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技术

技术编号:369336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衬底和依次设于所述衬底上的形核层、本征GaN层、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光电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

技术介绍

[0002]最早的外延片结构直接在N型半导体层上生长多量子阱会导致发光效率低,抗静电能力差,为了改善该结构的缺陷,现有的外延片结构在N型半导体层和多量子阱中间插入一个低温应力释放层,该应力释放层为InGaN层,但是多量子阱中电子和空穴不平衡现象和量子阱缺陷多,依然存在发光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释放底层应力,使多量子阱区的电子空穴分布均匀,提升电子的扩展能力,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和抗静电能力。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包括衬底和依次设于所述衬底上的形核层、本征GaN层、N

GaN层、多量子阱层、电子阻挡层和P

GaN层;所述N

GaN层和多量子阱层之间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依次设于所述N

GaN层上的MgN三维诱导层、SiGaN三维层和填平层。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MgN三维诱导层为Mg
x
N1‑
x
层,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1

0.3;所述SiGaN三维层中Si的掺杂浓度为1
×
10
16

10
18
cm
‑3;所述SiGaN三维层中Si的掺杂浓度<所述N

GaN层中Si的掺杂浓度。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MgN三维诱导层的厚度为2

5nm;所述SiGaN三维层的厚度为20

50nm,直径为10

30nm;所述填平层的厚度为20

50nm;所述填平层的厚度>所述SiGaN三维层的厚度。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N

GaN层和所述MgN三维诱导层之间设有BN层;所述BN层为B
y
N1‑
y
层,其中,y的取值范围为0.2

0.4;所述BN层的厚度为10

20nm;所述BN层和所述MgN三维诱导层之间设有石墨烯层;所述石墨烯层的厚度为20

30nm;所述填平层为AlGaN层。
[0008]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包括:(1)提供衬底;(2)在所述衬底上依次生长形核层、本征GaN层、N

GaN层、缓冲层、多量子阱层、电
子阻挡层和P

GaN层;所述缓冲层包括依次设于所述N

GaN层上的MgN三维诱导层、SiGaN三维层和填平层。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MgN三维诱导层和SiGaN三维层的生长温度为750

900℃,生长压力为300

500Torr;所述填平层的生长温度为950

1000℃,生长压力为150

300Torr。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MgN三维诱导层和SiGaN三维层的生长载气为氢气和氮气,其中,所述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N2:H2>2:1;所述填平层的生长载气为氢气和氮气,其中,所述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N2:H2<1:2。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缓冲层包括依次设于所述N

GaN层上的BN层、MgN三维诱导层、SiGaN三维层和填平层;所述BN层的生长温度为1000

1050℃,生长压力为50

150Torr,生长载气为氢气。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缓冲层包括依次设于所述N

GaN层上的BN层、石墨烯层、MgN三维诱导层、SiGaN三维层和填平层;所述石墨烯层的生长温度为800

1000℃,生长压力为7.5

375Torr,生长载气为氢气或/和氩气。
[0013]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上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
[0014]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在N

GaN层与多量子阱层之间设置了缓冲层,其依次包括MgN三维诱导层、SiGaN三维层和填平层。其中,MgN三维诱导层,一方面能够诱导后续SiGaN三维层纵向生长,另一方面由于Mg原子作为P型掺杂,可以产生少量空穴,可以对部分电子进行消耗,改善多量子阱区电子空穴分布不均匀现象,使得多量子阱区的电子空穴分布均匀。其次,SiGaN三维层,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翘曲,释放底层应力,进而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电子扩展能力,提高发光二极管的抗静电能力。
[0015]2. 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在N

GaN层与MgN三维诱导层之间设置了BN层,由于BN层中的B原子很小,可以形成致密高的BN层,对从底层延伸的位错起到有效地阻断和扭曲作用。
[0016]3. 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在BN层与MgN三维诱导层之间设置了石墨烯层,BN层能够对石墨烯层进行阻断,防止石墨烯向下扩散,影响N型层掺杂。石墨烯层一方面可以增加电子的扩展能力;另一方面利用石墨烯具有晶格引导作用,可以使得在石墨烯层上生长的MgN层分布的更加均匀,从而在MgN层上生长的SiGaN三维层形成的三维岛结构更加均匀,使得三维岛结构大小一致,形成分布均匀的三维岛使得在合并形成缓冲层时产生的缺陷更少。
[0017]4. 本专利技术在多量子阱层生长前生长复合缓冲层,可以有效释放底层应力,降低电子的迁移率,增加电子的扩展能力,使得多量子阱区的电子空穴分布更加平衡;并且有效的阻挡了位错延伸,提升了晶格质量,释放了底层应力,可以缓解多量子阱区的极化效应,减少非辐射复合,增加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由于电子扩展能力的提升,晶格质量的提升,使得发光二极管的抗静电能力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0]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包括衬底1和依次设于所述衬底1上的形核层2、本征GaN层3、N...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包括衬底和依次设于所述衬底上的形核层、本征GaN层、N

GaN层、多量子阱层、电子阻挡层和P

GaN层;其特征在于,所述N

GaN层和多量子阱层之间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依次设于所述N

GaN层上的MgN三维诱导层、SiGaN三维层和填平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MgN三维诱导层为Mg
x
N1‑
x
层,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1

0.3;所述SiGaN三维层中Si的掺杂浓度为1
×
10
16
‑1×
10
18
cm
‑3;所述SiGaN三维层中Si的掺杂浓度<所述N

GaN层中Si的掺杂浓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MgN三维诱导层的厚度为2

5nm;所述SiGaN三维层的厚度为20

50nm,直径为10

30nm;所述填平层的厚度为20

50nm;所述填平层的厚度>所述SiGaN三维层的厚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N

GaN层和所述MgN三维诱导层之间设有BN层;所述BN层为B
y
N1‑
y
层,其中,y的取值范围为0.2

0.4;所述BN层的厚度为10

20nm;所述BN层和所述MgN三维诱导层之间设有石墨烯层;所述石墨烯层的厚度为20

30nm;所述填平层为AlGaN层。5.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霞印从飞程金连刘春杨胡加辉金从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