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风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09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风分离器,涉及杂质分离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内部中空的分离罐,在其中部设置有进气口,在其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在分离罐内部水平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进气口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安装有多个轴向旋流管;轴向旋流管竖直设置,外筒的顶部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中心管的顶端位于分离罐的顶部和第一隔板之间;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分布板,分布板穿设在轴向旋流管的中心管上,且分布板位于进气口和第二隔板之间,在分布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该装置具有均匀分散通入的天然气,降低轴向旋流管发生堵塞可能的优点。管发生堵塞可能的优点。管发生堵塞可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风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杂质分离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旋风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旋风分离器是一种在不使用过滤器的情况下通过涡旋分离从气体或液体流中去除微粒的设备。从液体中去除颗粒物时,使用水力旋流器。从气体中去除颗粒物时,使用气体旋流器。旋转效应和重力用于分离固体和流体的混合物,该方法也可以用于从气流中分离出细小液滴。
[0003]现有相关技术,旋风分离器结构形式为立式安装,分离元件垂直布置,进行二级分离。分离器的管口设置按技术规格书的要求设置。在分离器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口,在其顶部设置出气口,分离器的壳体中部装有多个高效低阻型旋风子(轴向旋流管),它能把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存在的液体和固体颗粒捕集除去,用于除尘、除液。
[0004]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轴向旋流管包括用于排出分离后的气体的中心管和同轴设置在其一端的外筒,外筒同于引入未经分离的原料其气体,在外筒和中心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导向气流的叶片。在使用该分离器时,由于每一个旋流管对气流有一定的阻流作用,导致气体从每一个旋流管中进入的气体流量均不相同,在长期使用该装置后,容易造成局部的旋流管中杂质堆积较多而堵塞,影响该分离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述存在的不足,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旋风分离器,其解决了气流分布不均导致局部杂质淤积而堵塞,影响分离器的正常工作的问题。
[000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旋风分离器,包括内部中空的分离罐,在其中部设置有进气口,在其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在分离罐内部水平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进气口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安装有多个轴向旋流管;轴向旋流管包括中心管、套设置在其一端的外筒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叶片;轴向旋流管竖直设置,外筒的顶部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中心管的顶端位于分离罐的顶部和第一隔板之间;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分布板,分布板穿设在轴向旋流管的中心管上,且分布板位于进气口和第二隔板之间,在分布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0007]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使用该装置对天然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分离时,利用设置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分布板可以对进入分离罐内的天然气进行导向,使得进入至每一个轴向旋流管中的天然气流量更加的均匀,减小由于轴向旋流管中的天然气量不同导致装置中某些轴向旋流管过滤的杂质量不同造成旋流管堵塞,减小对整个分离罐中的气流的旋转角度和离心力大小等作用参数的影响,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0008]优选的,相邻所述轴向旋流管的外筒之间设置有限定轴向旋流管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定位件,定位件位于靠近分离罐底部的一端。
[000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在轴向旋流管底部的定位件可以对相邻的旋流管起
到定位的作用,在将旋流管安装固定在第二隔板上时,可以使得旋流管保持正确的安装位置。
[0010]优选的,所述中心管朝向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防冲击板,防冲击板用于提高中心管的抗冲蚀能力。
[0011]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对天然气中的杂质进行分离过滤时,利用设置在中心管上的防冲击板可以减小天然气和其中的杂质对中心管造成的冲击和腐蚀,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0012]优选的,所述通气孔绕中心管均匀设置。
[0013]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通气孔围绕中心管均匀设置,可以使得进入的天然气的更加均匀的分布在分布板和第二隔板之间,使得天然气可以均匀的进入至轴向旋流管中。
[0014]优选的,所述分离罐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方便进行检修的人孔,在人孔处可拆卸安装有封盖。
[0015]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利用人孔可以方便工人进入至分离罐的内部对装置进行检修、维护,使得装置的检修和维护过程更加方便。
[0016]优选的,所述分离罐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出分离出的杂质的排污管。
[0017]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分离罐的底部收集到一定量的杂质后,通过排污管可以方便将分离出的杂质等污染物排出,将分离罐内的杂质排出后,即可继续使用装置对天然气中的杂质进行分离过滤,使得装置可以正常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19]1.利用设置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分布板可以使得天然气进入至每一个轴向旋流管中的,减小其中某一个或者多个轴向旋流管流量过大而发生堵塞阻断的可能,使得天然气进入装置内的旋向和离心力均符合要求,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0020]2.利用设置在中心管上的防冲击板可以减小进入的天然气对中心管的冲击和腐蚀,可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0021]3.利用设置在轴向旋流管的外筒之间的定位件可以对相邻的轴线旋流管进行定位,在将轴线旋流管安装固定在第二隔板上时保持相对位置的固定,减小发生变形的可能,使得其安装过程更加的方便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的第一、第二隔板、分布板和轴向旋流管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分布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上述附图中:1、分离罐;11、进气口;12、出气口;13、人孔;14、封盖;15、排污管;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轴向旋流管;41、中心管;42、外筒;43、叶片;44、定位件;45、防冲击板;5、分布板;51、通气孔;52、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7]一种旋风分离器,参照图1

图3,包括内部中空的分离罐1,在其中部设置有进气口
11,在其顶部设置有出气口12,在分离罐1内部水平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进气口11位于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在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上安装有多个轴向旋流管4;轴向旋流管4包括中心管41、套设置在其一端的外筒42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叶片43;轴向旋流管4竖直设置,外筒42的顶部位于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中心管41的顶端位于分离罐1的顶部和第一隔板2之间;在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设置有分布板5,分布板5穿设在轴向旋流管4的中心管41上,且分布板5位于进气口11和第二隔板3之间,在分布板5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51。
[0028]分离罐1可以采用钢板焊接制作成圆柱状的构件,其两端封闭设置,分离罐1的内部呈中空设置,分离罐1竖直设置;为使分离罐1可以承受更大的作用力,分离罐1的两端制作成半球状的结构。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可以通过设置钢管制作,进气口11水平设置在分离罐1的中部,出气口12竖直设置在分离罐1的顶部。
[0029]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均为平板状构件,两者均可以采用钢板制作,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不锈钢板制作,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可以采用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分离罐(1),在其中部设置有进气口(11),在其顶部设置有出气口(12),在分离罐(1)内部水平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进气口(11)位于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在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上安装有多个轴向旋流管(4);轴向旋流管(4)包括中心管(41)、套设置在其一端的外筒(42)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叶片(43);轴向旋流管(4)竖直设置,外筒(42)的顶部位于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中心管(41)的顶端位于分离罐(1)的顶部和第一隔板(2)之间;在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之间设置有分布板(5),分布板(5)穿设在轴向旋流管(4)的中心管(41)上,且分布板(5)位于进气口(11)和第二隔板(3)之间,在分布板(5)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气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川油建装备制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