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其峰专利>正文

轮辋坯料标准件加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516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辋坯料标准件加工生产线,依次包括板料锯切装置、板料单元辊曲装置、环形板单元修整装置、环形板单元扩口装置、轮缘翻边装置、轮辋筒体修整装置、轮缘卷边装置和装胎面整形装置,板料单元辊曲装置一侧设有卷曲料焊接装置;在环形板单元修整装置与环形板单元扩口装置之间、环形板单元扩口装置与轮缘翻边装置之间、轮缘翻边装置与轮辋筒体修整装置之间、轮辋筒体修整装置与轮缘卷边装置之间、轮缘卷边装置与装胎面整形装置之间均分别通过各机器人周转环形单元板。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轮辋坯料标准件加工生产线,通过本申请的生产线的布局以及各设备结构,从而能够实现轮辋坯料标准件的自动化生产。够实现轮辋坯料标准件的自动化生产。够实现轮辋坯料标准件的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辋坯料标准件加工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毂加工生产的
,具体涉及一种轮辋坯料标准件加工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轮毂是轮胎内廓轮钢通过立柱连接的轮芯旋转部分,即支撑轮胎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
[0003]一般轮毂是由轮辋和轮辐同轴心固定连接的。对于轮辋而言,其生产过程一般都是根据轮毂的型号尺寸切割出符合尺寸要求的铝板,然后将铝板单元卷圆后进行焊接即可。实际上这种生产加工方式对应的卷圆装置、折弯装置和焊接装置甚至卷圆装置都需要针对对应目前不同型号轮毂而生产的不同轮辋坯料进行调节或定制,导致每次生产的轮毂型号变换之后,都需要对轮辋坯料对应的生产设备进行调节,导致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降低。
[0004]而且为了节约生产成本,轮毂生产企业都希望不同尺寸的轮辋都能尽量使用较少种类的坯料,这样不仅能够通过提前备货从而缩短生产时间、将交货期提前;而且还能便于根据原材料的价格提前在价格较低的时候购买原料提前进行生产,进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能避免生产设备停机损耗、保证生产企业的库存与资金的更有效运行。但是,目前对于轮毂的生产,都是小批量定制化生产,由于小批量定制化生产就需要重新更换对应的设备模具,更换设备模具后又都会涉及到调试和试产,保证产品质量后才能批量生产,这就导致轮毂生产的时间周期相对固定较长,而且生产成本较高;而且小批量定制化生产的产品为了避免后期运输过程以及售后过程需要补货,所以还得为定制化产品预留库存,导致库存成本相对也较高;以上都会进一步提高产品最终售价。
[0005]为此,申请号为202111230454.4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生产工艺,实现了采用生产大批量轮辋坯料标准件来生产不同轴向宽度的轮辋,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使企业生产端为降低成本而大量生产模式与销售端小批量定制化生产能够有效结合。
[0006]但是目前市面上并没有针对上述大批量生产轮辋坯料标准件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导致上述生产工艺尚不能有效落地。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轮辋坯料标准件加工生产线,通过本申请的生产线的布局以及各设备结构,从而能够实现轮辋坯料标准件的自动化生产,以及环形连接条单元的自动化生产,进而能够实现轮辋坯料标准件和环形连接条的大量备货,当销售部门接到小批量定制化产品后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定制化生产,从而使得小批量定制化产品的生产速度大幅提升、而且生产成本降低,由于生产速度较快,就可以减少库存,进一步降低库存成本。
