,形状不能与患者的受伤部位贴合,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容易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现有的固定装置也无法对患处体外特征进行监测,无法对患部建立长期治疗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表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肘外固定支具,以解决现有的手肘固定支具形状难以匹配治疗要求、无法对患处体外特征进行监测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手肘外固定支具,包括横截面为U型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段、第二段、以及连接两者的弯曲段,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在远离弯曲段的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段和或第二段的内壁上设置有光学心率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所述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段的外壁上设置有盖板,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设置于盖板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的支具固定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段和或第二段的内侧壁开设有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靠近弯曲段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贯穿通孔为菱形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湿度传感器。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为3D打印一体成型。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内壁形成有沟槽,所述沟槽为沿着U型横截面的走向,所述沟槽布满整个主体内壁。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6]整体使用3D打印工艺一体成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快捷;相较于传统的固定支具,整体与患者体外特征相匹配,舒适度高;支具引入上述多个传感器,可对受伤部位进行监测,有助于医生对患者做出进一步的治疗计划,同时患者也可随时了解该部位具体情况,拓展支具的功能性;主体具有最少1个通孔,整体结构轻盈,方便观察,透气性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主体;2、第一段;3、第二段;4、弯曲段;5、压力传感器;6、光学心率传感器;7、盖板;8、支具固定孔;9、贯穿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0023]可以理解,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

下”、“在

下面”、“下面的”、“在

之下”、“在

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

下面”和“在

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0024]如图1、图2所示的手肘外固定支具,包括横截面为U型的主体1,U型结构用于贴靠包覆手肘及两侧的手臂。主体1包括第一段2、第二段3、以及连接两者的弯曲段4,第一段2对应上臂、第二段3对应前臂,弯曲段4对应手肘。
[0025]第一段2与第二段3在远离弯曲段4的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用于对前臂、上臂在主体1上的支撑起监测作用,若在某一固定姿势下检测的压力较标准更小,说明对应的手臂部位与主体1贴合不够紧密,整个手臂姿势不正确,会影响手臂或手肘的愈合,以数据来提醒患者进行调整。
[0026]第一段2和或第二段3的内壁上设置有光学心率传感器6与温度传感器,光学心率传感器6用于对脉搏进行监测,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不同区域的内部温度,既能监测患者的体温,又能监测主体1内部的温度。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对各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并可传输到手机APP上进行实时监测。各项数据有助于医生对患者制定进一步的治疗计划,同时患者也可随时了解该部位的具体情况。传感器及数据处理模块均直接安装在支具上,采用胶体/热压/机械锁扣等固定方式。
[0027]优选的,主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湿度传感器,用于对主体1内的湿度进行监测,湿度过高容易滋生细菌。相应的,第一段2和或第二段3的内侧壁开设有贯穿通孔9,贯穿通孔9靠近弯曲段4设置。贯穿通孔9用于对主体1内进行通风散热,贯穿通孔9靠近弯曲段4能尽量对大范围区域起到作用。
[0028]贯穿通孔9处可贴设一些小于贯穿通孔9面积的盖块,用于调节贯穿通孔9的面积。
贯穿通孔9特征可为水滴型、菱形、梭形、椭圆形,既可降低支具质量,又能方便观察患处,增加透气性欲穿戴舒适度。
[0029]具体的,第一段2的外壁上设置有盖板7,数据处理模块设置于盖板7内,对数据处理模块进行保护。
[0030]具体的,主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的支具固定孔8,用于扣合其它支具或使用绑带固定。
[0031]优选的,主体1为3D打印一体成型。由于3D打印的逐层堆砌特征,各层之间会形成缝隙,本方案利用此缝隙在主体1的内壁形成有沟槽,沟槽为沿着U型横截面的走向,沟槽布满整个主体1内壁,用于加强散热、透气效果。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33]整体使用3D打印工艺一体成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快捷;相较于传统的固定支具,整体与患者体外特征相匹配,舒适度高;支具引入上述多个传感器,可对受伤部位进行监测,有助于医生对患者做出进一步的治疗计划,同时患者也可随时了解该部位该部位具体情况,拓展支具的功能性;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手肘外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为U型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一段、第二段、以及连接两者的弯曲段,所述第一段与第二段在远离弯曲段的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段和或第二段的内壁上设置有光学心率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所述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数据处理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肘外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的外壁上设置有盖板,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设置于盖板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肘外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的支具固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一周代才钱庆云江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威霖斯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