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礼正专利>正文

高效能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00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能锅炉,包括铁板焊接而成的箱体,该箱体内部设有均为铁板焊接而成的炉膛和火道,且该火道的前端连通该炉膛、尾端连通至该箱体的外部,同时,该炉膛的前侧壁上设有燃料口,所述炉膛位于该箱体的下部、该燃料口位于该箱体的前侧壁的下部,同时,该火道呈“S”型从下向上延伸,且该火道的尾端通过至少1根向下延伸的过渡连接筒连通至一贯通筒,有至少1根抽气筒下端连通在该贯通筒上且向上延伸后连通至该炉膛的上侧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效能更高、体积较小。体积较小。体积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能锅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暖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能锅炉。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最为常见的采暖、供热水设备,使用者总是期待锅炉具有较高的效率以及较为节能。
[0003]本申请人不断对锅炉进行改进。比如,本申请人研制的一种高效节能锅炉,包括铁板焊接而成的箱体,该箱体内部设有均为铁板焊接而成的炉膛和火道,且该火道的前端连通该炉膛的上部、尾端连通至该箱体的外部,同时,该炉膛内具有燃气火排,该炉膛的前侧壁上设有燃料口,该火道由多个呈“U”形的弯折筒首尾连通后形成,以及,该箱体上设有和该火道的尾端相配的抽风机,该箱体上还设有进水口、泄压孔、出水口,所述火道的尾端位于该箱体的内腔后部,且该火道的尾端连通至至少1根火管的一端,火管呈水平向前延伸后,火管的另一端连通至一集烟罩,该集烟罩固定且密封配合的穿过并焊接在该箱体的前侧壁上,从而该集烟罩的后侧部位于该箱体内、前侧部位于该箱体的前侧外部,同时,该集烟罩的前侧部设有出烟口,该出烟口通过管道连通至该抽风机。该高效节能锅炉的火道呈弯折回转分布,从而能够使炉膛内排出的烟气在箱体内具有最大的流通长度,继而烟气和箱体内的水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热交换,具有较高的热利用率。同时,火道的尾端通过火管水平的穿过箱体的内部后延伸至位于箱体前部的集烟罩,且炉膛上设置金属散热筒,进一步增加了热量和水的交换能力,使锅炉的能效更高。
[0004]本专利技术的高效能锅炉是对前述高效节能锅炉的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能锅炉,它具有效能更高、体积较小的特点。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效能锅炉,包括铁板焊接而成的箱体,该箱体内部设有均为铁板焊接而成的炉膛和火道,且该火道的前端连通该炉膛、尾端连通至该箱体的外部,同时,该炉膛的前侧壁上设有燃料口,所述炉膛位于该箱体的下部、该燃料口位于该箱体的前侧壁的下部,同时,该火道呈“S”型从下向上延伸,且该火道的尾端通过至少1根向下延伸的过渡连接筒连通至一贯通筒,有至少1根抽气筒下端连通在该贯通筒上且向上延伸后连通至该炉膛的上侧外部。
[0007]所述箱体的上侧外部设有抽风机,抽气筒的上端连接至该抽风机。
[0008]所述过渡连接筒为分居于该火道至少两侧的多个。
[0009]所述贯通筒为环形,且围绕在该火道的下侧周边。
[0010]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效能更高、体积较小。本专利技术锅炉的火道呈立式向上延伸设置的“S”型,能够和箱体中的水等介质更好的接触继而实现更好的热交换。同时,火道通过过渡连接筒、贯通筒以及抽气管进一步上下延伸扩展,不仅充分利用了火道周边的空间,降低了锅炉的体积,且相当于在另一个维度上增加了火道和介质的接触
面,进一步提升了热效能。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左视剖视示意图。
[0013]图中:
[0014]10、箱体;
[0015]20、炉膛,21、燃料口;
[0016]30、火道,31、过渡连接筒,32、贯通筒,33、抽气筒;
[0017]40、抽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见图1所示:高效能锅炉,包括铁板焊接而成的箱体10。本实施例中的箱体10最好为圆筒形,从而可以更好的优化箱体10的表面应力分布以及提升其有效容积。该箱体10内部设有均为铁板焊接而成的炉膛20和火道30。该火道30的前端连通该炉膛20、尾端连通至该箱体10的外部。所谓火道30的前端和尾端,指的是沿着烟气的流通方向,进气端为前端、出气端为尾端。同时,该炉膛20的前侧壁上设有燃料口21。
[0019]进一步的讲:
[0020]该炉膛20位于该箱体10的下部、该燃料口21位于该箱体10的前侧壁的下部。同时,该火道30呈“S”型从下向上延伸。比如,从该火道30的左侧向右侧看,其投影呈一个或多个连接在一起“S”型。该火道30的尾端通过至少1根向下延伸的过渡连接筒31连通至一贯通筒32。此处所谓该火道30的尾端指的是其上端。有至少1根抽气筒33下端连通在该贯通筒32上且向上延伸后连通至该炉膛20的上侧外部。这样,通过进一步增加该火道30的有效长度和比表面积,使锅炉的效能更高。
[0021]优化的:
[0022]该箱体10的上侧外部设有抽风机40,抽气筒33的上端连接至该抽风机40。即,该火道30间接连通该抽风机40。这样,使炉膛20内进风顺畅,且抽风管40进一步参与热交换,继续提升锅炉效能。
[0023]过渡连接筒31为分居于该火道30至少两侧的多个,继而进一步利用该箱体10内的空间。当然,过渡连接筒31亦位于该箱体10内。
[0024]该贯通筒32为环形,且围绕在该火道30的下侧周边。显然,该贯通筒32亦位于该箱体10内,从而不仅进一步利用该箱体10内部空间,且使该贯通筒32参与热交换。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能锅炉,包括铁板焊接而成的箱体(10),该箱体(10)内部设有均为铁板焊接而成的炉膛(20)和火道(30),且该火道(30)的前端连通该炉膛(20)、尾端连通至该箱体(10)的外部,同时,该炉膛(20)的前侧壁上设有燃料口(2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20)位于该箱体(10)的下部、该燃料口(21)位于该箱体(10)的前侧壁的下部,同时,该火道(30)呈“S”型从下向上延伸,且该火道(30)的尾端通过至少1根向下延伸的过渡连接筒(31)连通至一贯通筒(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礼正
申请(专利权)人:陈礼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