[0008]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轮辋坯料标准件加工生产线,沿着物料生产传送方向依次包括板料锯切装置、板料单元辊曲装置、环形板单元修整装置、环形板单元扩口装置、轮缘翻边装置、轮辋筒体修整装置、轮缘卷边装置和装胎面整形装置,所述板料单元辊曲装置的一侧还设有卷曲料焊接装置;在所述环形板单元修整装置与环形板单元扩口装置之间、所述环形板单元扩口装置与轮缘翻边装置之间、所述轮缘翻边装置与轮辋筒体修整装置之间、所述轮辋筒体修整装置与轮缘卷边装置之间、所述轮缘卷边装置与装胎面整形装置之间均分别通过各机器人周转环形单元板,所述机器人位于卷曲料焊接装置对应于板料单元辊曲装置的所在侧。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板料锯切装置包括锯切台,所述锯切台远离板料单元辊曲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板料上料架,所述锯切台的顶面沿着垂直于板料上料架的方向设有条形孔,所述锯切台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锯片,所述锯片顶部向上条形孔伸出、并沿着条形孔往复移动,所述锯切台顶面上方、对应于条形孔固定连接有水平横杆,所述水平横杆的底部、对应位于条形孔两侧分别设有水平压条,所述水平压条通过气动活塞缸与水平横杆上下活动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卷曲板料单元焊接装置包括基框架,所述基框架的两相对侧壁为敞口、形成框架内腔,所述基框架的顶部包括两侧平行对称设置的纵向水平顶杆,所述纵向水平杆之间形成纵向条形通孔,所述纵向水平顶杆上还设有通过纵向驱动装置A驱动的沿着纵向水平往复移动去焊疤装置和焊接装置,所述去焊疤装置和焊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去焊疤装置底部和焊接装置底部对应于条形通孔位置处分别对应设有铣刀和焊接头,所述铣刀对应于位于条形通孔内,通过铣刀驱动电机绕竖直轴水平转动、并且铣刀驱动电机通过铣刀升降装置与去焊疤装置上下活动连接,所述焊接头对应位于条形通孔内,通过焊接头升降装置与焊接装置上下活动连接,所述纵向驱动装置A固定连接于基框架,所述基框架还活动连接有纵向设置的水平固定板,所述水平固定板通过横向驱动装置A相对于基框架沿着横向水平往复移动,所述横向驱动装置A固定连接于基框架,当水平固定板横向移动至其中一侧最大行程处时、水平固定板位于基框架外侧,当水平固定板横向移动至另一侧最大行程处时、水平固定板位于条形通孔正下方并与铣刀和焊接头均相对应,所述铣刀和焊接头的纵向移动范围大于水平固定板的纵向范围。
[0011]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板料单元辊曲装置包括水平底座,所述水平底座的中部设有水平设置的驱动转辊,所述驱动转辊的一端通过转辊传动装置与固定连接于水平底座的转辊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另一端位置处设有与水平底座摆动连接的轴承座D,所述轴承座B与沿着面向或背向驱动转辊的方向摆动,当轴承座D面向驱动转辊转动至最大行程处时,所述轴承座D竖直、且与位于上方的驱动转辊转动连接,当轴承座D背向驱动转辊转动至最大行程处时,所述轴承座D与位于上方的驱动转辊分离;所述水平底座位于驱动转辊下方平行设有从动转辊A,所述从动转辊A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C与水平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座C通过转辊升降调节装置A与水平底座连接,所述水平底座上、位于驱动转辊的两侧分别设有与驱动转辊平行设置的从动转辊B,所述从动转辊B的两端分别与各自的轴承座E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座E分别通过转辊升降调节装置B与水平底座上下活动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环形板单元修整装置包括底部设有支撑装置的水平基台,所述水平基台顶面上设有绕竖直轴转动连接的环形板胀紧装置,所述水平基台
