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的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374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是一种有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通常的数据信号时序中加插了与数据信号相比极性相反的特定信号,即在原数据信号的帧与帧之间加插一帧反极性的特定信号,并且也改变了原数据信号的帧周期,称新数据帧,新数据帧与该特定帧的传送时间周期总和等于原数据帧周期。在数据信号的帧与帧之间加插反极性的特定信号使驱动管TFT2的栅压时正时负,即TFT2阈值电压变化也时增大时减小,保持一个动态平衡,达到通过TFT2的电流保持稳定,减少了OLED亮度的下降。总之,这种改进的信号时序既可以补偿TFT2阈值电压漂移,又可以消除持续发光造成的粘滞现象,实现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发光稳定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涉及有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设计新数据信号时序来补偿双管a-Si-TFT驱动OLED时TFT阈值电压漂移,达到OLED发光稳定的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由于具有重量轻厚度薄、自主发光、高亮度、高对比度、宽视角和快速响应等优点,是当前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有两种驱动方法,即无源驱动和有源驱动。无源驱动在大尺寸高分辨率时无法克服交叉串扰、高功耗和寿命短等问题,因此在要求大尺寸和高清晰度时无法得到推广。有源驱动由于采用比较成熟的薄膜晶体管(TFT)技术,能够克服上述OLED无源驱动的缺陷。由于多晶硅薄膜晶体管(p-Si-TFT)制作成本高,实现大尺寸难和象素不均匀等缺点,应用过程中受到一定局限。高品质非晶硅薄膜晶体管(a-Si-TFT)由于也能很好地驱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能与大规模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生产相匹配,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在有源驱动方式中,现在主要有双管TFT如图1和四管TFT如图2驱动电路。在双管驱动中,一个薄膜晶体管TFT1又叫开关管,另一个薄膜晶体管TFT2又叫驱动管。双管驱动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存在OLED亮度下降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驱动管TFT2在现有的驱动方式中存在阈值漂移,因此影响了通过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稳定性,导致发光亮度下降。为了补偿TFT阈值漂移导致的亮度下降,有人提出了多管TFT驱动方案,其中四管TFT驱动方案比较常用。虽然多管TFT驱动方案能补偿TFT阈值漂移,但在象素中增加TFT个数既增加了器件制造难度又不可避免地降低了象素开口率。实验发现,在薄膜晶体管上栅压始终施加正或负,其阈值电压会单调地增加或单调地减少,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根据TFT工作在饱和区门开态电流公式Ion=12μPCoxWL(VG-VTH)2]]>可以看出如果阈值电压VTH单调变化,则开态电流Ion下降。在双管TFT驱动方案中,数据信号经TFT1后转变为TFT2的栅信号电压。现有驱动方式中数据信号为单调地大于零或小于零,故转变来的TFT2栅电压也单调地大于零或小于零。按照图3的变化结果,在这种驱动电路结构下,这种驱动方式会造成TFT2阈值电压单调漂移,结果是OLED显示亮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薄膜晶体管上栅极施加正电压或负电压,其阈值电压会增加或减小的实验现象,通过处理原数据信号,使传送到TFT2的栅电压信号时正时负,达到阈值电压漂移的动态平衡,即阈值电压基本稳定,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是在原数据信号的帧与帧之间加插一帧特定信号,并且也改变了原数据信号的帧周期,称新数据帧。所述的特定信号的极性与数据信号极性相反,幅值可调,其帧周期小于新数据帧周期,其周期与新数据帧周期之和等于传统数据信号即原数据帧周期,并且在传送此帧特定信号时周期为新数据帧周期的1/n倍,n是大于1的数。用这种改进的驱动方式来补偿TFT2阈值漂移,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加插特定帧而引起的整体亮度的下降。而且持续发光的显示器件在显示动态图象时会产生粘滞现象,影响图象质量。