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轮罩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271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轮罩结构和车辆,后轮罩结构包括后轮罩本体,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设置在后轮罩本体的内壁面上,后轮罩本体通过安装支架与侧围连接,安装支架具有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第一安装组件用于与后轮罩本体连接,第二安装组件用于与侧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后轮罩结构和车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侧围和轮罩存在安装效果差的技术效果。技术效果。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轮罩结构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后轮罩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随着汽车市场步入高端化、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化的汽车造型对产品结构提出越来越严苛的要求。
[0003]传统的车身结构上,侧围和轮罩的安装存在一下问题:

由于后轮罩造型特殊、结构设计困难,造成后轮罩装配困难、卡扣装配不到位问题;

由于后轮罩总成零部件大、附件多造成后轮罩总成重量大,再加上需要装配加油口总成和后灯,造成后轮罩与侧围间隙大、耐久实验后间隙变得更大。
[0004]由上可知,本申请的侧围和轮罩存在安装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侧围和轮罩存在安装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6]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后轮罩结构,后轮罩结构包括后轮罩本体,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设置在后轮罩本体的内壁面上,后轮罩本体通过安装支架与侧围连接,安装支架具有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第一安装组件用于与后轮罩本体连接,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罩本体(10);安装支架(20),所述安装支架(20)设置在所述后轮罩本体(10)的内壁面上,所述后轮罩本体(10)通过所述安装支架(20)与侧围(50)连接,所述安装支架(20)具有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用于与所述后轮罩本体(10)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组件用于与所述侧围(5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孔(210),所述安装孔(21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210)沿所述安装支架(20)的周向间隔设置;定位孔(220),所述定位孔(220)设置有多个,所述后轮罩本体(10)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20),所述定位凸起(120)的至少一部分贯穿所述定位孔(220)并与所述定位孔(220)的内壁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孔(220)沿所述后轮罩本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和/或多个所述定位孔(220)中的一部分为主定位孔,另一部分为副定位孔,所述主定位孔位于所述安装支架(20)的中部区域,所述副定位孔位于所述安装支架(20)的端部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包括多个卡扣结构(230),多个所述卡扣结构(230)沿所述后轮罩本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轮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230)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20)上靠近所述侧围(50)的一端;和/或多个所述卡扣结构(230)中的一部分为主卡扣结构,另一部分为副卡扣结构,所述主卡扣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20)的中部区域,所述副卡扣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龙吴涛赵燕涛柴培钊姜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