顶面、位于环形板胀紧装置的一侧还设有切削刀,所述切削刀的刀刃指向环形板胀紧装置,所述切削刀固定连接于刀架,所述刀架与刀架升降调节装置上下调节连接,所述刀架升降调节装置与刀架水平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刀架水平调节装置设于水平基台上,所述刀架升降调节装置设于刀架水平调节装置上,所述刀架设于刀架升降调节装置面向环形板胀紧装置一侧,所述环形板胀紧装置的转动驱动装置与水平基台底部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环形板单元修整装置位于卷曲料焊接装置所在侧设有机器人A,所述环形板单元扩口装置位于卷曲料焊接装置所在侧设有机器人B,所述轮缘翻边装置位于卷曲料焊接装置所在侧设有机器人C,所述轮辋筒体修整装置位于卷曲料焊接装置所在侧设有机器人D,所述轮缘卷边装置位于卷曲料焊接装置所在侧设有机器人E,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轮辋坯料标准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沿着物料生产传送方向依次包括板料锯切装置(1)、板料单元辊曲装置(5)、环形板单元修整装置(6)、环形板单元扩口装置(7)、轮缘翻边装置(8)、轮辋筒体修整装置(9)、轮缘卷边装置(10)和装胎面整形装置(11),所述板料单元辊曲装置(5)的一侧还设有卷曲料焊接装置(4);在所述环形板单元修整装置(6)与环形板单元扩口装置(7)之间、所述环形板单元扩口装置(7)与轮缘翻边装置(8)之间、所述轮缘翻边装置(8)与轮辋筒体修整装置(9)之间、所述轮辋筒体修整装置(9)与轮缘卷边装置(10)之间、所述轮缘卷边装置(10)与装胎面整形装置(11)之间均分别通过各机器人周转环形单元板,所述机器人位于卷曲料焊接装置(4)对应于板料单元辊曲装置(5)的所在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坯料标准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料锯切装置(1)包括锯切台(30),所述锯切台(30)远离板料单元辊曲装置(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板料上料架(33),所述锯切台(30)的顶面沿着垂直于板料上料架(30)的方向设有条形孔,所述锯切台(30)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锯片,所述锯片顶部向上条形孔伸出、并沿着条形孔往复移动,所述锯切台(30)顶面上方、对应于条形孔固定连接有水平横杆(31),所述水平横杆(31)的底部、对应位于条形孔两侧分别设有水平压条,所述水平压条通过气动活塞缸(32)与水平横杆(21)上下活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坯料标准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曲板料单元焊接装置(4)包括基框架(58),所述基框架(58)的两相对侧壁为敞口、形成框架内腔(77),所述基框架(58)的顶部包括两侧平行对称设置的纵向水平顶杆(59),所述纵向水平杆(59)之间形成纵向条形通孔(63),所述纵向水平顶杆(59)上还设有通过纵向驱动装置A(65)驱动的沿着纵向水平往复移动去焊疤装置(60)和焊接装置(62),所述去焊疤装置(60)和焊接装置(62)固定连接,所述去焊疤装置(60)底部和焊接装置(62)底部对应于条形通孔(63)位置处分别对应设有铣刀和焊接头,所述铣刀对应于位于条形通孔(63)内,通过铣刀驱动电机绕竖直轴水平转动、并且铣刀驱动电机通过铣刀升降装置与去焊疤装置(60)上下活动连接,所述焊接头对应位于条形通孔(63)内,通过焊接头升降装置与焊接装置(62)上下活动连接,所述纵向驱动装置A(65)固定连接于基框架(58),所述基框架(58)还活动连接有纵向设置的水平固定板(61),所述水平固定板(61)通过横向驱动装置A(69)相对于基框架(58)沿着横向水平往复移动,所述横向驱动装置A(69)固定连接于基框架(58),当水平固定板(61)横向移动至其中一侧最大行程处时、水平固定板(61)位于基框架(58)外侧,当水平固定板(61)横向移动至另一侧最大行程处时、水平固定板(61)位于条形通孔(63)正下方并与铣刀和焊接头均相对应,所述铣刀和焊接头的纵向移动范围大于水平固定板(61)的纵向范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坯料标准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料单元辊曲装置(5)包括水平底座(34),所述水平底座(34)的中部设有水平设置的驱动转辊(35),所述驱动转辊(35)的一端通过转辊传动装置与固定连接于水平底座(34)的转辊驱动装置(39)传动连接,另一端位置处设有与水平底座(34)摆动连接的轴承座D(37),所述轴承座B(37)与沿着面向或背向驱动转辊(35)的方向摆动,当轴承座D(37)面向驱动转辊(35)转动至最大行程处时,所述轴承座D(37)竖直、且与位于上方的驱动转辊(35)转动连接,当轴承座D(37)背向驱动转辊(35)转动至最大行程处时,所述轴承座D(37)与位于上方的驱动转辊(35)分离;所述水平底座(34)位于驱动转辊(35)下方平行设有从动转辊A,所述从动转辊A的两端