由于特定帧不发光,所以可以消除这种现象,进一步改善显示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双管TFT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象素结构示意图,图中TFT1为开关管,TFT2为驱动管;图2为四管TFT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象素结构示意图;图3为不同极性栅电压下,驱动管TFT2阈值电压变化对时间的关系;图4为原数据信号时序各帧和改进的信号时序各帧示意图,其中图(A)是传统数据信号时序,图(B)是本专利技术改进的信号时序。图(A)中,A1、A2、A3分别为原数据帧第1、2、3帧数据,其显示时间为 图(B)中,B1,B3和B5称为新数据帧,B2,B4和B6称为特定帧。其中B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帧新数据帧的数据时序,它内容等同于A1,其传送时间为T`1,B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帧信号时序,即特定帧,其传送时间为T`2,其中 T`1>T`2;B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帧新数据帧数据时序,它内容等同于A2,其传送时间为T`3,B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帧信号时序,即特定帧,其传送时间为T`4,其中 T`3>T`4;B5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帧新数据帧数据时序,它内容等同于A3,其传送时间为T`5,B6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帧信号时序,即特定帧,其传送时间为T`6,其中 T`5>T`6。具体实施例方式把本专利技术第一帧新数据帧数据信号B1,如图4所示,输给所有象素TFT1的数据信号端,如图1所示,其数据值等同于原数据时序中的A1,其传送时间为T`1,此时TFT2的栅压为正;第二帧输入特定信号B2,即特定帧,其传送时间为T`2,其中 T`1>T`2,此时TFT2的栅压为负。第三帧输入新数据帧数据信号B3,输给所有象素TFT1的数据信号端,其数据值等同于原数据时序中的A2,其传送时间为T`3,此时TFT2栅压为正;第四帧输入特定信号B4,即特定帧,其传送时间为T`4,其中 T`3>T`4,此时TFT2栅压为负。第五帧输入新数据帧数据信号B5,输给所有象素TFT1的数据信号端,其数据值等同于原数据时序中的A3,其传送时间为T`5,此时TFT2栅压为正;第六帧输入特定信号B6,即特定帧,其传送时间为T`6,其中 T`5>T`6,此时TFT2栅压为负。以下各帧依据上述方法,依次类推。这种正负动态变化的栅压使TFT2阈值电压变化动态调整,实现动态稳定,达到驱动OLED发光亮度的稳定。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在原数据信号的帧与帧之间加插一帧特定信号,所述的特定信号的极性与数据信号相反,幅值可调,其周期小于新数据帧,其周期与新数据帧周期之和等于传统数据信号时序帧的周期,并且在传送此帧特定信号时周期为新数据帧的1/n倍,n是大于1的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的驱动方法,其特征是第一帧新数据帧数据信号B1,输给所有象素TFT1的数据信号端,其数据值等同于原数据时序中的A1,传送时间为T`1,此时TFT2的栅压为正;第二帧输入特定信号B2,传送时间为T`2,其中 T`1>T`2,此时TFT2的栅压为负;第三帧输入新数据帧数据信号B3,输给所有象素TFT1的数据信号端,其数据值等同于原数据时序中的A2,传送时间为T`3,此时TFT2栅压为正;第四帧输入特定信号B4,传送时间为T`4,其中 T`3>T`4,此时TFT2栅压为负;第五帧输入新数据帧数据信号B5,输给所有象素TFT1的数据信号端,其数据值等同于原数据时序中的A3,传送时间为T`5,此时TFT2栅压为正;第六帧输入特定信号B6,传送时间为T`6,其中 T`5>T`6,此时TFT2栅压为负;以下各帧依据上述方法,依次类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是一种有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本专利技术是在通常的数据信号时序中加插了与数据信号相比极性相反的特定信号,即在原数据信号的帧与帧之间加插一帧反极性的特定信号,并且也改变了原数据信号的帧周期,称新数据帧,新数据帧与该特定帧的传送时间周期总和等于原数据帧周期。在数据信号的帧与帧之间加插反极性的特定信号使驱动管TFT2的栅压时正时负,即TFT2阈值电压变化也时增大时减小,保持一个动态平衡,达到通过TFT2的电流保持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的驱动方法,其特征是在原数据信号的帧与帧之间加插一帧特定信号,所述的特定信号的极性与数据信号相反,幅值可调,其周期小于新数据帧,其周期与新数据帧周期之和等于传统数据信号时序帧的周期,并且在传送此帧特定信号时周期为新数据帧的1/n倍,n是大于1的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喜斌廖燕平刘金娥张志伟付国柱荆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