分别通过轴承座C与水平底座(34)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座C通过转辊升降调节装置A与水平底座(34)连接,所述水平底座(34)上、位于驱动转辊(35)的两侧分别设有与驱动转辊(35)平行设置的从动转辊B(36),所述从动转辊B(36)的两端分别与各自的轴承座E(38)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座E(38)分别通过转辊升降调节装置B与水平底座(34)上下活动连接;所述水平底座(34)顶面设有沿着平行于驱动转辊(35)轴心方向往复水平移动的拨杆(40),所述拨杆(40)的一端延伸至位于上方的驱动转辊(5)位置处,所述拨杆(4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母副C,所述螺母副C与水平底座(34)顶面所设的横向丝杆B(41)传送连接,所述横向丝杆B(41)两端通过轴承座F与水平底座(34)转动连接,所述横向丝杆B(41)的一端通过固定连接于水平底座(34)的拨杆驱动装置驱动连接,当横向丝杆B(41)通过螺母副C带动拨杆(40)面向转辊驱动装置(39)移动至最大行程处时,所述拨杆(40)与转辊驱动装置(39)贴合,当横向丝杆B(41)通过螺母副C带动拨杆(40)背向转辊驱动装置(39)移动至最大行程处时,所述拨杆(40)与位于上方的驱动转辊(35)分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坯料标准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单元修整装置(6)包括底部设有支撑装置(107)的水平基台(81),所述水平基台(81)顶面上设有绕竖直轴转动连接的环形板胀紧装置(82),所述水平基台(81)顶面、位于环形板胀紧装置(82)的一侧还设有切削刀(101),所述切削刀(101)的刀刃指向环形板胀紧装置(82),所述切削刀(101)固定连接于刀架(100),所述刀架(100)与刀架升降调节装置上下调节连接,所述刀架升降调节装置与刀架水平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刀架水平调节装置设于水平基台(81)上,所述刀架升降调节装置设于刀架水平调节装置上,所述刀架(100)设于刀架升降调节装置面向环形板胀紧装置(82)一侧,所述环形板胀紧装置(82)的转动驱动装置(83)与水平基台(81)底部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辋坯料标准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胀紧装置(82)包括固定连接于水平基台(84)顶面的竖直管套(89),所述转动驱动装置(83)的输出轴(93)向上穿过水平基台(84)后伸入竖直管套(89)内,并向上伸出竖直套管(89)后与同轴心均匀分布的多个胀紧单元块接触,所述胀紧单元块包括通过连接立板(87)同轴心固定的环形板胀紧单元(85)和输出轴接触单元(86),所述环形板胀紧单元(85)由同一圆柱侧壁均匀分割而形成的多个瓣状结构,所述输出轴接触单元(86)为由同一锥体侧壁均匀分割而形成的多个瓣状结构,所述输出轴(93)的上部侧壁为与输出轴接触单元(86)匹配接触的椎体结构,所述椎体顶部直径大于椎体底部直径,所述竖直套管(89)的内径大于等于椎体的最大直径,所述转动驱动装置(83)通过固定于水平基台(54)底面的升降驱动装置A(91)与水平基台(54)上下活动连接;所述输出轴(93)的侧壁顶部同轴心套置固定有锥体套(88),所述椎体套(88)的轴孔与输出轴(93)顶端同轴心所设的连接轴杆(94)匹配,所述输出轴(93)顶端位于连接轴杆(94)周围形成的凸台为椎体套(88)的限位凸台,所述连接轴杆(94)背向输出轴(93)一端通过紧固螺栓(99)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紧固压板(95),所述紧固压板(95)将椎体套(88)轴向限位固定连接于限位凸台;所述竖直套管(89)的顶部管口向外设有环形水平板(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其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其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